鴻海連續三季盈利增長 劉揚偉:夏普大阪堺工廠將轉型成AI數據中心

鴻海今日盤後公布第1季財報,首季營收1兆3239.92億元、稅後獲利新台幣220.09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72%。(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鴻海今天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獲利新台幣220.09億元,而旗下日本夏普大阪堺工廠則不堪虧損,劉揚偉決定將轉型成AI數據中心,更表達始終堅定支持夏普。

夏普慘烈虧損影響鴻海,劉揚偉仍保持樂觀

根據《路透》報導,鴻海(2317)受到AI伺服器需求強勁和與去年同期低點的推動,今天公布第一季度利潤增長了72%,但增長幅度低於預期。

而另一份聲明表示,因持有旗下日本夏普(Sharp)34%的股份,而受到約5.3億美元的損失,更重申在日本的夏普是鴻海的「重要資產」;前兩年夏普慘烈虧損,2022年度更因為生產電視用液晶面板的堺工廠虧損逾2000億日圓。但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說「夏普最糟的時期已經過去了,現在開始的未來只會越來越好」更補充說,堺工廠將被改造成AI數據中心。

《日本經濟新聞》今天報導,夏普將在今年9月底前停止堺工廠運作。

根據《讀賣新聞》,夏普最快今天將對外宣布這項消息,至於具體的停產時間還需跟客戶協調後才能決定。

未達到分析師預期,但鴻海連三季收益成長

鴻海表示,第一季度的利潤跟去年同期的128億台幣相比,成長至220.09億台幣,但由於夏普當時市值大跌,鴻海盈利受到了影響。雖然這是鴻海連續第三季盈利增長,但未能達到分析師預測的293億台幣,

消費電子產品占鴻海第一季度收入的48%,包括伺服器在內的網路雲端產品則貢獻了28%。

鴻海預計今年第二季的收入會比去年大幅增長,智慧型電子產品的收益會保持穩定,更預測今年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會非常穩定。3月也曾表示,AI伺服器的市場需求大增,今年收入將大幅上升。

財報公布後,鴻海希望自家電動車能複製好夥伴蘋果在iPhone上的成功模式,未來鴻海電動車預計會擴大銷售至東南亞、美國和歐洲等市場,但鴻海沒有告訴《路透》確切時間。

另外,受到AI前景的推動,鴻海今年股價迄今已上漲65%,遠遠超出了整個台股市場17%的增幅。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姓名條例三讀》原住民族身分證可單列傳統文字 無須再綁漢字
台灣連續8年未能參與WHA 新任衛福部長邱泰源將親自率團出征日內瓦表達訴求
懷孕女醫被迫上班32小時致流產》立委點名衛福部該檢討…應立即修《醫療法》勞動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