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健康養生狂喝水,卻喝到「肺整片變白」!3類人注意:養生非「限水」不可

【蔡經謙報導】喝水排毒雖是好概念,但依照每個人的健康狀況不同,未必所有人都適用。健康節目《醫師好辣》讓百位醫師票選「最容易道聽塗說」排行榜,其中「流行養生飲食法,照吃就能變健康」排序第五。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心臟外科醫師袁于婷於節目分享個案,有60歲婦人認為喝水可以排毒,每天都喝下2500ml的開水,沒想到竟讓「肺部整片變白」,出現肺水腫、肺積水症狀,若繼續惡化,更恐面臨插管危機。

心臟衰竭婦欲「喝水排毒」竟導致肺水腫、肺積水,「肺部整片變白」

袁于婷醫師分享,該婦人因有糖尿病、心臟衰竭等慢性疾病,需每天服用大量藥物控制病情。婦人因有「藥是三分毒」的既定印象,想透過「喝水排毒」,每天會認真計算,喝下2500ml的開水,若再加上水果、湯品等飲食中的水分,更遠超過心臟衰竭患者應控制的水分攝取量。

才不到2周,婦人就發現她的雙腿越來越腫,運動時越來越喘,甚至晚上睡覺時無法躺下,需要坐著才能休息。就醫檢查後,竟已出現肺水腫、肺積水等症狀,經住院治療才逐漸改善。

袁于婷醫師分析,對一般民眾來說,「多喝水排毒」是好觀念,有助增加新陳代謝、養生,但心臟衰竭的病患因心臟的幫浦力量不夠,喝進體內的水分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反而該「限水養生」。

心臟衰竭每天該喝多少水?預防心臟衰竭,顧好3件事降風險86%

心臟衰竭又被稱作「心臟的癌症」,會讓血液無法順利輸送至身體重要器官,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曾受媒體訪問說明,心臟衰竭病患的5年存活率僅有50%,甚至比許多癌症都還低。

而控制水分攝取,目的是在於減輕心臟負擔,並減少住院的風險。除了搭配藥物與心臟復健外,台北榮總建議,每日的水分應限制在1500~1800ml,可透過以下公式簡易計算:

每日水分攝取量=「前一日排出量(包括尿量、嘔吐、排便、引流量)+500~700ml。

水分來源不僅包括開水,還須計算吃藥配的水、飲料、湯汁、牛奶、營養品等液體食物,與固體食物含水量。固體食物含水量可參考食藥署「 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資料,建議選擇含水量較低、較紮實的食物,而蔬菜、水果含水量通常較多,需多留意。

若要預防心臟衰竭,平時維持適當體重、避免高血壓、糖尿病相當重要。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曾以4萬多人為對象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只要在45~45歲之間,維持上述3習慣,就可降低86%心臟衰竭風險,且男性可延壽10.6年、女性可延壽14.9年。

陳冠任則建議,民眾可透過以下4招具體作法預防心臟衰竭,甚至有機會讓心臟恢復原有的功能:

  1. 高纖飲食。

  2. 少吃紅肉、多吃白肉。

  3. 規律運動,只要微喘、心肺功能加速,就對心臟有益。

  4. 握力運動:透過握緊拳頭讓血管緊縮,加速血管回流,訓練心臟接受血液的功能。

除了心臟衰竭外,綜合衛福部臺中醫院、台北榮總、台大醫院衛教資料,腎功能不好的病患同樣該「限水養生」,這是因為腎臟腎絲球過濾功能變差,可處理的水量變少所致。另一方面,肝硬化患者、青光眼患者也需謹慎控制水分,由於疾病嚴重程度、症狀會影響具體的水分攝取量,建議民眾與醫師詳細討論。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天天喝2500ml水排毒喝到「肺變白」?3類人要養生非「限水」不可

看更多網友熱議新聞
私校生補助3.5萬 台大生竟嗆廢物引論戰
被控欠尾款 女屋主狂喊「肉肉」意思曝光
爬山見2身影「稜線超速移動」網驚:巨人?
倒賺近百元!全聯驚見「買1送12」羨煞網
老公中風...小叔拒幫忙 妻心寒:以前很照顧他

新聞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