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是眼前的人事物感覺熟悉,卻不確定是曾經經歷還是僅在夢裡相遇;遺忘,是望著深愛之人的深邃眼眸,心裡卻再也記不得彼此曾熱切地相依相許;遺忘,是習以為常的生活日常,都成了滿地拾起便扎疼了手的記憶碎片。

以「阿茲海默症」為主題,刻畫深刻親情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改編自精神科學家 Lisa Genova 的同名暢銷著作《Still Alice》,闡述了一位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語言學的學者愛麗絲,在發現自己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以後,從難以接受到慢慢坦然面對的故事。

圖片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

致力於語言學研究的愛麗絲,是一位鼎鼎大名的語言學教授,對人生野心勃勃的她,事業成就正值巔峰期,婚姻與家庭生活和睦美滿,擁有了象徵著「成功人生」耀眼奪目的一切條件。

在一場學術演講中,愛麗絲發現自己忘記了某些詞彙,就像講稿中的某個段落被擦去,單詞散落在腦中,原本順暢的語句中出現大大小小的空格,讓專長「語言學」,過去總是口若懸河的她不禁感到有些尷尬彆扭。不僅如此,愛麗絲逐漸忘記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在最熟悉的慢跑路線中迷失回家的方向、忘了曾經再熟稔不過的麵包布丁食譜、反覆地向兒子的女友問好、記不得老早訂下的約會⋯⋯,幾次回診檢查以後,愛麗絲得知自己罹患了「早發性阿茲海默症」。

圖片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

愛麗絲的醫師和她提到,擁有高學歷的阿茲海默病人退化速度會更快,而這對人生擁有高成就的愛麗絲而言,就好像身體長年隱忍,終於脫口而出的諷刺,多年來努力耕耘的一切,都將像一覺醒來使勁回想,卻總是只留下枕上淚痕的夢境般不復存在。

圖片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

「妳放浪不羈、什麼都想要,全都要在同一時間得到。」躺在床上回顧著過去,愛麗絲的先生調侃地對著她說道。「我就是這種人,本性如此。」愛麗絲也坦然地承認自己那什麼都想要的堅毅個性。

在擁有許多幸福的人生階段,人們就像上緊了發條般埋頭衝刺,未來似乎總有無限美好的可能,想走得更遠、擁有得更多;然而時常也在這個時候,原本風光明媚的人生旅途突然下起傾盆大雨般,讓人不得不停下腳步,回看一路走來的滿載收穫,思考下一步向左或向右。

當我忘記自己,你還愛我嗎?

「我沒在受苦,而是在努力,努力參與許多事,和以前的我保持接軌。」

儘管難以啟齒,愛麗絲仍勇敢地將自己的病情告訴身邊同事與家人,看著身邊人眼裡打轉的眼淚,可能是同情、可能是心疼,也可能是盡力理解,都化做了一份陪伴,陪伴過去的自己在記憶中耀眼、陪伴現在的自己面對,同時陪伴未來的自己「記得」。也是在這個時候,因為人生規劃不符家人期待,而一直和家人關係若即若離的小女兒也回到了愛麗絲身邊,陪著她度過這段人生嚴冬。

圖片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

一天,愛麗絲受邀到阿茲海默症關懷會議上發表演說,分享自己面對阿茲海默症的經歷,對於曾經擅長言辭,如今口中的字句都需在腦中幾經琢磨的她而言,這場演說就像她正視病情、接受自我的轉捩點。

穿上沉穩的綠色針織衫,愛麗絲抖擻地站在台上,就像昔日意氣風發地望著台下數百雙眼演講,不同的是,像是捱著床頭,溫柔地撫著兒女髮絲講述自己的一生,這回她的一字一句都是那樣緩慢、那樣真情:

「我要求自己活在當下,我現在也只能活在當下了。」

愛麗絲的勇敢與智慧也獲得滿席的婆娑淚眼與熱烈掌聲,是令人心疼,更是值得尊敬。縱使忘記得越來越多,心中有愛,就能創造更多幸福回憶。

失去記憶,並不代表失去一切

圖片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

「蝴蝶的生命雖短,但他們過著美麗的一生。」愛麗絲輕按頸上的那只蝴蝶項鍊,溫柔地訴說著蝴蝶讓她想起了自己的生命。在休養的小木屋附近,有個海鷗盤旋海面、浪潮洶湧粼粼而至的海灘,彼岸是望不見盡頭的深邃,就好似未來,無論起風或放晴,都只能踽踽前行。

圖片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

愛麗絲與女兒在片中有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對白,在電影結束後仍在我心裡留下餘溫,重新思考「遺忘」的意義。

因為愛麗絲在尋找書籍時,無意間翻閱了小女兒的日記,在談話中得知自己最私密的心情展露於媽媽面前,對此感到無法諒解的女兒因此和愛麗絲起了爭執;隔天,因為記憶力不斷退化而記不清自己為什麼與女兒鬧不悅的愛麗絲開口問了女兒:「我們昨天好像有些爭執,但我不記得是為了什麼。」

看著明明不記得自己做了些什麼,卻先低頭道歉的媽媽,小女兒意識到自己的失望、任性,都成了不再重要的微小情緒。於是小女兒回應愛麗絲:「沒什麼,昨天是我太任性了,你願意原諒我嗎?」在慢慢忘記一切事物的媽媽面前,有時跟著「遺忘」,或許是最溫柔的體貼。

「在這個世上有一種痛苦的過程,渴望我們遺留下來的,夢想前瞻遠望,至少我認為是如此。」小女兒朗讀完書中的一段話以後問愛麗絲,喜歡這段話嗎?近乎遺忘了一切的愛麗絲愣愣地,輕勾起嘴角盈盈地笑,女兒再問她,這段話是關於什麼呢?愛麗絲回道:「愛」。

愛就像一把鑰匙,打開本緊鎖的心門,悄悄而入,在心上深深刻下一道永存的印記,那是任憑歲月覆蓋、記憶飄散也不會褪色的訊息。

原來,遺忘其實也是一道人生習題,珍貴的記憶逐漸擦去,重要的是學習奮力執筆,寫下不計成績的生命痕跡。

線上看《我想念我自己》

推薦閱讀>>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就能讓大腦越活越敏銳的《大腦升級計畫》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