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國造
總統蔡英文於 2017 年出席「海軍 106 年敦睦支隊啟航歡送暨潛艦國造設計啟動及合作備忘錄簽署」。圖片來源:總統府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的潛艦國造計畫於 2017 年開始,4 年過後,《路透社》報導台灣前後與 7 國合作建造潛艇。為什麼台灣需要自製潛艇?中間遇到什麼困難?7 國與台灣的合作又代表什麼意義呢?(責任編輯:連柏翰)

在中國當局持續增加對台灣的軍事壓力和威脅之際,台灣幾十年來最想採購卻難遂心願的武器——先進柴電潛艇,卻在多國政府默許和專家的低調協助下,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順利推進,並預定於 2025 年向台灣海軍提交首艘自產的先進柴電潛艇。

《路透社》通過在 11 個國家的採訪以及對包括現任和前任官員、外交官、潛艇指揮官和國防工業消息人士的訪問,以及對公司公告和成千上萬社媒貼文的分析,於星期一(11 月 29 日)發表一篇有關台灣秘密潛艇國造計劃進展,以及各國秘密提供或協助台灣研發關鍵技術的特別報導。

7 國與台灣合作潛艦國造計劃

報導說,由於台灣最大的武器供應國美國長期以來只生產核動力潛艇,幾十年來從未生產過柴電潛艇,所以在向台灣提供急需的潛艇方面常常力不從心,而其他具有生產先進柴電潛艇能力的國家又因為擔心北京的不滿與報復,也不願接下台灣採購潛艇或潛艇技術的訂單。但是,現在由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升高對台灣的軍事恫嚇,多國的潛艇技術公司,在徵得各自國家政府的批准後,正在協助台灣自製潛艇的秘密計劃。

台灣的潛艇國造計劃始於 2017 年,中科院負責設計,而台灣造船公司負責建造,總數為 8 艘潛艇的研發建造預算為 160 億美元。去年 11 月 24 日,蔡英文總統宣布啟動「潛艦國造」計劃,並與當時的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一起高調出席動工典禮。《路透社》當時獨家報導,台灣宣布自製潛艇動工之時,負責亞太地區情報的美國海軍少將史達曼(Michael Studeman)曾秘密抵台訪問,但是台灣官方拒絕對史達曼的訪問做出任何回應。

《路透社》的特別報導指出,台灣潛艦國造計劃動工以來,已經至少從 7 個國家秘密採購或徵集到潛艇設計建造所需的關鍵技術、零件和專業人才。美國負責提供關鍵技術,包括戰鬥系統和聲納裝備。但是向台灣提供協助的絕不僅美國;擅長於核動力潛艇和攻擊潛艇的英國國防和軍工企業也向台灣的秘密潛艇自製項目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持。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表示,退役英國皇家海軍潛艇部隊指揮官麥吉(Ian McGhie)海軍准將是幫助台灣徵召潛艇專業人才的關鍵人物。消息人士說,麥吉協助一家在直布羅陀(英國鄰近西班牙的海外領土地區)註冊的公司僱用包括前英國海軍官兵在內的工程師。

英國也在過去 3 年批准多項英國公司向台灣提供潛艇零件、技術或軟體的出口許可證。《路透社》從英國國際貿易部獲取的資料顯示,英國政府批准向台灣輸出的潛艇技術價值,近年來持續暴增。

《路透社》的調查顯示,台灣近年來至少還從 5 個其他國家——澳洲、韓國、印度、西班牙和加拿大,成功僱用到工程師、技術員和退役海軍官兵。這些受雇的潛艇專家前往高雄,向台灣海軍和台灣造船公司提供建造潛艇的建議和指導。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向《路透社》表示,台灣的確向全世界徵召建造潛艇的專家人才。

「這是一個拼圖,」韓儒伯說。台灣將潛艇建造技術分為紅區、黃區和綠區 3 個部分。紅區部分的技術是台灣無力研發而必須對外採購的技術。韓儒伯向《路透社》表示,台灣「將蛋糕切成小塊」以便清楚了解,哪些技術必須獲得外援,例如完整的潛艇設計。

北京、台灣國防部與造船公司如何回應?

《路透社》曾為這篇台灣潛艇特別報導尋求北京官方評論,結果中國外交部一位發言人回應說,台灣當局在潛艇自造項目上「與境外勢力勾連」,而相關國家應該避免參與台灣的潛艇自製項目,「停止與台灣的軍事關係,停止支持『台獨』分裂勢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向《路透社》提供的書面聲明還表示,參與台灣潛艇研發的國家「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

而台灣的國防部則表示,潛艇自製項目對台灣軍方發展不對稱戰力至關重要。而且這一項目面臨的各種挑戰正在逐一被「清除」,而且項目「正按計劃在進行中」。

台灣造船公司則不願對《路透社》的報導發表評論。

《路透社》引述 2 位直接了解潛艇項目的台灣人士的話說,為了降低北京可能對外國政府和公司施壓的效力,台灣潛艇自製項目領導人制訂了一項低調的策略。台灣潛艇自製團隊會直接接觸外國公司,而不是先尋求公司所在國家的核准。等這些公司拿到訂單了,再由這些公司去向各自的政府申請出口許可。

根據這 2 位知情人士的說法以及台灣官員的公開聲明,台灣目前已經採購到潛艇建造所有的關鍵零件和技術,這些關鍵零件和技術中很多都與潛艇戰鬥系統有關。

《路透社》的報導說,由於擔心北京的報復和制裁,仍有一些技術或裝備的提供會在最後一刻出現狀況。根據 2 位知情人士的說法,去年一家答應提供潛艇關鍵設備的德國公司突然終止這項交易。消息人士不願提供這家德國公司的名稱或所涉及的技術交易。但是這家德國公司的經理事後向台灣透露,這筆交易被其母公司暫停,而這家母公司在中國擁有廣泛的商業利益。

為了防止類似的意外,台灣潛艇自製團隊對許多重要的技術和裝備同時向 2、3 家不同的供應商訂購,即使有某家供應商反悔,也不影響台灣潛艇的研製工作。

從「出口許可證」看台灣外交

《路透社》採訪的外國外交官表示,台灣成功採購潛艇自製所需的技術和裝備,反映出西方國家對中國軍力擴張以及北京對台軍事壓力越來越高的關切。

今年 9 月,美國和英國與澳洲組成 AUKUS 新三國聯盟,並同意向澳洲提供核動力潛艇,以應對持續增長的中國軍事實力。2 星期後,英國派遣一艘軍艦自 2008 年來首次穿越台灣海峽。

由於台灣與向其提供潛艇技術和裝備的國家都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因此台灣在潛艇自製項目上能夠成功獲得外援也被視為台灣的外交突破。「台灣實際上並不孤獨」,2 位知情人士之一的台灣人向《路透社》表示。「從我們獲得的所有出口許可證來看,我們知道很多國家都在幫助我們。」

一位英國政府發言人在被問到台灣潛艇自製項目時向《路透社》表示,英國「長期的對台政策沒有變化:我們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但是在強勁的商業、教育和文化基礎上保持密切的非官方關係」。

「美國持續向台灣提供維持足夠防衛能力所需的防衛裝備和服務,」美國國務院一位發言人在回應《路透社》相關問題時表示。「這樣做可以增加台海以及地區的穩定。」

8 艘柴電潛艇將增強台灣自衛能力

北京一直視台灣為其領土主權的一部分,並一再揚言即使動武也要實現兩岸的統一。而蔡英文總統則堅稱,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國名就是「中華民國」。而且台灣也會竭盡全力捍衛其自由和民主。中國的造船廠正像下餃子般建造攻台所需的新作戰艦艇。但是台灣如果能夠按計劃建造成功 8 艘先進的柴電潛艇,這將大大增強台灣的自衛能力和火力。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統計,中國目前部署 58 艘潛艇,其中包括 6 艘具備發射彈道導彈的核動力潛艇。而台灣目前只有 4 艘現役潛艇。其中 2 艘是 1974 年開始在台灣服役的美軍二戰老舊潛艇,目前也只能用作訓練;另 2 艘則是 1987 年服役的從荷蘭採購的「海龍」級潛艇。

《路透社》引述退役西方、日本和台灣潛艇將領的話說,台灣自製的 8 艘新型潛艇加上 2 艘目前已在服役的「海龍」級潛艇將對侵台海軍艦隊構成致命的威脅。這些潛艇配備高爆魚雷和反艦導彈,可以對運送登陸部隊的中國海軍艦艇實施有效的攻擊。

了解台灣潛艇自製項目的 2 位知情人士還向《路透社》表示,一旦兩岸爆發衝突,這些新建的潛艇還可以佈署在台灣東側的深海水域,以便在戰時協防台灣的東海岸,並維持台灣東海岸港口的正常運作,進行戰時的運補作業。

分析人士認為,台灣自製新型潛艇服役正好可以利用解放軍反潛能力遠不如美軍及其盟友這個短板。台灣潛艇部署在中國海岸線附近,將迫使解放軍不得不持續進行反潛作業。

其他專家說法、日本放棄參與

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認為潛艇自製項目是台灣的當務之急。有些專家認為,台灣最需要投資建造的是小型、造價低廉但又致命的武器系統,例如機動的防空和反艦導彈。這些易於偽裝的武器一旦部署在城市或山區,可以在解放軍登陸部隊登上台灣之前就將他們重創。

雖然台灣的潛艇自製項目得到多個國家的支持,也有一些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國家尚未伸出援手。根據《路透社》的報導,與美國和台灣關係都很密切、而且柴電潛艇技術非常先進的日本曾經討論過向台灣提供潛艇建造協助的問題,但是由於日中經貿關係和經貿利益太大,日本最終放棄了參與台灣潛艇自製計劃。

推薦閱讀

【台灣要自我防衛】8 大項國造武器系統將量產!無人機是飛機也是飛彈,一發現目標就自殺式攻擊

當全世界都在擔心誤判台海戰爭局勢,台灣國安會秘書長提 3 點回應誤判可能

連美國官員都覺得「拜習會」對美中關係沒進展,但它對台灣至少有 1 好處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北京升高對台武力威脅之際,多國秘密協助台灣研發自製潛艇〉。首圖來源:總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