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_百度百科

冯保

明朝中后期权宦
收藏
0有用+1
0
冯保(1521年11月13日—?),字永亭,号双林 [49]北直隶真定府深州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人,明代中后期权宦。
冯保在嘉靖年间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1567年),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事务。隆庆六年(1572年),通过联合张居正,驱逐高拱,得以担任司礼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明穆宗驾崩时矫诏成为顾命大臣。 [3]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史称万历中兴。冯保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在司礼监监刻了《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很多书。 [46]
万历十年(1582年),冯保因为明神宗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概述图来源:《图说万历首辅张居正》 [27]
全    名
冯保
别    名
大伴
永亭
双林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北直隶真定府深州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
最高官职
司礼监掌印太监
本    名
冯保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早年经历

冯保大寿礼品图
冯保,出生于正德十六年十月十五日(1521年11月13日) [51],北直隶真定府深州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人。嘉靖年间,任司礼监秉笔太监 [48]
隆庆元年(1567年),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事务。当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依资历冯保应继任该职,但他不被穆宗看中。大学士高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来取代他,冯保由此而忌恨高拱。到陈洪被罢免后,高拱又推荐孟冲。孟冲原来执掌尚膳监,按例不应执掌司礼监。冯保更加忌恨高拱,于是与张居正深相来往,图谋除掉高拱。正好张居正也有独专大权的想法,冯保与他不谋而合,两人的交情更加深厚。穆宗得病后,冯保秘密嘱咐张居正预先起草遗诏,被高拱看见,当面斥责张居正说:“我在主持国政,你为何单独与宦官准备遗诏?”张居正脸红了,向他道歉。高拱更加厌恶冯保,想驱逐他。 [2]

驱逐高拱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去世,冯保向李太后进言,将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斥退,接替了他的职位,冯保还假传遗诏,与内阁大臣一同受先帝遗命辅政。到明神宗登基时,冯保高高站在宝座旁不下去,举朝大惊。冯保既已掌管司礼监,又提督东厂,权兼内外,势力更大。高拱暗示六科给事中程文、十三道御史刘良弼等,各自上书历数冯保的奸状,而给事中雒遵陆树德又特别上奏陈述,高拱想在奏疏批下来后便起草圣旨逐出冯保,但冯保将奏疏藏了起来,然后急忙与张居正商定对策。 [3]
当初,穆宗去世时,高拱在内阁十分悲痛地说:“十岁太子,怎么能治天下!”冯保便在陈皇后和李贵妃面前诬陷高拱说:“高拱将太子斥为十岁孩子,说他怎能做人主!”陈皇后和李贵妃大惊,皇太子朱翊钧听说后也为之色变,于是将高拱赶下了台。直到数年后高拱去世,冯保仍余恨未消。 [4]
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王大臣假扮太监,混进乾清宫被人擒获,于是被投入东厂。冯保想借此机会将高拱灭族,便与张居正策划,令家仆辛儒给王大臣供应饮食,并将一把刀塞到他的袖中,让他说是因为高拱有怨恨情绪,派他来行刺明神宗的。王大臣答应了。过了一天,锦衣卫都督朱希孝等人会审。王大臣大声疾呼道:“已答应让我富贵,干嘛还要拷打我?而且我到哪儿去认识高阁老?”朱希孝害怕了,不敢再审下去。正好廷臣杨博葛守礼等人力保高拱,张居正也迫于舆论而悄悄暗示冯保。冯保恨意稍解,便用生漆酒将王大臣灌哑,移交给法司判了斩刑,高拱得以免祸。从此举朝都厌恶冯保,而不肖之徒却多靠着他得以升迁。 [5]

如日中天

慈圣太后对明神宗管束很严。冯保倚仗太后的威势,多次威胁明神宗,明神宗很怕他。明神宗时常与小宦官戏耍,一见到冯保进来,便正襟危坐,说:“大伴来了。”明神宗用所亲爱的孙海、客用为乾清宫管事牌子,他们屡次引诱明神宗夜游别宫,身穿小衣窄袖,走马持刀;他们还多次进献一些奇巧之物,明神宗更加宠爱他们。 [6]
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冯保将明神宗的这些事汇报太后,太后召明神宗来严加责备。明神宗长跪受教,十分惶恐。冯保嘱咐张居正起草明神宗罪己手诏,令他颁示内阁大臣。张居正起草的这份手诏用词过于谦损,明神宗已十八岁了,看后心中惭愧,但迫于太后的压力,不得不接受。张居正于是上疏恳切劝谏,他还顺着冯保的心意弹劾司礼监秉笔太监孙德秀、温太以及掌兵仗局的周海,使他们因此被撤职。他还令各个宦官自述工作得失。由此凡是冯保不喜欢的人,被斥退殆尽。 [7]
张居正固有才干,他所以能够被委任专掌国政,也是靠了冯保的帮助。但冯保性贪,他的私人锦衣卫指挥徐爵、宦官张大受,都与冯保、张居正交往。徐爵还多次用计使冯、张二人相互怀疑,不久又复归于好,两人都在他的算计之中。他凡事参与筹画,趁机恃势谋取权利,大臣也多与他交往。徐爵夜间到禁门,守卫的人竟不敢询问,他就是这么骄横。张居正的“夺情”以及杖打吴中行等事,冯保都出了力。 [9]

权势渐衰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张居正的党羽进一步与冯保勾结,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张居正用遗疏推荐自己的座主潘晟入阁,冯保马上派官去召他。御士雷士桢、王国,给事中王继光相继说他不可用,潘晟便中途上疏推辞。内阁张四维估计申时行不肯居潘晟之下,起草圣旨批准潘晟的辞呈,明神宗马上批准了。冯保当时刚病好,骂道:“我有了点小病,马上便把我弃在一边了?”皇长子出生,冯保想给自己封伯爵,张四维引故事为难他,拟让他庇荫侄儿一人为都督佥事。冯保怒道:“你是靠谁才有今日的?现在反而背叛了我!”御史郭惟贤请召用吴中行等人,冯保责备郭惟贤袒护他们,将他贬职。吏部尚书王国光被罢,冯保擅自用他的同乡梁梦龙来代替。徐爵、张大受等人窃权如故。 [10]
但这时太后已归政很久,冯保失去倚靠,明神宗又积怒于他。东宫旧阉张鲸张诚乘隙陈述他的过恶,请令他闲住。明神宗还害怕他,说:“如果大伴上殿来,朕怎么办?”张鲸说:“既已下了圣旨,他怎敢再进来?”明神宗才听从了。正好御史李植江东之弹劾冯保的奏章也呈进来了,明神宗便将冯保贬为奉御,发往南京安置,过了很久才死。 [11]
冯保被发往南京时,太后问其原因。明神宗说:“这老奴为张居正所迷惑,没别的过错,过后将会把他召回。”当时潞王将要成婚,所需的珠宝未备,太后闲时说起。明神宗说:“近年来一些无耻臣僚,尽将珠宝买来献给张、冯两家,使珠宝价钱骤然上涨。”太后说:“已将他们抄家了,肯定获得不少。”明神宗说:“这些奴才很狡猾,先窃出逃亡了,未能全部获得。”而那时候,锦衣卫都督刘守有与属下张昭、庞清、冯昕等人,都借抄没罪犯之家,隐没不少钱财,因此而获罪。 [30]
冯保失势后,他的弟弟冯佑、侄子冯邦宁都官居都督,这时都被削职下狱,死于狱中。张大受及其党羽周海、何忠等八人,被贬为小火者,到孝陵司香。徐爵和张大受的儿子,被永远遣往烟瘴之地戍边。将他们全部抄家,获得冯保的金银百余万,珠宝奇珍也不少。 [29]

主要影响

播报
编辑

正面影响

张居正执政时期,宦官势力受到抑制,这是因为冯保的作用,张居正曾劝说冯保制裁宦官,抑制他的党羽,不要同六部摩擦,这一点冯保做到了。就连张居正也承认冯保宫中内外的大小事情,都是和自己商量过再行动,从来没有主动干预朝政。这对政令统一、新法的推行无疑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也正是由于冯保的支持,张居正才借宦官引诱神宗游乐之事,严惩了宦官孙海、客用;罢斥了司礼太监孙德秀、温泰、周海等人,接着将宦官中的谄媚之徒罢黜。这就是所谓张居正“内结冯保,以收诸监之权”。正是由于冯保支持张居正改革,抑制了宦官的权力,以至于自己的党羽因此怨恨张居正,而且内心也不依附冯保。 [36]
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照封建礼法,张居正应“丁忧”,回乡守丧三年。此时正值改革初见成效之时,张居正不愿半途而废冯保与之志同道合,配合默契,也不愿其离职造成权力结构的失衡。于是冯保与太后商议,挽留张居正实行“夺情”。此举遭到一些朝臣的反对,为此冯保又出面向太后和皇帝秉报,认为这些人是假借忠孝,赶走辅弼,乘皇上年少以遂其私。结果上疏者均被廷杖罢职一场倒张运动被压了下去。在冯保的协助下,皇太后对张居正日益尊崇,悉心相托万历帝更是视为膀臂称“元辅张少师先生”而不名。儒阉结盟、宫府一体给张居正带来巨大权威,使其改革政令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 [20]
冯保在担任司礼监太监之际,负责刻印了《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经书音释》等文化典籍,刻工精良,他监制刻印的书直到明末还在宫中收藏,为传播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46]后世的太监刘若愚认为,冯保不仅重视对神宗的蒙养教育,而且热衷刊刻对君主教育有益之书。《启蒙集》自然直接与童蒙教育有关,《四书直解》《书经直解》《通鉴直解》《帝鉴图说》诸书更是首辅张居正纂辑给明神宗阅读的内廷读本。 [47]

负面影响

冯保贪于财货,多方聚敛,广收贿赂,御用监每年采购珍宝要花十几万两银子,冯保总是将贵重的贪为已有,每当籍没犯罪官吏的家产时,冯保也乘机将值钱的东西拿入自己府中。张居正了解他这一秉性,多次让儿子张简修给冯保送礼。有一次送名琴7张,夜明珠9颗,珍珠帘5副,金3万两,银10万两,张居正才得以和冯保合作。 [26]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明神宗朱翊钧:保欺君蠹国,罪恶深重。 [21]《明神宗实录》引
高拱:①臣等窃见今之中官如冯保者,刚愎自用,险恶不悛,机巧善于逢迎变诈,熟于窥伺,暴虐久著,贿赂彰闻,此群情之所共愤,而昔年科道之论列屡申,先帝非不知之也。 [17]《病榻遗言》)②荆人(张居正)卖众,别走路径,专交通内臣,阴行事于内。而司礼太监冯保者,狡黠阴狠,敢于为恶而不顾者也。荆人倾身结之,拜为兄弟,谄事无所不至。 [18]《病榻遗言》
姜宝:冯保专恣异常,妄意复然。 [22]《明神宗实录》引
郭谏臣:万历初,张居正、冯保窃权,纳重贿,复其号,天下恨之。 [38]《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引
张居正:公昔以勤诚敏练,早受知于肃祖,常呼为大写字而不名。 [19]《张太岳集》
王世贞:内阉冯保挟冲主,操重柄于宫闱,江陵固交卑事之,共计挤新郑元相高拱去,壹意擅威福,专贿赂,以诸子为冯之义儿,因占制科鼎甲,而自居太师,称政府,刑名刻核,海内不堪绳督,皇皇思乱,而岌岌殆矣。 [33]《星变志》
雒遵: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邪,抑拜中官邪?欺陛下幼冲,无礼至此! [40]《明史》引
马象乾:往冯保怙藉宠灵,操弄威福,一发其奸,弃如脱屣。 [23]《明神宗实录》引
蔡毅中:夫神祖临御,年方十龄,冯保左右扶持,尽心竭力,与张居正内外辅相,一时中外啧然称之。 [24]《明熹宗实录》引
李懋桧:无论往事,即如迩岁冯保、张居正交通乱政,其连章保留,颂功诩德,若陈三谟、曾士楚者,并出台垣,而请剑引裾杖谪以去者,非庶僚则新进书生也。 [40]《明史》引
史孟麟:有冯保、张居正者,夤缘为奸,授意外廷,小人趋承,扶同罔上。 [35]《明史》引
沈德符:冯保滔天之罪,十倍李广矣。 [32]《万历野获编》
董基:顷冯保盗窃威权,至于震主,乃一斥辄退者,以未尝握兵也。 [39]《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引
宋祯汉:万历时,冯保欺罔专擅,随被台臣纠劾。 [42]《御选明臣奏议》引
刘若愚:冯(保)则凡事导引以文,蒙养之绩,在冯为多。司礼监所刻《启蒙集》《四书(直解)》《书经(直解)》《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等书,至今见之者,每为咨嗟叹息焉。 [47]《酌中志》
陆人龙:我朝自这干阉奴王振、汪直、刘勤与冯保,不雄不雌的,在那边乱政。 [34]《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
查继佐:自王振后,势已积于内侍矣。如肃悯必欲屏斥宦幸,虽负有磨拭日月,旷世逸才,保无中挠之者乎?故少保谦之赖有兴安,犹夫后太师居正之赖有冯保也。 [41]《罪惟录》
田文镜:大珰冯保骄恣。 [43]《河南通志》
张廷玉等:①能约束其子弟,不敢肆恶,都人亦以是称之。 [1]《明史》)②冯保者,中人,性黠。 [37]《明史》
龚自珍:中贵冯保私僮百指,为暴乡里,以人疾首。 [44]《定盦文集》
蔡东藩:冯保一小人耳,小人行事,阴贼险狠,固不足责。 [31]《明史演义》
朝鲜王朝大臣洪直弼:皇明祖训,不许母后临朝,故外戚不敢用事。冲辟当宁,任教刑臣,坏弄天纲。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四凶,终致亡国而后已。 [45]《梅山先生文集》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善琴能书

冯保善于抚琴和书法。明神宗多次赐给他牙章,分别刻着“光明正大”“尔惟盐梅”“汝作舟楫”“鱼水相逢”“风云际会”,显出待他很厚。后来冯保更加骄横,即使明神宗做出什么赏罚决定,如果不是出于冯保之口,没有人敢执行。明神宗已不堪忍受,但冯保内倚太后,外倚张居正,明神宗还不能将他除去。但冯保也时常维持大体。内阁产白莲,翰林院有一双白燕,张居正将它们进献给明神宗。冯保派使者对张居正说:“主上还小,不可用奇异的东西启发他玩好。”冯保还能约束他的子弟,使他们不敢肆意作恶,京都官民也因此而称赞冯保。 [8]

曲庇国柱

永宁公主选婚,冯保接受梁国柱万金贿赂,明知其子短寿且确实有病,却曲意庇护。结果成婚之时,梁国柱“鼻血双下,沾湿袍袂”,大婚后一个月,竟一命呜呼,致使公主几年后也郁郁病死。 [28]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弟弟:冯佑,官居都督,冯保失势后削职下狱,死于狱中。 [29]
侄子:冯邦宁,官居都督,冯保失势后削职下狱,死于狱中。 [29]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张廷玉等《明史·卷三百五·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1]

艺术形象

播报
编辑

文学形象

在小说《海公大红袍全传》中,冯保是后宫与青官司礼太监,张贵妃与皇太子的近侍。他善良而又机警,诚朴而又通晓世态人情。张贵妃和皇太子对海瑞的多次救援,都是借助冯保的聪明果敢才得以实现的。海瑞因“擅杖宰相”获罪下狱期间,险被严嵩党羽折磨致死。冯保陪同太子探监,发现个中蹊跷,当即建议将海瑞用大秤秤过,登记造册,交与狱官供养,倘若是养轻了,要狱官割下肉来赔补。于是,一个形容枯槁的海瑞,不上半月,便“养得胖子一般”。小说对这一人物没有任何客观评述,他的思想性格,是在他自身的行动中逐渐完成的。是全书中最为生动可爱的小人物形象。 [25]

影视形象

年份
类型
剧名
饰演者
2003年
电视剧
2007年
电视剧
2007年
电视剧
石磊 [16]
2010年
电视剧
2015年
电视剧
2023年
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