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理財】退稅「自願醫保」懶人包 到底同普通醫保有咩不同? 值唔值得買?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理財智慧 - D210923

【精明理財】退稅「自願醫保」懶人包 到底同普通醫保有咩不同? 值唔值得買?

理財智慧

發布時間: 2021/09/23 19:06

最後更新: 2021/09/23 19:16

分享:

分享:

隨著香港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對於公營的醫療需求日趨增加,市民輪候的時間愈來愈長。筆者曾經有次去急症室求診,由於沒有生命危險,在急症室苦等了超過六個小時。為了舒緩公營醫療壓力,政府在2019年推出自願醫療保險計劃,在推出的兩年內已經有超過79萬張自願醫保保單。截至2021年6月30日,市場上認可產品的數目達78款(包括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提供296個方案讓消費者選擇。

 

【精明理財】退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懶人包 到底同普通MPF有咩不同? 【下一頁

 

「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

自願醫保主要分為「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標準計劃」主要是自願醫保最低要求的基本住院保障,由於可保內容都是按標準而定,因此每間保險公司的標準計劃相異性較少,例如每年保障限額上限為420,000元。有別於前者,「靈活計劃」是一款較具彈性的自願醫保計劃,投保人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來增加自己的保障,例如投保人可以選擇入住時的病房級別、每年更高額度的保障金額和保障項目等。

 

【精明理財】退稅「年金」 懶人包 到底值唔值得買【下一頁

 

稅務扣減

並非所有市面上的住院保險可以獲得退稅,只有經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核證為符合政府自願醫保計劃的保單可以獲得扣稅。如果獲政府認可的自願醫保計劃,會在銷售單張附有自願醫保的識別。同時,只有保費的淨支出可以「扣稅」 (假設買了4,000元的自願醫保,保險公司提供8折優惠,由於以淨支出作為計算,只有淨支出的3,200元可以扣稅),每名保受人最多的扣稅上限為8,000元,但實際退稅金額以稅率而決定。例如你保費支出為8,000元,收入為最高稅率的17%,實際節省了1,360元稅項。有別於年金和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合併計算,自願醫保是以單獨計算。

 

幫家人投保可以節省更多稅

只要符合「認可家庭成員」規定便可以扣除更多的稅款,為他們支付的保費可以用作扣稅額,而人數未有上限,下圖列出「受養人」的定義,包括自己和配偶的直系親屬。每名納稅人可申請的指明親屬數目不設上限。下面的例子就會展出如何可以節省更多的稅項。

點擊圖片放大

 

以稅務年度去計算

與其他退稅的產品一樣,都是以一個稅務年度的支出為計算,即以4月1日到明年的3月31日為一個年度。例如投保人在9月1日才買入每月300元的自願醫保,可以退稅的金額為2,100元 ( 7個月 (9月到3月) *300元)。如果想要在稅務年度內節省最多的稅項,建議投保人可以以年繳的方式支付保費,便可以用盡免稅額。

 

新冠病毒是否受保?

與其他的醫保類似,所有合資格的費用都屬於自願醫保計劃的保障範圍。

 

與住院保險不同: 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

市面上不少的住院保險,對於一些在投保時已有的疾病一般不會受保。有別於普通的住院保險,自願醫保涵蓋未知的投保前已有病症,如果在投保後才發現不幸確診,也可以得到保障,但根據條款,在首年不會保障,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就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提供部分保障,分別為25%和50%的賠償,而在第四年開始提供全面賠償,即100%的賠償。

 

與住院保險不同: 投保年齡和續保至100歲

在過往,市場上大部的住院保險設有投保年齡的上限,大多為70歲,但自願醫保的目的是減輕公營醫療的負擔,因此可以投保年齡的上限為80歲。同時,自願醫保計劃承諾續保到100歲,甚至部分「靈活計劃」承諾終身續保,而且條款不會因為投保者在申索後,增加不保條款,對於投保人有更多的保障,不會因為年長身體變差,令到申索更困難。

 

與住院保險不同: 保障額無上限

市面上不少的醫療保險都有終身賠償限額,如果投保人過了上限,但需要自付醫療費用。自願醫保則以「保單年度」為單位,以「標準計劃」為例,以每年42萬元為上限,新的「保單年度」便會從新計算。因此對於一些長期病患的人士,可以減低長期醫療費用帶來的壓力。

 

與住院保險不同: 日間手術和先天性疾病

與之前提及的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類似,如果投保人在8歲或之後,出現或或確診的先天性疾病的檢測及治療,也可以獲得保障,而安排也與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相同。有別於一般住院保險,有時需要住院才可以理賠,自願醫保對於日間手術和掃瞄也提供保障,例如CT SCAN、內窺鏡等都可以獲得保障,甚至放射性治療、化療、標靶治療等。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網站【 imoneymag.com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記者:陳佳恩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