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沒教的事! 培養孩子觀察力,從認識生態開始 - 育兒文章|媽咪愛
課本沒教的事! 培養孩子觀察力,從認識生態開始

課本沒教的事! 培養孩子觀察力,從認識生態開始

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昆蟲老師 ⎯ 昆蟲擾西來到媽咪愛啦!對於住在都市的孩子來說,昆蟲、動物都是需要特別去動物園或是生態館才能看到的,常接觸大自然的孩子能培養同理心、專注力、觀察力 ,還能刺激感官發展喔!而不了解大自然的孩子會發生什麼事呢?快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目錄

 

1. 從生活中培養觀察力

2. 小小昆蟲激發大大能力

3. 幾歲可以開始上昆蟲課?

4. 孩子害怕時,爸媽千萬別做這件事!

5. 不要怕!面對恐懼有絕招

6. 去野外,這件事最重要

7. 育兒小叮嚀


 

優惠活動

1. 從生活中培養觀察力

台灣位處亞熱帶,物種豐富有「昆蟲王國」的稱號,如果小朋友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卻都不能了解昆蟲是非常可惜的,甚至有些小朋友看到昆蟲、小動物會嚇跑、打死牠們。當我們帶著孩子好好認識生態時,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開始知道怎麼對待一個生命,走在戶外的時候就多了很多樂趣,孩子會知道這是什麼昆蟲、牠會做什麼事,進而開始觀察。

即使走在一樣的地方,了解生態的孩子就會開啟他的感官,觀察這一路上的環境和生物,會學習到更多,但沒接觸過生態的孩子,對於什麼事情都沒興趣。這些都完全刺激孩子們最基本的感官發展,甚至產生非常大的落差。

 

2. 小小昆蟲激發大大能力

我們生活周遭有非常多的小生物,牠們會有許多無法預測的反應,對孩子來說有很強的吸引力,此時觀察力就會啟動:這隻蟲剛才在飛,突然又到地上爬等。

孩子可能平常專注力沒那麼長,但他這時候就能夠好好的看著一隻昆蟲:牠開了翅膀、身體是硬的還是軟的、牠聞到什麼味道......。光是昆蟲、小動物,可以帶給他們非常多的感官刺激。

幼兒寶寶最需要

 

3. 幾歲可以開始上昆蟲課?

室內昆蟲課會需要孩子好好坐在教室裡聽課,以及具備基本自我控制能力,例如,有些小朋友可能本來願意伸手碰觸昆蟲,但可能突然被嚇到就把牠甩掉,造成昆蟲、動物的安全疑慮,因此建議4歲以上比較適合參與昆蟲課。

 

4. 孩子害怕時,爸媽千萬別做這件事!

最重要的一點是絕對不要強迫小朋友,當他已經開始出現害怕的情緒,此時家長強迫他去體驗時,會更加深負面的感覺。

最好的狀況是爸媽本身不害怕,由於孩子會感受到大人的情緒,如果媽媽可以看起來不緊張、輕鬆的跟昆蟲、動物相處,孩子也慢慢的打開他心房接受昆蟲。

 

5. 不要怕!面對恐懼有絕招

如果自己很害怕昆蟲該怎麼辦呢?有些錯誤印象會造成恐懼,很多昆蟲課是親子課,希望父母一起參與,讓家長因為了解而不害怕

很多家長回饋,原本認為蜘蛛有毒、很可怕、會衝過來咬人。認識昆蟲後才發現,原來蜘蛛沒有要咬,雖然有毒但可以幫忙吃蟑螂,一堂課就改觀很多,下次再看到蜘蛛就覺得沒有那麼可怕。

 

6. 去野外,這件事最重要

去野外觀察生態時,薄長褲很重要,很多家長習慣夏天穿短褲,但整場就一直打蚊子,腳被叮咬得很嚴重。因為野外生態良好,蚊子一定會比較多,防蚊液對很餓的蚊子是沒有用的,穿長褲才能安心專注的認識生態,在戶外也要注意補充水分、戴帽子防曬等。



育兒小叮嚀

原來認識生態有這麼多的好處~比起課本上的知識,用心觀察、體驗更能夠刺激孩子的感官發展,從被動地接收化為主動,培養小小觀察家!

還有好多想問的問題嗎?歡迎到討論區跟其他媽咪交流~

 

 


特別感謝 

現任 / 愛寫愛畫愛旅遊愛攝影的作家 
昆蟲擾西 吳沁婕 老師 專業分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