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怎麼用?官網與App終極使用教學 | 遠見雜誌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ChatGPT 怎麼用?官網與App終極使用教學

曾子軒
user

曾子軒

2024-05-03

瀏覽數 13,150+

ChatGPT最新版本GPT-4 Turbo上架了。Photo by Mojahid Mottakin on Unsplash
ChatGPT最新版本GPT-4 Turbo上架了。Photo by Mojahid Mottakin on Unsplash
00:00
00:00

ChatGPT最新版本GPT-4 Turbo上架了!最新功能教學?中文如何使用?從官網到App的最完整操作指南,《遠見》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ChatGPT背後團隊:OpenAI是什麼組織,誰創立?

OpenAI是一間專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企業,創立之初以非營利組織自居,參與計劃者包含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PayPal共同創辦人提爾(Peter Thiel)、LinkedIn共同創辦人霍夫曼(Reid Hoffman),以及已經打響名號、現任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

這群矽谷出身的創業家和科技愛好者們,希望打造出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簡稱為AGI)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讓ChatGPT這類生成式AI能對社會有幫助

通用人工智慧,也稱為強人工智慧(strong AI),代表接近甚至超越人類能力的人工智慧,具備認知能力,因此可以按照一定的邏輯推理,進而完成不同類型的任務,甚至擁有自我意識。不過,目前尚未出現通用人工智慧,ChatGPT何時會成為強人工智慧,是否危害人類安全,是AI愛好者和發展者的熱議話題。

跟通用人工智慧對照,應用人工智慧(applied AI)或者弱人工智慧(weak AI)則是現在市面上可以見到的AI,機器僅能學習具有明確目的的任務,還無法達到通用(general),例如人臉辨識、下西洋棋、判讀影像、自駕車導航等,因此使用「弱」稱呼。

機器僅能學習具有明確目的的任務,還無法達到通用(general),例如下西洋棋。達志影像

機器僅能學習具有明確目的的任務,還無法達到通用(general),例如下西洋棋。達志影像

在電腦科學和認知科學不同領域發展人工智慧的歷史上,達到通用人工智慧的境界,可說是長期的嚮往,卻也是始終無法實現的渴望。近年來,因為算力(computing power)的發展、演算法(algorithm)的演進和大數據(big data)應用場景浮現,成功度過經費削減、無人關注的人工智慧寒冬。

深度學習因為變得便宜,又有效落地於商業場域中,已然主宰人工智慧領域,但不管是盜刷信用卡的偵測,或者是文件分類,眾多應用仍歸屬於弱人工智慧,艾西莫夫的預言、雲端情人的美好景象仍舊是研究者的失落聖杯。不過,OpenAI並沒有因此放棄,它挖掘頂尖人才、引入資金,挑戰各類的AI任務,希望能夠朝終焉之地邁進。

過去兩年間,OpenAI先是推出GPT系列模型,讓關注科技發展和技客們深感興奮。開放大眾使用ChatGPT後,更讓AI從幕後走到幕前,一般人也能夠無門檻的接觸AI。

ChatGPT官網如何登入?有中文版?

想要使用ChatGPT,只要造訪官網即可:https://chat.openai.com/。進入網頁後,可以綁定信箱,就能開始使用,可以選擇成為付費用戶,也能繼續免費使用ChatGPT,目前OpenAI並沒有暫停免費使用的打算,只是付費使用者能夠表現更好的模型。

今年4月,OpenAI還宣布,即便沒有登入帳號,也開放使用ChatGPT。雖然不登入的情況下,使用者無法保存對話紀錄,也無法記憶個人化設定,但免登入的新規範,將可讓ChatGPT更平民化、更普及。

開啟無痕視窗測試,不用登入就能使用ChatGPT。取自ChatGPT對話頁面。

開啟無痕視窗測試,不用登入就能使用ChatGPT。取自ChatGPT對話頁面。

ChatGPT目前支援中文,雖然速度和生成內容品質比不上英文,但仍舊堪用。不過,比起繁體中文,ChatGPT的簡體中文能力明顯更好,背後原因反映出的是ChatGPT繁體中文能力相對差,主要是GPT系列模型訓練資料高度集中於英文,而簡體中文又多過繁體中文,讓有台灣團隊想訓練在地版本大語言模型,甚至找出「台版GPT」合適的應用場景

ChatGPT有App版?適用iOS與Android?如何下載安裝?

2023年5月21日,OpenAI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推出ChatGPT的手機應用程式,使大眾能在手機上使用ChatGPT的App,同年5月31日野在台灣上架。7月底,開放美國、法國、日本等國的用戶下載Android版本的ChatGPT。截至2023年8月,Android版的ChatGPT已突破500萬用戶下載。快轉到2024年3月,下載數量已飆升至5000萬。

在OpenAI發布關於iOS版本ChatGPT的文章中,強調了幾個應用程式的主要特點:

1. 能夠在桌面和行動裝置之間同步對話記錄。

2. 支援OpenAI開發的語音識別模型Whisper,該模型能將用戶的語音指令轉換為文字(speech-to-text),再傳送給ChatGPT。Whisper對媒體工作者來說幫助很大

3. 若你是ChatGPT付費版Plus的訂閱者,在App中也能享有相同的權利,包括使用GPT-4模型、對話速度更快、以及體驗新功能。

4. 客製化推薦:App將根據個人需求提供旅遊計劃或食譜建議。

對於Android版,ChatGPT也確保手機上的使用記錄能與電腦版同步,避免出現對話階段的差錯。

無論是在iOS的App Store還是Android的Google Play上,搜尋「ChatGPT」會出現許多名稱中包含Chat、GPT、AI聊天的應用程式。因此,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第一,若想下載官方版本,應確認應用程式是否由OpenAI發行,以避免下載到仿冒品;第二,如果不太介意是否為官方版本,則需注意應用是否收費、開發者背景及其他用戶的評價,以免遭遇不愉快的經歷。

若想下載官方版本,應確認應用程式是否由OpenAI發行,以避免下載到仿冒品。取自Google Play

若想下載官方版本,應確認應用程式是否由OpenAI發行,以避免下載到仿冒品。取自Google Play

ChatGPT付費版PLUS,企業版Team與免費版差異?

去年,OpenAI透過其官方X帳號(前推特)官網,宣布推出ChatGPT的企業版,整理特點如下:

• 企業用戶可以無限制地使用GPT-4模型,且速度比網頁版快兩倍以上。

• ChatGPT的可讀取上下文長度(context window)擴大至32k。

• 提供可自定義並適用於企業工作流程的對話模板。

• 為企業版用戶提供免費的API額度。

• 支援包括Code Interpreter在內的資料分析功能和客制化選項。

• OpenAI承諾不利用企業資料訓練其模型。

• 企業版ChatGPT通過SOC 2認證,確保了安全性、隱私性和數據保密性。

• 允許企業在控制台中管理團隊成員,支持網域驗證和單一登入服務,方便大規模部署。

OpenAI當時表示,自推出的九個月內,超過80%的財經五百大企業的員工使用ChatGPT。正式推出企業版服務前,OpenAI已讓早期用戶如支付公司Block、內容協作平台Canva、美妝集團雅詩蘭黛及會計師事務所資誠等試用。

企業碳盤查就是困難重重?|大師觀點助企業有效計算「範疇三」

OpenAI認為,推出企業版ChatGPT是幫助工作者和企業利用人工智慧的一大步。雖然企業版服務沒有添加令人驚豔的新功能,而是把重點放在打地基上。ChatGPT的企業版推出後,除了一般客戶訂閱和開發者API使用外,其對OpenAI的營收貢獻將取決於更多企業的付費選擇。

不過,OpenAI的挑戰仍然嚴峻。就像GPT商店需要對戰擁有生態系的Google和蘋果,企業版ChatGPT更要面臨微軟的Copilot、Google的Duet AI和亞馬遜的Amazon Q同時夾殺,OpenAI的強勁對手Claude也推出企業版服務Claude Team。

微軟有Microsoft 365、Google有Google Workspace,亞馬遜也有完善開發者生態系,體系中整合大量數位資產以及數位工作流程;市場上有站穩多年的老將,同時也有新軍摩拳擦掌,ChatGPT Enterprise有辦法突圍嗎?這是OpenAI的難題。

ChatGPT最新上架模型:GPT-4 Turbo 有哪些特色功能?

今年4月時,OpenAI宣布,已將付費版用戶使用的ChatGPT背後模型提升至GPT-4 Turbo

根據OpenAI指出,這款最新版的模型GPT-4 Turbo,模型擁有的知識截止日期(knowledge cutoff date),也就是訓練集中的資料已經更新到2023年4月;上下文長度也提升到128k,同時壓低使用成本,對比GPT-4模型,輸入token便宜了3倍、輸出token則便宜了兩倍。

除了付費版用戶,開發者也能直接調用API呼叫GPT-4 Turbo模型。

ChatGPT背後的大語言模型原理為何?

依據OpenAI的說明,ChatGPT的訓練過程與先前推出的電玩遊戲機器人「OpenAI Five」類似,皆採用人類提供的回饋進行增強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訓練而成。這種學習方式,其實就像小孩子玩電玩遊戲一樣,即便沒有大人直接指導,通過不斷的嘗試與失敗,孩子們還是可以透過每次遊戲中的回饋,例如掉下平面就是失分、吃到寶物就是得分,進而逐漸摸索出成功的遊戲策略。

在訓練ChatGPT的過程中,模型的訓練者扮演著用戶和人工智慧助手的雙重角色,這種設定有助於生成基礎的對話數據,讓機器初步理解對話策略。隨後,為了教導機器更優質的對話內容和模式,訓練者將擔任用戶角色,向扮演人工智慧助手的機器提問,並提供建議以優化其回答。

為什麼說訓練ChatGPT就像小朋友玩遊戲?因為訓練者會選取模型生成的不同回答,接著以評分方式,讓機器知道回答的品質好壞。這些回饋就像小朋友玩遊戲中,從通關和得分感知到的的正向或負向回饋,模型能夠根據這些資訊改善回答,並逐步調整生成回答的策略,藉此進步。

訓練ChatGPT的過程有如小朋友玩電動一般,會透過外部回饋更新決策。當然,這背後有科學家的無數心血。取自OpenAI官網。

訓練ChatGPT的過程有如小朋友玩電動一般,會透過外部回饋更新決策。當然,這背後有科學家的無數心血。取自OpenAI官網。

ChatGPT入門指令教學:如何請它翻譯,生成圖片?

打開ChatGPT介面後,最基礎的互動就是像在生活中一樣,提出簡單、清楚的問題,例如詢問ChatGPT,自己應該以工作為重,還是以生活為重?是否有辦法取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work-life balance)?

然而,如果想要獲得更有用、更精確的回答,可以採用更加結構化(structured)的方法。在向ChatGPT發問時,採用模板或框架來組織提問,將指令細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背景:描述你要求ChatGPT完成的任務背景,如你的角色或你正在與誰合作,也可以將你的角色指派給ChatGPT。實際例子:「你是一位專業的媒體編輯,精通中文與英文寫作。目前正在編修記者提交的稿件。」

任務:明確指出你希望ChatGPT幫助你完成的具體事項,無論是提供對某個話題的見解,還是從文本中提取關鍵信息。實際例子:「請協助審核以下這篇討論『台灣股民瘋買ETF熱潮』的文章,確認有沒有錯字和文意不通順之處。」

脈絡:向ChatGPT提供任務相關的脈絡信息,比如翻譯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特定用語,或者該翻譯與某事件的相關性;如果有必要的背景知識,也應該提前告知。實際例子:「請注意,這篇文章是從中立角度看待ETF投資熱潮,因此請檢視文章是否正反並陳、有沒有過度偏頗;另外,預設讀者知道ETF的基礎概念,但不一定知道投資ETF的優劣,因此文章若寫得太過生硬,也請提出。」

限制與要求:如果對ChatGPT的回答有特殊要求,應事先說明,如回答不超過200字,或希望使用專業翻譯者的風格進行撰寫;明確的語調和風格要求對提升回答品質有顯著效果。實際例子:「檢查文章後,請以列點(bullet point)方式提出待改進之處,以及修改建議,請不要直接提供修改過後的文章。」

除了上述的指令注意事項,還可以透過幾種實用技巧來提升ChatGPT的使用體驗,例如對ChatGPT訴諸情感、使用不同ChatGPT對話視窗交叉檢視生成內容品質,若答案不滿意也可以持續追問,這些方法都能或多或少「逼出」ChatGPT的能力。

如果想要獲得更有用、更精確的回答,可以採用更加結構化的方法。Photo by Emiliano Vittoriosi on Unsplash

如果想要獲得更有用、更精確的回答,可以採用更加結構化的方法。Photo by Emiliano Vittoriosi on Unsplash

ChatGPT的應用商店GPTs怎麼用?

Google開設應用程式市集(App Store)後,成功建立起生態系,讓開發者自主貢獻應用,進而吸引使用者;蘋果體系更以封閉的牆內花園(walled garden)聞名,將使用者緊緊的限制在蘋果品牌護城河之中。

不像蘋果的硬體帝國,已經具備完整手機、電腦、平板等通路,也不像Google的軟體帝國,牢牢把關人們的搜尋引擎和影音平台,缺乏生態系的OpenAI,只能想辦法在ChatGPT裡從零開始建設。

在嘗試外掛(plugins),確認使用者對查詢旅遊行程、料理食譜和搜尋餐廳等不同功能的需求之後,OpenAI決定以GPT商店取代外掛,建立起以GPT模型為基礎的ChatGPT應用程式,嘗試和擁有生態系的科技巨頭對抗。

根據ChatGPT的社群熱度排名,人氣較高的GPTs包含專精生成圖像的圖像產生器(image generator)、能夠創造高品質文案的替我寫(Write For Me)、擅長學術研究的共識和為了打造Logo而生的Logo產生器(Creator)等應用。

想要探索GPT商店,只要點擊ChatGPT對話頁面左側的「Explore GPTs」,就能從OpenAI列出的清單,或者透過搜尋找尋符合需求的GPTs。

OpenAI已經用GPT商店取代外掛功能。取自ChatGPT對話頁面。

OpenAI已經用GPT商店取代外掛功能。取自ChatGPT對話頁面。

ChatGPT對教育、職場工作帶來哪些衝擊?

ChatGPT的迅速普及,固然增加人們的工作效率引發了對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擔憂。

例如,馬斯克等人便呼籲應暫停開發超越GPT-4模型的AI系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辯論。雖然吳恩達反對停止AI研究,他也承認現行AI系統存在諸多問題,包括演算法偏見、決策公平性受質疑、以及科技巨頭的權力過於集中。

以政治場域來說,因為ChatGPT生成的文字具有一定的可讀性和邏輯性,大幅超越前ChatGPT時代的對話機器人等級,其生成的誤導性內容可能在社會上廣泛傳播,從而引發社會動盪。這包括用於撰寫釣魚郵件、YouTube上的詐騙影片、LINE詐騙機器人等。

就教育現場而言,學生可能利用ChatGPT代寫作業或抄襲他人作品,導致世界各地許多學校禁止使用ChatGPT,雖然開發者積極研發辨識文字是否由AI生成的分類模型,但就像對抗Deepfake的戰爭永無止境一樣,力圖防堵的開發者會進步,心懷惡意的開發者也同時在進步,生成式AI不只幫了你我,也幫上駭客的大忙。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對於AI技術壟斷的討論。無論是Google的Gemini還是OpenAI的GPT-4,要開發這些先進模型(advanced model),不僅需要科學家的專業知識,還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源。目前,Meta、微軟和Google等公司在大型語言模型上遙遙領先,亞馬遜、蘋果、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也在追趕。

這些科技企業已經深深鑲嵌於人類社會中,他們又活用併購和削價競爭等手段扼殺創新,因此引來批評。人工智慧的發展也呈現出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趨勢。當OpenAI將ChatGPT免費開放、甚至不用登入也能用的同時,也能直接拿對話紀錄用來推進模型訓練。

在機器學習領域,只有表現優秀的模型才能占有一席之地,而想要做出成績,同時需要算力、人才和資料,直接依賴於企業的資源投入這正是頂尖科技公司的特長。

正如同科技作家在《演算法決定世界》一書中所預言,人工智慧的控制權集中在少數企業手中。這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是否會像科幻小說中所描述的那樣,未來的人類生活將由少數科技精英和機器主宰?我們必須關注AI發展中的壟斷問題。

幸好,如同吳恩達所說,訓練AI模型的成本正在下降,他也看好開源模型前景,不會因為高昂成本,而輸給Google、OpenAI的閉源模型。事實上,Mistral、Character.AI、AI21 Labs等新創也逐漸展露頭角。展望ChatGPT和AI演進的未來,我們可以同時悲觀與樂觀。

延伸閱讀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