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滲漏過維保期,如何破解“維修難”? - 新浪香港

房屋滲漏過維保期,如何破解“維修難”?

華盛里滲漏房屋啟動修繕 華盛里滲漏房屋啟動修繕

■金點子:

我們是浦東新區周浦鎮華盛里居民區的住戶,目前居民區多幢住宅樓外牆已出現嚴重滲水。由於房屋已過五年維保期,開發商明確回覆“不在責任範圍”。而居民區業委會剛剛成立,要動用維修資金還需要“走流程”,所以物業稱“只能受理報修,無法立即修繕”。但房屋滲漏水對居民正常生活產生了影響且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已成為居民區的燃眉之急。

建議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充分發揮“三駕馬車”的合力作用,建立有效的應急機制,開啟“綠色通道”,盡快為居民們破解“維修難”。

建議人 胡女士

■微調查:

華盛里居民區位於周浦鎮周欣大居東南,三個小區中有兩個是共有產權保障房,共有1194戶,實有人口數約2975人。

胡女士告訴記者,進入夏季以來,雨水增多,小區住宅樓外牆開裂,多處滲漏水,導致家裡潮濕髮黴,影響居住環境和身體健康。不僅如此,嚴重的外牆滲水還導致牆體結構受損,加劇房屋老化和損壞。

外牆開裂、保溫層起鼓、粉層塊剝落……更成了居民區里“懸在頭頂上”的安全隱患。而建築物外牆斑駁不堪,也極大影響了居民區的整體風貌。對此,胡女士和許多居民希望,居民區能盡快啟動修繕措施,抓緊時間解決外牆滲水的問題。

據調查,已過維保期的房屋滲漏水“維修難”,一直是困擾滬上許多住宅小區的難題。一般情況下,居民往往先找居委會或物業反映問題,但往往存在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三駕馬車”之間信息不對稱、解決效率低的情況。如果居民區業委會剛剛成立,又將遭遇更多阻滯,特別是涉及銀行維修基金專戶印鑒登記備案等,動用維修資金的流程可能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為此,不少居民提出,街鎮及時介入指導推動,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聯合發力,或許是破解“老大難”的一條“快速通道”。

■金果子:

對於居民提出的建議,周浦鎮雙管齊下、快速響應:一是聯繫專業團隊,緊鑼密鼓地擬定修繕方案;二是聯合居民區業委會,先行啟動對房屋滲漏水情況的整體排摸,對發現的各類問題全部登記在冊;三是立即召開由居委會、業務會、物業公司、居民代表等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經過意見徵詢確定修繕方案後,面對維修資金尚不能使用的“最大堵點”,在鎮房辦協調下,物業公司同意先行墊付該筆維修款項,在最短時間內開啟“施工模式”。目前,物業已安排維修人員具體查看了各“問題房屋”外牆狀況,製定了具體維修施工時間表,預計9月上旬完成修繕。

對此,周浦鎮表示,近年來,在積極探索中,鎮里形成了有溫度、零距離、專業化的“家門口”信訪服務體系。通過“家門口”信訪接待和“三級約訪平台”,他們將由點及面,更加廣泛地吸納民智民慧,持續提升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的聯動效能,“老百姓的事齊心協力辦,老百姓的難想方設法解”,讓住在這裏的每個人都能安居、樂居、宜居。

本報記者 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