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唐山地震_百度百科

7·28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震中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地震
收藏
0有用+1
0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7.8级毁灭性地震袭击唐山,顷刻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当时18时45分在滦县又发生了7.1级强余震,景况愈加悲惨。 [1]
唐山大地震共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7000多户家庭全家震亡。地形地貌、城市建筑、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功能全部瘫痪,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大地震波及北京、天津等地,有感范围达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7万平方千米。唐山地震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为世界地震史上所罕见。 [1] [6]
唐山大地震被称为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震灾之惨烈举世震惊。然而,在这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斗争中,唐山人民以生命、汗水、精神和智慧,为人类创造出抗震救灾、城市重建、地震科研、灾害预防、心理救助、精神再造等多方面的经验,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唐山抗震精神 [1]
中文名
7·28唐山地震
外文名
7.28 Tangshan earthquake
发生时间
1976年7月28日 3时42分53秒
发生地点
河北省唐山市
别    名
唐山大地震
震中位置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越河镇,一说位于路南区吉祥路一带 [2] [4]
震中经纬度
北纬39.6度,东经118.2度
震源深度
12公里
震    级
里氏7.8级
震中烈度
11度
伤亡人数
242769死亡,164851人重伤

地震背景

播报
编辑

地质构造

北华北盆地存在拉张、挤压、扭动应力场,从而形成古近系断陷、新近系坳陷和南北弧形构造带,为形成唐山大地震提供了地质条件。 [3]
  • 北华北盆地
北华北盆地是叠置于华北克拉通(地台)之上的第三纪大型断坳结构的盆地,是太平洋板块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形成的古近系断陷、新近系坳陷,即古近纪拉张、新近纪挤压及叠置了扭应力形成的第三系断坳盆地。盆地古近纪在拉张翘倾运动中形成太行山东正断层、兰聊边界正断层、沧东正断层和张扭性郯庐断裂,以及沧州、埕宁隆起和71个成油断陷、49个凸起组成北华北古近系断陷式盆地。盆地新近系在挤压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了济阳、黄骅、渤中、下辽、冀中、临清、东濮、北京八大坳陷,组成北华北新近系坳陷式盆地,叠置在古近系断陷盆地之上。 [3]
  • 郯庐、太行山的北东向断裂是形成拉张应力的主导地质营力
北华北盆地的郯庐断裂和太行山东断裂均为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派生拉张断裂,自古—始新世开始,则表现为拉张运动,并导致北华北盆地大幅度沉降,形成北华北盆地第三系沉积厚度近万米的断坳盆地。 [3]
  • 鲁西、燕山隆起对拉张翘倾运动起阻挡作用
郯庐断裂和太行山东断裂在走滑运动过程中分别穿越鲁西隆起和燕山隆起,由于它们的阻挡作用,加大了鲁西、燕山隆起之间广大区域的拉张,形成了郯庐、太行山东走滑断裂斜交的兰考—聊城—济南—潍坊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和以唐山—丰南为弧顶的向南突出的怀柔—三河—唐山—锦州—下辽河弧形的构造带。 [3]
  • 新近纪的挤压应力是形成正反转构造和逆冲断层的动力
太平洋板块在古近纪向欧亚大陆俯冲,开始俯冲倾角较小形成古近系断陷和箕状断陷。新近纪时由于俯冲倾角加大,拉张应力场转变为挤压应力场,形成新近系坳陷沉积盆地,同时出现逆冲断层。大民屯断陷西北边界正断层被新近系逆冲断层所替代,同时也出现正反转断层。 [3]

发震机理

1976年唐山地震震源在地壳深13千米处,属于地壳构造地震,震中位于唐山丰南区。从地质发育史看,侏罗纪时就已显示燕辽山字型构造,而延至第三纪第四纪,华北盆地北部边界更加突出山字型构造。 [3]
不论是古近纪拉张应力场形成的箕状断陷,还是新近纪挤压应力场形成的坳陷式沉积盆地,华北盆地北部边界弧形构造带都是存在的,说明山字型脊柱构造在第三纪至第四纪一直向南推挤,如弧形带西翼大厂断陷最北端的三河直立断层是压扭应力的产物,断陷内存在的N—Q正花状构造也是这种作用造成的。在控制大厂断陷的大兴凸起上正花状构造一直冲过第四系,更为确切的是:在昌平东南2千米处正花状构造弧顶在第四系地层内离地面只有25米深,在该剖面北部侏罗系地层逆冲到第四系地层内。在弧形带的东翼,下辽河坳陷大民屯断陷同样在新近系有正花状构造样式逆冲到第四系地层内,并且由西北向东南逆冲的边界断层逆冲到第四系地层内。 [3]
总之,这些构造样式的存在说明怀柔—三河—唐山—锦州—下辽河弧形构造带是压扭应力形成的,为第四纪仍在活动的活断层。最终由华北盆地北部布格重力异常图综合展示以承德—迁西—唐山(丰南)南北向的重力高异常脊柱构造带和以怀柔—三河—唐山—锦州—下辽河弧形构造带向南突出弧形的重力高异常带组成燕辽山字型构造。总体上脊柱向南推挤,当应力超过极限值,应力必然释放则爆发大地震。 [3]

地震过程

播报
编辑
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在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地震震中在唐山市开平区越河镇 [2](一说路南区吉祥路一带 [4]),即北纬39.6度,东经118.2度,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当天18点45分又在滦县发生了7.1级地震,同年11月15日天津宁河发生了6.9级地震,主震后的余震更加加重了地震灾害。 [5]
极震区以唐山为中心向四面延伸,约47平方公里。强震波及中国东部的广大地区,北起黑龙江的满洲里,南至河南的漯河,东临渤海湾,西抵宁夏的石嘴山,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的几亿人受到扰动,有感范围达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7万平方千米。 [1] [6]

地震影响

播报
编辑
唐山大地震共造成242769死亡,164851人重伤,7000多户家庭全家震亡,4200多名孩子成为孤儿。地形地貌、城市建筑、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功能全部瘫痪,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1] [6] [11]
唐山市老区多为老式单层民房,震后变成一片瓦砾;新市区大多是砖混结构多层建筑,几乎倒塌殆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物亦未能幸免。 [6]

地震处置

播报
编辑

救援情况

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唐山灾区极为关怀,果断决策,当天上午10点左右,当获悉唐山大地震的准确消息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进行部署,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抗震救灾办公室,急电全国火速救援。 [1] [11]
7月28日上午10时,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李民率指挥机关到达唐山。12时许,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肖选进、副政委万海峰、政治部副主任郑希文,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书记马力,省军区司令员马辉,煤炭部部长肖寒乘飞机抵达唐山。下午2时,沈阳军区的指挥机关到达唐山。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万大军,从北京、沈阳、河北等地日夜兼程赶赴灾区,抢险救人,清尸灭疫,安置灾民,在抗震救灾中立下不朽功勋。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派来了医务工作者和邮电、基建、供水、供电、矿山救护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五万多人。同时,大批药物、粮食、建筑器材和生活用品源源不断运到灾区。在满目疮痍的唐山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抗震救灾斗争,描绘出一部人类与地震灾害斗争的悲壮史诗。 [1] [11]

震后重建

从曾被西方媒体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掉”的满目疮痍,到奋翅于冀东沃野的现代化城市,唐山的沧桑巨变,镌刻着一座城市凤凰涅槃的发展奇迹,诠释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伟大力量。 [9]
14万名解放军、5万名干部和工程技术医务人员、数十万吨物资驰援唐山,10多万建筑工人参与重建……地震发生后不到半个月,由国务院派出的工作组抵达唐山,进行重建唐山的规划;震后一个月,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河北1号小区开工;1979年,唐山拉开了全面重建大幕,尽管当时国家经济实力薄弱,仍为恢复建设新唐山投资43亿多元;1986年6月底,唐山复建完成,恢复建设竣工面积1800万平方米,年底全市23万户居民搬入新居,占当时总户数的98.5%。 [6] [9-10]
震后第10天第一车煤产出,震后第14天发电厂并网发电,震后第20天造出了第一台机车,震后第28天炼出了第一炉钢……震后一年,工业生产全面恢复。 [10]
唐山人说,10年间,汽车拉走了一个唐山(废墟唐山),内部消化了一个唐山(简易房唐山),重新建起了一个唐山(新唐山)。1990年11月,联合国向唐山颁发“联合国人居奖”。 [10]
1978年,新唐山大规模建设拉开序幕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视察唐山。在当时许多人满足“居者有其屋”的复建标准时,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城市现代化”这一观点。他甚至要求连住宅建材选择、采光、空间利用率,包括居民洗澡、如厕等细节都考虑进去。如今,唐山不仅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还为世界树立了“抗震型城市”的标杆。市区建筑物、城市生命线工程等均具备8度设防功能,成为这个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保护伞”。 [10]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纪念碑

唐山抗震纪念碑
唐山抗震纪念碑位于唐山中心广场,建于震后十年,由4根独立的、直指苍穹的混凝土碑柱组成,犹如伸向天际的巨手,象征着人定胜天。碑柱四周,是8幅花岗岩浮雕,象征着全国四面八方的支援,讲述着唐山人民在全国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迹,是唐山市的地标。 [6]

纪念公园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是世界首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2008年,唐山市人民政府在城市南麓的南湖以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地震遗址为依托,建设了世界上首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其中,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中国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地震主题展馆,由纪念展馆和科普展馆两个展馆组成。 [7]
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的纪念墙由5组13面墙体组成,全长500米左右,每面墙高7.28米,前方的纪念大道宽19.76米,代表唐山大地震发生日期1976年7月28日。截至2022年7月,纪念墙铭刻的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共247574人。 [8]

文艺作品

影视作品
时间
名称
导演
类型
参考资料
1979年
电影
[33]
2006年
电视剧
[27]
2006年
电影
[34]
2007年
电视剧
[28]
2010年
电影
[29]
2013年
电视剧
[32]
文学作品
名称
作者/导演
类型
参考资料
《唐山绝恋》
长篇小说
[21]
《等待地震》
王离湘、刘晓滨
长篇小说
[24] [30]
红轮椅
张庆洲
长篇小说
[15] [18]
大断裂
长篇小说
[25]
长篇小说
[21]
长篇小说
[19]
《新生》
刘长明
长篇小说
[13]
《劫难》
长篇小说
[30]
《凤凰城》
长篇小说
[30]
《废墟狼嚎》
王离湘、刘晓滨
长篇小说
[30]
《震城》
长篇小说
[30]
《凤凰劫》
刘凤城
长篇小说
[30]
《废墟》
长篇小说
[30]
《唐山大地震记事》
祁淑英
长篇小说
[30]
《凤凰吟》
杨玉芳
长篇小说
[30]
平安扣
李焱
长篇小说
[30]
余震
中篇小说
[20]
《北方图腾》
中篇小说
[30]
《震荡后的震荡》
中篇小说
[30]
《灾难人生》
中篇小说
[30]
《非常爱情》
关仁山
短篇小说
[31]
短篇小说
[30]
《灾变》
方明
短篇小说
[30]
《老家根》
方明
短篇小说
[30]
《唐山往事》
短篇小说
[30]
《震不倒的红旗》
诗歌
[15-16]
《蓝色的纪念》
诗歌
[30]
《这一条裂带》
珂宁
诗歌
[30]
《悲壮》
徐国强
诗歌
[30]
《大地震十六年》
徐国强
诗歌
[30]
《蓝光》
徐国强
诗歌
[30]
报告文学
[14-15]
《人定胜天的赞歌》
解放军文艺社
报告文学
[15] [17]
唐山市政协文史委员会
报告文学
[22]
《唐山地震孤儿今日》
民进唐山市委
报告文学
[26]
《唐山,唐山!》
刘晓滨
报告文学
[30]
《地震与人——唐山震后心态录》
王立新
报告文学
[30]
《震中一日》
唐山文联
报告文学
[30]
《唐山,共和国的骄傲》
庄连顺、赵学刚、姚玉忠
报告文学
[30]
报告文学
[30]
《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
王子平
报告文学
[30]
《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新唐山崛起给人们的启示》
王子平
报告文学
[30]
《唐山四十年:从悲壮走向辉煌》
王素女
报告文学
[30]
《四十人,四十年》
民建唐山市委、唐山市文联和丰南区文联
报告文学
[30]
《地震往事》
李志强
报告文学
[30]
《大地震期间的领袖们》
曾文友
报告文学
[30]
曾文友
报告文学
[30]
《没有平复的震颤》
魏凤江
报告文学
[30]
《震后余生》
陈祖豪
报告文学
[30]
王林梅
报告文学
[30]
《记忆·追思·放谈》
散文
[30]
《经霜焦竹声更高》
散文
[30]
《二十年后》
散文
[30]
《唐山地震日记选片》
散文
[30]
《吊兰飞翠》
李永文
散文
[30]
乔文科刘文圃孙叔文、赵锡复
国画
[23]
《三个人的月亮》
墨微
广播剧本
[30]
《唐山孤儿的故事》
墨微
广播剧本
[30]
《天堂之梦》
墨微
广播剧本
[30]
《唐山绝恋》
关仁山、王家惠
电视剧本
[30]
《方舟》
电视剧本
[30]
《余震》
张翎
电视剧本
[30]
《唐山故事》
赵恩舫、孟翔聚、刘晓滨
电视剧本
[30]
《蓝光闪过之后》
电影剧本
[30]
《唐山大地震》
电影剧本
[30]
《但愿人长久》
姚建国、朱家宏
电影剧本
[30]
《30年,回望那座文字里的家园——唐山大地震文学纵横谈》
文学评论
[30]
《唐山大地震文学初探》
杨立元
文学评论
[30]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建构——谈唐山大地震文学》
杨立元
文学评论
[30]
《唐山大地震文学论》
杨立元
文学评论
[30]
《唐山大地震文学综论》
杨迎新
文学评论
[30]

抗震精神

播报
编辑
在唐山大地震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斗争中,唐山人民以生命、汗水、精神和智慧,为人类创造出抗震救灾、城市重建、地震科研、灾害预防、心理救助、精神再造等多方面的经验,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唐山抗震精神 [1]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比钢筋水泥更坚固的,是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从“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到唐山人在全国不断“寻恩”的足迹,从唐山成为“留住雷锋的城市”,到汶川地震废墟上默默奉献的燕赵儿女,再到充满感恩情怀和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的新唐山人……在时代发展中磨砺的唐山精神穿越时空、代代相传,伴随物质重建的进程,精神重建的图景同样令人振奋。历经磨难、不忘初心;饱尝艰辛、奋发图强,这是一座英雄城市屹立不倒的精神力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愈挫愈奋、多难兴邦的精神密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