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評論新聞:蘇嘉宏:高雄地方派系 菊謝互有消長許獨秀
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蘇嘉宏:高雄地方派系 菊謝互有消長許獨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6 01:01:50


 
  二、許崑源議長:以個人人格特質或魅力超越政黨認同的選舉特例

  2006年第7屆高雄市議員選舉,44個議員席次,國民黨拿下17席,親民黨4席、民進黨15席、台聯1席、無黨籍7席,因藍綠均未過半,無黨籍議員成為正副議長選舉的最關鍵。早年,無黨籍市議員龍頭許崑源的哥哥許崑龍是民進黨籍議員,因為喧騰一時的社會新聞泰福閣槍擊案下台,改由許崑源接棒,在前金區、新興區參選高雄市議員而當選迄今。因此,早期許崑源一直是以無黨籍身分參選,拿的卻是綠色選票,樁腳也清一色是偏綠,算是以個人人格特質或魅力超越政黨認同的選舉特例。後來,因為老市區人口流失,高雄市議員選區調整,前金區、新興區兩個行政區本是一個選區,與苓雅區合併成一個新的選區,許崑源藉重親民黨大老張昭雄的外甥王清福經營苓雅區,才慢慢和藍軍結緣而越走越近。2006年許崑源是以無黨籍身分參選議員,選舉期間的地方新聞報道,早就傳出國民黨副主席關中就運作無黨籍議員參選人和國民黨私下結盟,以求市長勝選,甚至傳有“市長支持黃俊英,議長支持許崑源”的約定。黃俊英敗選後,無黨籍議員依然掌握關鍵少數,並推舉許崑源參選議長。綠營可以掌握的15席民進黨籍議員,加上台聯1票,總共16票,只要和無黨籍議員7位議員合作,剛好可以拿到當時過半數的23票;雖然,2006年陳菊因後來證實是“奧步”的走路工事件贏得選舉,當選正當性倍受質疑,但官司訴訟期間,陳菊仍然是依法選出的高雄市長,再加上許崑源拿的市綠營選票,樁腳都是偏綠的樁腳,許崑源比較傾向和民進黨合作。2006年民進黨召開市議會黨團會議,經過“假投票”,決定推出周玲妏、林武忠選正副議長,但為求勝選,開放與無黨籍談判空間,如果有機會可以結盟,甚至可以禮讓議長,但合作的前提必須是,如果在第一輪所有組合人選都無法得票超過23票,第二輪就不再堅持民進黨提名的人選參選,開放由最有希望當選的議員尋求其他政黨搭配,即使只拿到議長或副議長也都可以接受。民進黨所提出的策略既顧及政黨參選的面子,也預留了與無黨籍議員策略合作的彈性空間,可行性相當高;只是,當時民進黨內部充滿派系矛盾,應對步調遲疑又瞻前顧後,黨中央與新任市長陳菊意見不一,讓正副議長選情呈現僵局。

  國民黨方面則認為藍營市議員的席次接近半數,決定提出國民黨籍市議員參選議長,並與許崑源協商,希望許崑源選副議長,但是遭許崑源一口否決。但是,許崑源的立場非常清楚,如果要合作,就是讓他參選議長,他所掌握的無黨籍市議員可以全部投靠過來,否則免談。原本國民黨內戴德銘爭取參選議長最為積極,但國民黨中央有不同想法,為了顧及國民黨的政黨立場,除了最終未推舉戴德銘參選議長,至於許崑源的合作條件,也基於同樣的理由,無法同意,最後才推舉與戴德銘同屬“新民意連線”的莊啟旺出馬參選議長。但是,國民黨又怕許崑源與民進黨合作,將導致國民黨最後兩頭空,直到正副議長選舉前都還一再與許崑源協商,甚至提出副議長人選可以由許崑源指定的合作條件。許崑源則是堅持立場,卻一直得不到民進黨中央正面的回應,僵局持續到12月24日中午過後,民進黨因為派系山頭鬥爭,內部擺不平,許崑源遲遲沒有得到民進黨的善意回應,轉而決定與國民黨合作,在當天下午3時多,莊啟旺由同黨議員戴德銘陪同,再與許崑源、黃石龍做最後的協商,確定由許崑源推薦黃石龍與莊啟旺搭配選副議長。12月25日,議長選舉投票結果,莊啟旺獲得25票,民進黨推出的周玲妏獲得16票,另有3人投給自己,分別是台聯的藍健菖、無黨的許崑源、張省吾三人。副議長方面,黃石龍也獲得25票,民進黨林武忠16票,藍健菖、蔡媽福、王齡嬌各得1票。莊啟旺市議員當選議長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向許崑源握手致謝,這一幕深深烙印在關心議長選情的市民腦海中,至今鮮明無比。可以說是,許崑源同意推舉無黨籍的黃石龍與國民黨合作選副議長,讓國民黨穩住議長寶座。

  事後,陳菊在拜訪許崑源時,也證實地方呈報黨中央的正副議長搭配人選為許崑源、林武忠,只可惜黨中央沒有把握住回覆的時機,錯過了合作的機會。不過,許崑源這場選舉中展現左右選舉的實力,同時深具政治智慧、情義兼顧,在議長選舉投給自己,表達堅持參選議長的立場,副議長選舉投給黃石龍,沒有因為支持國民黨而去得罪陳菊,也贏得民進黨籍議員的尊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