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弘仪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郑弘仪

饱受争议的台湾主持人
郑弘仪,1960年出生,台湾省嘉义县水上乡人。媒体工作者、节目主持人、记者。2021年9月主持的节目有JET综合台的《新闻挖挖哇》,主持三立新闻台的《大话新闻》近十年,但现已因家庭因素请辞。2021年来主要以主持人为业,本土色彩浓厚;行事作风偶有争议性,社会评价两极。政治立场深绿。
中文名
郑弘仪
出生日期
1960年
毕业院校
政治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EMBA毕业
职    业
媒体工作者、主持人、记者
出生地
台湾嘉义县
代表作品
三立新闻台《大话新闻;JET综合台《新闻挖挖哇》

人物简介

播报
编辑
郑弘仪出生在台湾省嘉义县水上乡,在家中七名子女当中是年纪最小的(老么)。此君是旗帜鲜明的亲绿主持人、主持的政论节目有三立的《大话新闻》、超视的《新闻挖挖哇》等。其一直对大陆有仇视和偏见、2010年11月7日晚,在为台中市民进党籍候选人站台造势时、批评台当局对大陆研究生发补贴、说到激动处甚至飙脏话辱骂马英九,引起岛内哗然。
录影中的郑弘仪。
学历: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EMBA)、亚东工专、嘉义高工。

生平

播报
编辑

家庭

出生于台湾省嘉义县水上乡(今嘉义县水上乡),父母以务农为生,从小生活并不富裕。家中有七名子女,为年纪最小的老么。妻是大学同学,与郑弘仪生有二子。妻子患有贝歇氏症,血小板严重不足,身体状况长期不好。

读书与就业

高中职就读于嘉义高工,成绩并不突出。毕业之后北上台北,第一份工作担任送货员,月薪新台币6000元。后决定继续进修升学,考取亚东工专(今亚东技术学院)制衣工程科,同时兼职打工,维持生计。亚东工专毕业后,随即入伍服兵役。

入新闻业

  • 退伍之后,候补考进台湾新生报成为记者,最初负责社会新闻
  • 一年后转到当时刚创刊的中时晚报,开始接触财经新闻。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常常到中央银行的图书馆自修,学习财经术语,并将术语口语化,变成浅显易懂的新闻稿,最终升任财经组的组长(月薪约新台币5万)。
  • 据传新到职的长官,在考绩上刻意压低,让郑弘仪愤然离开中晚,转战电视圈至当时新创立的非凡电视台主持早晨时段的财经节目(月薪约新台币8万)。郑弘仪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再加上充实的节目内容,在冷门时段成功取得收视率的佳绩,甚至累积了财经圈的一批忠实观众,初步奠定了他在主持方面的口碑,但后因为资深上司的刁难而离职。
  • 突然失去主持人的工作,陷入失业的窘境,此时开始参加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
  • 1998年,任年代ERALIFE频道总监兼主持人:月薪约新台币15万。
  • 2000年,卫视中文台《新闻e点灵》、飞碟电台《财经起床号》:1集5000,月入新台币20万。
  • 2001年,东森广播《全民拼经济》、中天《惊爆新闻眼》:1集1万,月入新台币40万。
  • 2002年,超视《新闻挖挖哇》加原本中天、东森广播:1集1万,月入新台币60万。在李艳秋主持的《颠覆新闻》中表现良好,成为固定来宾与助理主持人;也参与李涛的《2100全民开讲》节目,逐步成为电视名嘴,也得到许多新闻性节目的主持机会。与作家吴淡如搭挡主持《黄金七秒半》、与于美人搭挡主持《新闻挖挖哇》,成为节目主持人。因为收视率节节上升,慢慢成为著名人物。
  • 2003~今,三立《黄金七秒半》、《大话新闻》加原本《新闻挖挖哇》,出版《郑弘仪教你如何赚进一亿元》,曾高居排行榜第一,广告代言维持每年五支;节目主持1集新台币5万,月入新台币360万、广告约新台币200万,总计年薪破新台币5千万。
  • 三立大话新闻》是最受注目的节目,最早与玉凤一同主持,之后由他个人担纲。
  • 但2012年5月31日,郑弘仪请辞《大话新闻》,声明是因为家庭因素而暂时休息,外界猜测这与三立电视希望进军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受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压力有关。
  • 2013年1月3日,成为宝岛联播网的电台主持人,主持“宝岛全世界”,时段在1700-1800。

争议事件

播报
编辑
台湾知名主持人、亲绿名嘴郑弘仪,前天为民进党大台中市长候选人苏嘉全站台时,以“干x娘”辱骂马英九,引发争议。距离11月27日的投票日只剩下十多天,郑弘仪爆粗口炒热了原本冷清的“五都”选情。
替苏嘉全站台爆粗口
“五都”选战临近,绿营“抢救台湾行动联盟”7日晚间为大台中市长参选人苏嘉全拉抬声势,政论节目主持人郑弘仪应邀出席,并上台发表长约20分钟的演讲,提及当局补助赴台大陆研究生每个月新台币3万元奖学金,公开大骂“三字经”,骂马英九像“龟仔子”,接着大骂“干×娘”。
事件闹大,隔天一早郑弘仪紧急召开记者会,神情肃穆地为自己说出“不适当的话”致上最高歉意;过程中他数度眼红哽咽,强调并非对马英九及其家人做出人身攻击,而是针对马当局政策表达不满,他说,“我情绪不好,修养也不够好”,两次鞠躬致歉,前后10分钟。
民进党竟称郑没错
郑弘仪爆粗口风波持续发烧,蓝营批评郑弘仪出面道歉根本是演技和诚意都零分,绿营则出乎意料地肯定郑弘仪的做法。
国民党民代洪秀柱说:“郑弘仪故作无知状,故作天真状,故作道歉悲哀状,好像很委屈的样子,演技太好了。”
民进党发言人林右昌则表示,海基会秘书长高孔廉曾辱骂蔡英文混蛋,马英九从没向蔡英文致意或致歉,或斥责高孔廉的言行,所以请蓝营不要再打政治口水。
林右昌还为郑弘仪辩称,郑主持风格向以理性为诉求,就事论事著称,“郑弘仪的发言是为台湾学子请命”。另外,郑弘仪既不是民进党员,跟蔡英文也没有隶属关系,“此事社会自有公评”,蓝营不要恶意抹黑。
马办质问蔡英文
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罗智强昨日表示,郑弘仪的粗口风波已经第3天,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仍旧装聋作哑,蔡英文心中衡量是非公道的那把尺在哪里?
罗智强提出质问,称蔡英文不斥责郑弘仪爆粗口,却指派她的发言人表示“郑弘仪的发言是为台湾学子请命”,意思是不是只要不认同别人,就可以用脏话骂人?蔡英文难道没有责任遏止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粗言风波在民进党选举场合中出现?
绿营称对选情影响不大
针对此事,民进党“北二都”总协调洪耀福表示,他分析这个议题很快就会消失;但会不会冲击民进党“五都”选情,他强调“当然不会”。不过民进党大台中辅选干部直言,党籍民代余天才刚羞辱完台中市长胡志强的太太,有挺绿名嘴骂脏话,在选战倒数这几天,台中选情已经很难承受这种错误,只要再犯,冲击难以预料。
台各界挞伐
郑弘仪爆粗口引发各界议论及挞伐。妇女、教育界称郑弘仪骂“三字经”,让她们不知如何教育下一代?认为“不能道歉就了事!”
另外,10多名国民党大台中市议员参选人8日集体到台中地方法院检察署,告发郑弘仪违反“集会游行法”及“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

四个层次

播报
编辑
台湾《联合报》发表评论文章称,郑弘仪的“干X娘”事件,至少可从四个层次探究其底蕴: [1]
一、脏话粗口:郑当天不只破口大骂“干X娘”,又说“是驴是马拉出来遛遛看就知道”,还说“马总统像个龟仔子”。台语的“龟仔子”,与北京话的“龟儿子”不尽同。龟儿子是“王X旦”,但“龟仔子”也指“男同性恋性伴侣”,在监狱中供人泄欲的男子就是这个称呼,与“卡阿仙”同义。试问:郑弘仪所指马英九的哪一项罪状可以冠以这个“罪名”?
二、谎话谣言:弄清真相后,发现这项“照顾陆生”的政策,源自陈水扁主政及蔡英文吴钊燮主管期间;而马当局还将扁时期发四万二降至三万元,限领两个月,且在陆生三法通过后已停发。既然扁规马随,为何只有一个“龟仔子”?
三、井底之蛙:留学政策是一种“进口外交”。一方面吸引优异人才充实校园的多元基因,另一方面为本土的国际人脉布建网络。其实,这些优异人才的大部分养成工本,皆在出生地付出;割稻尾的留学进口地只须出一些奖学金即能择优招徕他们,实在是本小利大之事。何况,台湾与大陆间的情势日渐倾斜;商贾、观光客及留学生皆是去多来少,而民主自由的校园是台湾仅存的优势项目之一,若关上这一道门,两岸的倾斜将更为可虑可怕。
四、价值颠倒:郑弘仪已成“台湾人的典范”,群众喝彩,社团献花,集会拥戴,苏不吭声,蔡推给“时空不同”;绿营更估计,南部选情大利多,北部影响不大。呜呼哀哉,这就是台湾的价值标准吗?

道歉问题

播报
编辑
联合报》发表评论文章称,郑弘仪从爆粗口到哽咽道歉,鞠躬道歉的姿势一百,但从他错误引述补助陆生的资料大骂三字经,到道歉时“竹篙斗(组装的意思)菜刀”,提加油站工读生、开十二小时出租车司机到一年只赚十几万的农民,合理化自己的论点,认错的诚意零分。 [2]
郑弘仪虽已道歉,但事实的真相不容模糊,他在这起风波有三大错误,必须说清楚、讲明白,供社会检验。
郑弘仪在苏嘉全的造势晚会上,提起马当局补助大陆研究生每月三万元,却无视八十万名申请助学贷款的年轻人。事实却是,郑弘仪主持“大话新闻”讨论陆生补助的议题时,“教育部”发现郑可能误解,十月发布新闻稿给三立在内的所有媒体,表明“三限六不”政策,已明确宣示政府不编列奖助学金给陆生。“陆委会”也多次澄清,不仅补助陆生,同时补助台生赴大陆研究。
郑弘仪明知陆生补助三万元是“不正确”的议题,却仍在造势场合“将错就错”引述,这是第一错。
中华发展基金会补助两岸研究生短期研究,是李登辉时期就有,陈水扁主政八年,共补助大陆研究生三百五十二人、一千四百七十五万元;马单晶硅上台后,从四万二千元减为三万元,这根本与“亲中”与否无关。
郑弘仪身为媒体人,不提陈水扁与知情的“陆委会前主委”蔡英文,草率地利用万人造势场合,移花接木散播不正确的讯息,意图“嫁祸”马当局,骗取选票,这是第二错。
郑弘仪记者会上,提到他与几位弱势族群接触的经验,赋予对马当局愤慨、粗口的正当性,不仅令人有“硬拗”的感觉,更是“张飞打岳飞”,凸显道歉诚意“成色”不纯,是第三错。
郑弘仪承认有错的,是“讲粗话”,他的理由是“每个人都有妈妈,妈妈都很伟大”,此话更是“牵拖”。任何一位心中觉得“妈妈很伟大”的人,不该、不会、也不能当着台下上百位妈妈的面,大骂三字经。
“立委”洪秀柱说“郑弘仪的道歉,根本不是真心诚意,只能说是演技佳”,说出大多数人的心内话。

拒绝道歉

播报
编辑
台海网11月9日讯据香港中评社电台湾三立电视台大话新闻”节目主持人郑弘仪粗口风波延烧。针对“总统府”大动作点名要求蔡英文表态,蔡英文强调,“政府”高层、社会意见领袖以及媒体不要藉失言风波做选举炒作或政治操作,这对社会对立与撕裂人民都很不好。 [3]
蔡英文为郑弘仪缓颊表示,郑一时情绪激动的不当发言,已在最短时间内向社会大众道歉,不要每件事情都相互指责,大家可以坐下来好好反省为什么这些事情会一再发生,是不是社会对立得太厉害,以后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也不要变成社会对立的种子。
蔡英文说,一两年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曾在“立法院”对她说出不雅的人身攻击,高孔廉事隔几天道歉,她以“事情就到此为止”不再追究,她从来没有要求马英九要以党主席或“总统”身份道歉。

说法

播报
编辑
知名政论节目主持人郑弘仪的粗口事件,并未随着郑弘仪的道歉而落幕。“行政院长吴敦义今(九)日上午表示,看到郑弘仪出来落泪鞠躬,以为郑是真心的,没想到晚上又继续说谎,吴敦义要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应该要出来讲讲话。”
此外,国民党“立委”邱毅也痛批蔡英文才是这整件事情的幕后藏镜人,认为蔡英文一点都不温和,不过是装模作样,是假中道、假理性,实质上骨子里就是暴力。
吴敦义对媒体表示,“平常(郑)主持节目,我看他学问满好的啊,这次怎么会在造势场合讲粗话,我好意外”。不过吴敦义接着话锋一转,讽刺郑弘仪“我看他流泪,以为他是真心道歉,可是后来他讲更多的谎话,他居然忘掉他讲的这是不对的”。
对于郑弘仪粗口事件引发的争议,吴敦义点名蔡英文“应该出来讲讲话,不能装聋作哑、闷不吭声。”
而国民党“立委”邱毅则是火力全开,批评蔡英文是幕后藏镜人,还说郑弘仪根本没搞清楚,“蔡英文在担任‘陆委会主委’时期,补助陆生的门槛更低,人数更多,怎么蔡英文都躲在背后不说清楚?”
邱毅强调,绿营还说蔡英文是走温和、中道路线,“其实,蔡英文不过是装模作样,是假中道、假理性,骨子里就是暴力。”

回应

播报
编辑
台当局“陆委会主委”赖幸媛于11月11日表示,媒体是社会公器,应扮演负责任的角色,若把当局重要政策的意涵扭曲,还把议题变为传真号码上的争执,这是非常不好的示范。
台“立法院内政委员会”上午听取赖幸媛报告,赖幸媛在开议前,就连日来引发争议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郑弘仪爆粗口事件,首度作出回应。
赖幸媛指出,媒体是社会公器,社会民众有知道真相的权利,媒体要报道真相,也必须做好平衡报道,不要混淆是非、移花接木,甚至扭曲真相。
赖幸媛说,特别是(补助大陆研究生来台短期研究)政策在过去4个多月来“陆委会”一再澄清,“把这样重要的政策意涵扭曲,还要变成是传真号码上的争执,这是非常不好、非常不良的示范。”
赖幸媛认为,重要的是政策的事实是什么?社会民众应该知道的真相是什么?媒体是社会公器,应该扮演负责任的角色。
对于媒体询问“陆委会”在此事件因政策被扭曲是否感到委屈,赖幸媛表示,“陆委会”要对人民负责,不会觉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