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曠又寧靜「清水模」與「仿清水模」在台灣

如果100年前的人穿越到今天,

一定不懂當代人為什麼喜歡「清水模」?

畢竟這種質樸、粗曠的建築形式,

放在以前可能是非常簡陋,

一點也不美阿!

什麼是仿清水模(清水混凝土)?

一般的混凝土只作為建築的骨架,

建築表面會再加上塗裝。

但清水混凝土直接被當成建築的表面,

也就是以「素顏」的狀態呈現,

所以施工難度更高,

水泥比例、灌漿速度、模板分割等環節都需要被精確的執行。

清水模大師——柯比意與安藤忠雄

說起清水模, 「安藤忠雄」絕對是代表人物。

他用清水模建築的「光之教堂」,

更是捨棄所有華麗的彩繪玻璃、壁畫、拱頂,

推翻自古以來我們對於教堂的想像。

但也正是這座空空蕩蕩、樸素到不行的建築,

讓天光成為了十字架,

讓無數人體會了「純粹」,

並深受感動!

但比較少人知道,

安藤忠雄其實是受建築大師「柯比意」所啟蒙的。

柯比意是現代建築之父,

他認為空間只要滿足生活機能,

不必加上瑣碎的、裝飾性的貴族美學。

他用當時超便宜的建造方式——清水混凝土工法,

建造了一棟極簡、樸素,

但可以容納1600人,

而且機能完備的集合住宅。

清水模與仿清水模在台灣

近幾年台灣也有許多清水模建築,

例如「實踐大學」、「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等。

不過因為清水模的施工難度與造價高,

清水模都使用於公共空間。

一般的住家和商空如果想嘗試,

有很多種方式做出「仿清水模」的質感。


仿清水模設計優點:

✔️耐看,即使有使用痕跡、變舊也很好看。
✔️價格比真實清水模便宜。
✔️只是表面裝飾,不佔據室內空間。

裝修界要做出仿清水模質感的方法很多,

包括「SA工法」、「塗料」、「清水模樣式美耐板」、「清水模樣式壁紙」等。

視覺和觸覺效果都不錯的是使用 「樂土」灰泥,

樂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

因此能做出接近清水模的效果。

圖片|用樂土灰泥仿施工完成的仿清水模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