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孙燕姿的《一起走到》?

歌曲鉴赏及社会影响,艺人效应
关注者
4
被浏览
5,361

3 个回答

社团打底歌 还有手语节目 励志又乐观

孙燕姿《一起走到》编曲混音赏析


绝大多数朋友在听歌的时候主要是在去欣赏它的人声和歌词。我听歌的时候,比较注重去欣赏它的编曲和混音,所以很多歌听了很多遍都不一定记得歌手是谁,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歌词,但是它的每一件乐器,每一段编曲,每一个混音的细节,我都细细品味。很多时候拍手称绝。



在新加坡一个书店里逛的时候听到在放一首觉得做得很不错的歌,于是马上就用听歌识曲找到了这首歌来听,是孙燕姿的《一起走到》。作为孙燕姿的长期制作人,李偲菘李伟菘这对双胞胎兄弟真的很厉害,我很喜欢欣赏他们的编曲和混音 。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读下面的文字的时候,请用好一点的耳机或音响,选听歌软件里尽量品质高一点的版本边听边度。(点击链接进入酷狗音乐听这首歌酷狗音乐-音乐总有新玩法





【前奏】

刚进来的时候是风铃,从右边进来,然后左边小晃一下,又回到右边,再到左边小晃一下,又再回到右边。当然这是打造空间感的一种方式。

第一把电吉他从左边出来,然后很快跑到右边。它在弹分解,然而每一小节的第一拍是空出来没有声音的。这里我觉得很巧妙,因为它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故意让出位子,等接下来贝司在第一拍出来的时候,把它填满。这一把吉他,是使用的比较高的音域在弹和弦的分解。

当第一把电吉他跑到右边的时候,第二把电吉他也从左边出来了。它也是弹分解,但它使用的是相对较低的音域,而且它的节奏型跟右边的电吉他不一样,这样从音域和节奏型上,两者非常清晰地区分开来,构成了一个空间。

第二把电吉他出来的同时,一把贝司重重地在每小节第一拍空出来的位置登场。它就只在第一拍出来,然后延长。它的旋律是1,2,3,4,在低音区构成一种上行的动力。

如果不仔细听,你可能没有注意到,贝司出来的时候,还有一把木吉他也跟着出来了。它弹的是闷音切弦。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打击乐。编曲者的思路,就是,我用一把木吉他来闷音切弦增强节奏感好了。混音时,因为已经有贝司和两把电吉他来表现音高,所以就把这把木吉他表现音高的低音部分切掉,只留下清脆的木质感非常强的切弦时手指与弦碰撞出来的声音,放在中间较高的位置,以此来增强歌曲的节奏感,迎接人声的到来。

一个碎镲的声音出来,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等待人声,在最正中间登场。


这就像看一场戏剧一样,最开始舞台是空的,然后一些人从右边出来,一些人从左边出来走到了右边,再有一些人从左边出来,停在了舞台左边,突然,不留意之间,舞台屋顶也吊下来了人。他们之间彼此配合,充满整个立体画面。对于这个立体画面,通常,音乐制作人会使用左右声道来表现左右(因为人有左右两只耳朵),用频率的高低来表现上下(人本能的会觉得频率低的声音在下面,频率高的声音在上面),用声音的清晰度和适当的混响来表现远近(越清晰越近,越模糊越远)。我喜欢欣赏编曲混音,是因为除了旋律和弦这些已经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之外,它还是在一个声音构成的立体空间进行创作。


【是否还记得 从前美丽的天色 那时天很蓝 我们的未来都在不远地方晴朗着】

人声不用说了,非常清晰,放在最前面。左边吉他继续它的低音域懒散的节奏分解,右边吉他继续它的高音域节奏感强的节奏分解。因为这是主歌第一段,所以贝司暂时退下,以便之后出来的时候有一种推动层次的作用。我们刚刚提到的木吉他的闷音切弦现在非常明显。它的低音被放出来,代替了贝司的功能,给出和声根音的走向,高音的清脆声创造出一种节奏感。根音走向
1 3 2 4 5. 顺便说一下,1 3都是在一级和弦,这里用了一个一级和弦的3音转位作为根音,让持续很久的一级和弦有个变化,不那么单调,这是长时间持续一级和弦时避免枯燥的常用手段。

为了让高频在上空填满,编曲者用了一个宇宙音色,在正中间从上面吊下来,飘在空中。它的旋律是 5 b5 4 1 2。为什么它要用b5?也许是因为不能让5在转到4之前停留太久,导致没有任何变化很死,所以就用b5停在中间作为一下过度 。到4之后很快就换到了1.


【一切都变了 生命不只是快乐 浓浓黑雾笼罩我们 暴风雨就要来了】

这一段其他东西跟上一段一样,注意人声的“变了”,这里加了一个延迟,主要是为了打造出一种空间感。

宇宙音这边只用了两个音,一个7,一个5。7的时候对应的是一级和弦,当然就是充当1357的七音构成四和弦的感觉 – 有没有发现,要表现七和弦的时候,你可以让乐器是出标准的135三和弦,然后用一个宇宙音去补七音。若有若无的感觉,让它变得丰满缥缈。7对应的是一级和弦的两个转位,7和5中间四级和弦出来的时候,宇宙音直接灭掉避免不和谐音程产生,然后等到五级和弦出来的时候直接出5.


【但谁说不能 肩并着肩站稳 我们用心和用爱创造让新的世界诞生】

要往副歌推了,所以贝司以滑弦出场 – 贝司通常都以滑弦出场,很帅,同时鼓也出场。贝司和鼓是一对好朋友,尤其是贝司和鼓当中的底鼓。他们的频率都差不多,一个是钢弦的振动,有音高,一个是空气的振动(想想底鼓那么大个桶里的空气),没有音高。所以很多时候,编曲者都会把贝司和底鼓一起放出来,形成一种又有空气感又有音高的低音效果。这一段刚开始的时候,贝司和底鼓基本是一起出来。后来贝司在“爱”唱出来的空隙加了个花。贝司通常都是被大众听歌者所忽略的,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贝司到底发出的是什么声音。但是一首歌曲如果少了贝司,就很可能会缺少低音,整首歌就像吊在天上一样,下面空荡荡。

除了架子鼓,在中间比较后面的地方,加了一个混响很大(所以在后面)的打击乐节奏。这个东西好多歌里都喜欢用,尤其是一些慢歌。来源是用鼓棒去敲击军鼓的鼓边,但是会加一些效果处理,最后听起来像是一块木头在敲另一块木头,然后加一个很大的混响,放在声场的最后面,增加歌曲节奏感。

弦乐中规中矩,跟着一个新的宇宙音一起在上空旋转。弦律6 7 5 - b7 6 5 - 。有时候大家扒歌,说听不出和弦来,是因为过于关注人声的旋律而忽略了伴奏。例如在这里,一听到b7的弦乐,那就非常明显这个和弦是降七级大和弦。而且贝司的加花(4
b7 1 )也是这个时候出来的,而且贝司的音非常清晰,可以很明确地帮助判断这个和弦是什么。所以要扒和弦,光听人声是没有用(这里人声是343434),要注意伴奏里被突出的乐器。这个降七级大和弦孙燕姿的编曲李氏二兄弟真是超超超超超爱用。很多孙燕姿的歌都看得到它的身影。

人声第一句有延迟,最后两句有延迟。学到一点是延迟不要一直加在人声上,通常加在每一段的第一句,打造一点点空间感出来就够了,然后需要的时候,在结尾再补一两句延迟。

这一句相对比较舒缓一点,所以左边的电吉他松散的分解还是保留,但是音量小了一些;右边的节奏感强的电吉他已经退下;右边木吉他的闷音扫弦还有,但是节奏已经从刚刚的一拍一扫变成了比较长的切分,而且只留下了一点点的高频。


【在我心中 我知道 这是永恒的长跑 好不容易来到这里 明天还要追更多荣耀】

副歌来了。鼓的hi-hat 开镲闭镲打了两下,然后是电吉他哇音从右边进来。 弦乐出现在中间的位置。 贝司进来的时候滑了一下弦,二级的时候用的是三音#4作为根音,所以一旦听到这个音,那肯定这个和弦是二级大三和弦。可以注意到贝司和底鼓总是在一起出声的,为了我之前提到的有音高的空气感。


【把自己角色扮演好 全力以赴每一秒 和我的家人 和我的朋友 向着目标手牵手】

这一句跟上一句差不多,只不过“色”的时候加了chu——一样的效果


【一起走到】

唱完之后的一段是间奏,是我喜欢的一部分。当初也是被这一部分吸引所以很快拿出手机用听歌识曲找到这首歌。

一是因为右边的哇哇吉他,真的非常好听。当然左边的那把电吉他还是非常淡定地在弹分解 。二是最后两次整齐的合奏 – 如果是现场乐队,这样整齐的声音会比较让人有快感。三就是一些小的效果音,例如“到”的时候,在接下来一句的同样位子也有加一个很短的效果音。间奏结束,进入第二段主歌前,加了一个感觉是飞刀旋转着飞过来的音效。让全场安静下来,迎接第二段主歌。


【这又是起点 我们有一样心愿 当我们团结 狂风巨浪 也不能阻挡我们走向前】

先看左边电吉他。出来的时候扫弦而出,整体非常整齐,然后分解,一段之后再次扫弦而出,然后淡定地分解。宇宙音在中间的上空铺垫 – 总不能是一直用弦乐,所以交替使用:在主歌的时候用宇宙音,副歌的时候用弦乐。这一段的鼓是我最喜欢的,每一节的第一拍都是hi-hat开镲闭镲,然后擦擦擦擦。这种节奏型打法并不是很常见。然后你听这个军鼓,多么清脆,鼓的钢圈振动的感觉非常明显,非常有力,这是压缩效果得当的结果,在军鼓上加一定的压缩,让它音量瞬间就被提高,可以制造出一种有力的感觉。结束这句话的时候,贝司加了个花 ,很好听。


【谁害怕改变 只要紧握着信念 心中有梦 没有遥远 跨出去就在瞬间】

上一句人声在“起点”这一句人声在“改变”的地方都加了延迟。能够学到的一点是,人声加延迟很好,但不要每句都加,一般出来第一句结束加一下增强一下空间感即可。否则就一直有回音就会太腻。

鼓升级了一下,上一段是“咚哒咚”,这一段变成了“咚哒咚哒”。这是建立乐段与乐段之间的一种层次感。


【但谁说不能 肩并着肩站稳 我们用心和用爱创造让新的世界诞生】

这一句也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升级一下,所以加了人声合唱进来。另外还加了一个跳跃的听起来跟笛子有点接近的电子音色,频率非常高,挂在上面,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结束的时候鼓用军鼓快速敲击“哒哒哒哒”推进到下一段,贝司跟着军鼓的节奏一起加花。每次贝司加花,我都觉得很好听。同时,弦乐快速上扬56712345紧接着跟着人声跟上。


【在我心中 我知道 这是永恒的长跑 好不容易来到这里 明天还要追更多荣耀】

最后一次副歌,能用的全部用上,鼓也升级成了“咚咚哒咚哒咚哒咚哒”。左边电吉他继续淡定分解。


【把自己角色扮演好 全力以赴每一秒 和我的家人 和我的朋友 向着目标手牵手】

这篇文章没有谈太多和声走向。在这里还是提一下吧。副歌部分是经典的下行模式。17654325 17654325,在非常多的歌曲里都有用到这样的和声模式,也就是某些和声速成教程所谓的“万能和弦”。“手牵手”的贝司加花非常好听。


【在我心中 我知道 这是永恒的长跑 好不容易来到这里 明天还要追更多荣耀 把自己角色扮演好 全力以赴每一秒 和我的家人 和我的朋友 向着目标手牵手】

这是最后的狂欢,怎么再往上推一个层次?右边电吉他进来掺和,一直弹一个片段,那就是1217。虽然一直都是一个东西,但是很有快感。这种快感来自于我经常提及的一种和声的美感:“在不变中变,在变中不变。”所有其它的乐器
- 人声,贝司,人声合唱
- 的旋律都在变化,然而电吉他抓住一个和谐不冲突的片段一直重复保持不变。变与不变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美感。所以有时候你见到吉他手或键盘手在台上一直弹一个一模一样东西,虽然自己的旋律不变,但跟着别的乐器,有一些情感和力度的变化,不自觉在那里摇头晃脑,那就是因为他正享受着这种动态变化带来的美感。

最后说一下人声,人声非常靠前非常清晰,因为它几乎没有加混响。在这种有这么多乐器铺垫和打造空间的情况下,加混响只能让人声变糊掉。这个时候当然也不用加延迟,因为有这么多乐器构造空间,便不再需要靠主唱的人声来打造空间感了。


【一起走到】

回到间奏的弦乐宇宙音大合奏,与间奏相比层次升级的地方在于加入了人声大合唱。一个吊镲渐弱将所有的声音收下,只剩下人声合唱宇宙音和零零碎碎的风铃。然后,是这首歌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以麦克风啸叫来结尾。麦克风啸叫就是当你把话筒对准音箱,音箱发出声音传到麦克风,麦克风收到的声音又从音响传出,声音死循环时候产生的非常刺耳非常难听的啸叫。然而这里用它结尾,变废为宝,听起来很有一种这首歌是在舞台上结束而不是在录音室录制结束的感觉,增强了它的现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