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你知道位在臺北市城中區的重慶南路曾經被稱為「本町通」,更與衡陽路兩處合併稱為「臺北銀座」,是全臺灣最繁華的街道嗎?

在日治時代的重慶南路,當時不僅有銀行、書店、茶莊,更矗立著銀樓、布莊、服飾、南北百貨與各式各樣的餐廳。然而隨著時代與政策的轉變,現今大多數人不再到書店購書,重慶南路這古色古香的書店街也因此走入歷史,現今的重慶南路已經變成旅店林立,觀光客駐足的街道。

曾經的重慶南路比起任何地方,都更能讓經過的人清楚地感受到書香的氣息。(責任編輯:潘岳揚)

商務印書館早期圖片

位於臺北市城中區的重慶南路,在清朝時期,北段稱為府前街,南段稱為文武街;日治時代,這北段與南段改稱為本町通,意思是「最繁華的街道」,當時有銀行、書店、文房四寶、茶莊,一派優雅文氣。而附近的衡陽路稱為榮町通,是集吃喝玩樂於一處的天堂,林立著銀樓、布莊、服飾、南北百貨與餐廳。

重慶南路和衡陽路兩處合併稱為「臺北銀座」,在當時是上流社會人士出入的地方,白天車水馬龍,夜晚則燈紅酒綠。

一九一一年,臺北連續兩年經歷颱風和水災,據說當時有超過三千多間街屋倒塌,總督府因此聘請建築師野村一郎規畫,改造臺北銀座市區,於次年開始整建成紅磚巴洛克的連棟風格,本町通道路寬九.三公尺,並設計寬三.三公尺的騎樓,以利人車分流。

日本人依所擬定的臺北都市計畫,於一九一四年完成城牆拆除,並重新規畫道路,於是從各地搭火車來到臺北的人,一定會走經重慶南路。一九一五年,總督府為出版中小學教科書而成立的「臺灣書籍株式會社」,在重慶南路上的門市大樓開張,為「市區改正」的指標案例之一。

同年,日治時期最大的書店「新高堂」落成,是一棟位於重慶南路、衡陽路口三層樓高的仿巴洛克式紅磚建築,從一家兼賣文具的小書店,搖身變成明信片上的臺北地標。它是戰前臺北的書店龍頭,配合總督府的圖書思想審查,獨攬了日本內地圖書、雜誌、地圖的經銷權,更壟斷了公小學校的教科書販售,一九二○年代更大量引進世界各國的書籍。

▲新高堂書店(臺灣圖書館提供)

日治時期書店最早是集中在新起町(今漢中街、長沙街一段附近)一帶,根據《殖民地時代的舊書店》一書描述,當時新起町就有九家書店,如東陽堂、鹿子島、岐阜屋、日臺堂等。此外,臺北銀座的榮町一帶則有文明堂、杉田書店等,加上後期大型書店興起於本町通,在總督府周邊締造了濃厚的書香氣息。漸漸使民眾養成閱讀習慣,也創造了書街的人流。

一九四五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在同年十月派員接收臺灣之後,重慶南路的書店開始由國民政府官方或上海人接手,並由賣日文書改為賣中文書。

當時「臺灣書籍株式會社」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接收後,改組成「臺灣書店」。「新高堂」則由當時的臺北市長游彌堅結合臺灣和中國人士成立「東方出版社」接手。另有一家日治時代的「太陽號書店」(重慶南路一段三十七號),則由「商務印書館」所取代,這家上海來的分店進駐後,很多上海人紛紛接續投資、經營書店,造就了上海幫掌控臺灣文化出版事業的勢力。

▲東陽堂書店(國家圖書館提供)

上海本來就是國際商埠,養成當地商人靈敏的嗅覺、獨到的眼光、快狠準的手腳,加上具有足夠財力,他們來臺後,很快搶先在緊鄰政治大道旁的街道上購置房產,尤其是最靠近總督府與臺灣銀行的T字兩條街:重慶南路與衡陽路一帶。看準重慶南路上的往來人潮和書報攤商機,他們在此開出一家家書店,成為書街的先鋒;而與重慶南路垂直的衡陽路,更因上海人進駐開銀樓、百貨店,被稱為小上海商圈。

我的老闆薛頌留先生就是第一批隨國民政府遷臺的上海幫生意人。他們原本在上海開設布匹印染工廠,上海淪陷之前,當機立斷結束事業,扶老攜幼,全家十來口渡海到臺北。變賣攜帶的大量黃金後,買下了重慶南路一段六十六號的三層樓房,並登記「國華書店」為事業基地,由薛頌留當董事長,弟弟薛瑜擔任經理。

在百廢待興的光復時期,聚集知識與教育核心的書街,洋溢著臺灣知識分子受到啟蒙的求知光輝。我有幸躬逢其盛,可以說大半生與書街共生、共榮。

希望自己的居住環境能像過去的重慶南路一樣,文明又優雅?

快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為你的城市生活打分!

推薦閱讀:

排 1 小時搶書算正常,書商數錢到手軟的年代:從歷史消逝的台北書街
一聲槍響驚起的歷史悲劇….70 年後重回重慶南路彰化銀行,228 事件就在這裡發生
台南林百貨用歷史見證「中華民國美學」——看台灣日治時期的美感,如何在 70 年後被破壞殆盡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書街舊事:從府前街、本町通到重慶南路》,由時報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