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詮攜國際大廠 搶攻CPO - 日報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上詮攜國際大廠 搶攻CPO

拚取得市場領先地位;2024年審慎樂觀,營收獲利有成長機會

上詮近三季財務狀況
上詮近三季財務狀況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矽光子及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技術,可降低能耗及達到高速傳輸需求,光通訊廠商上詮(3363)指出,該公司已密切與國際大廠合作,配合其量產時程,以取得市場領先地位。

上詮成立於1995年,員工人數600人、台灣200人、中國大陸400人,主要產品為光纖被動元件設計、製造與銷售服務。

截至2023年第三季為止,該公司美國營收占比達69%,主要來自電信需求,以標案為主。由於電信標案有季節性因素,近年來該公司加速轉型,因跨入來CPO封裝業務,備受市場矚目。

AI趨勢帶動伺服器需求量成長,每10萬部伺服器需要1萬部高速交換器。目前已有部分400G/800G採用CPO技術,隨著傳輸速度提升,未來800G技術再往上迭代至1.6T,則必須改採矽光封裝方式的CPO結構。

傳統光學封裝主要為分離式元件,未來要走到集成式PIC並朝高度整合,PIC為光電轉換IC,將電訊號轉成光訊號後,透過光纖傳出去。

上詮已配合國際大廠開案,合作研發「光通道與IC連接」技術,未來將配合其量產時程,以取得市場領先地位。

在第四季展望,上詮營收有望持穩,2024年市場研調機構多預測,市場需求將逐漸回溫,上詮新產品開發與客戶合作,將對其營收有正向助益。

而自動化產線對其人力利用及毛利率表現上,都具有正面幫助,該公司認為,2024年審慎樂觀,營收獲利有成長機會。

上詮2023年前三季累計營收9.3億元,年減28%,主要是受到美國升息及通膨影響,市場需求減緩;毛利率14%,年減5%,則是受營收規模下降的影響。前三季累計稅後純益1,958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22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