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從背痛位置了解胰臟癌初期病徵|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4/F., Champion Tower, 3 Garden Road, Central, Hong Kong
  • Unit. 1908-09, 19/F, Mira Place Tower A, 132 Nathan Road, Tsim Sha Tsui

胰臟癌|從背痛位置了解胰臟癌初期病徵|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胰臟癌是胰臟細胞發生癌變而產生的腫瘤,死亡率高。從背痛位置了解胰臟癌初期病徵,點擊文章了解更多胰腺癌的資訊,包括胰臟癌成因、症狀、檢查和治療方法。

 

胰臟癌概況

胰臟是消化器官之一,會釋放有助於消化的酶,並產生控制血糖的激素。當胰臟細胞不受控地增生,侵蝕身體正常細胞,就會形成胰臟癌。胰臟癌可分為外分泌腫瘤和內分泌腫瘤,而最常見的癌症類型為始於胰管的胰臟管腺癌。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發佈的數據,與 2017 相比,胰臟癌2018年新症個案增加 11.6%至 855 宗,自 2008 年起上升約 91%。雖然胰臟癌並不屬於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但卻是2018年全港第五位致命的癌症,該年有711人因胰臟癌而死亡 。

 

胰臟癌死亡率偏高,與胰臟的位置有密切的關係。胰臟組織位於腹下部後方,位置隱蔽,致使早期胰臟癌大多沒有病徵,令患者難以及早發現。事實上,臨床上不少胰臟癌病例,都是在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後引起症狀,方被發現 。然而,即使確診時已屆晚期,患者亦無須絕望,皆因近年醫學界針對胰臟癌研發出更多治療方法,有效延長部份晚期病人的存活期。

胰臟癌常見症狀

早期胰臟癌通常不會引起任何症狀,當出現症狀時,腫瘤通常已經生長至較大的體積,或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胰臟外部。以下是一些中、晚期胰臟癌的常見症狀:

  • 黃疸

黃疸是不少胰臟癌病人最初發現的症狀之一。除眼睛和皮膚發黃之外,黃疸亦有可能導致尿液顏色變濃,出現茶色尿、糞便變淺色或油性,以及皮膚瘙癢等。在正常情況下,肝臟會釋放膽汁,並通過膽總管進入腸道,幫助分解脂肪,並隨糞便離開人體。但當膽總管阻塞時,膽汁無法進入腸道,體內的膽紅素就會增加,引發黃疸。

黃疸這個症狀的出現時間亦視乎腫瘤生長的位置。部分腫瘤生長在膽總管附近,即使腫瘤體積小,也有可能因為壓到膽管而引起黃疸,令患者有機會在病情較輕的階段察覺症狀。不過,亦有一些腫瘤始於胰臟的中間或尾部,當癌細胞擴散後才有可能壓住膽管,令患者無法及早發現。此外,若癌細胞擴散到肝臟,也有可能引起黃疸。

不過,胰臟癌並非引致黃疸的最常見原因。膽結石、肝炎和其他患有肝病或膽管疾病人士,也有機會出現黃疸情況。

  • 腹部或背部疼痛

當腫瘤從胰臟中間或尾部開始生長至一定的體積,並壓迫附近的其他器官,便有可能引起腹部或背部疼痛。癌細胞亦有可能擴散到胰臟周圍的神經,引起背痛。

  • 體重減輕和食慾不振

部分患者會感到食慾不振,且體重無故急劇下降。

  • 噁心和嘔吐

若腫瘤壓迫到胃部,有可能會阻塞部分胃部,令食物難以通過,導致噁心、嘔吐,而患者在進食後更會感覺疼痛加劇。

  •  膽囊或肝臟腫大

當癌細胞阻塞膽管,膽汁會在膽囊中積聚,令膽囊脹大。若癌細胞擴散到肝臟,也有可能令肝臟腫大。

  • 血栓

部分胰臟癌患者會出現血栓症狀,包括腿部疼痛、腫脹、發紅和發熱等。這些於血管中形成的血塊有可能會隨血液進入肺部,導致呼吸困難或胸痛。

倘若發現以上懷疑胰臟癌病徵,而病徵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便應該立即求醫,讓醫生轉介進行詳細檢查,從而找出病因。

胰臟癌成因

胰臟癌的具體成因未明,但相信與胰臟細胞增生或變異有關。基因會控制細胞何時生長、分裂成新細胞和死亡,而癌症則有可能是由於控制癌基因或抑制腫瘤基因的DNA出現變化所導致。

  • 遺傳基因突變

遺傳基因突變會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這些基因變化可能導致約10%胰臟癌個案。部份基因突變更可能增加其他健康問題風險,例如BRCA1/BRCA2突變會同時增加遺傳性乳癌和卵巢癌風險。

  • 後天基因突變

與胰臟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大多在人出生後發生。部分後天基因突變源於長期暴露在致癌化學物質之下,但大部分後天基因突變原因不明,甚至在沒有外在原因驅動下,隨機在細胞內部發生。

胰臟癌風險因素

綜合過去不同研究,以下因素有可能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

  • 年齡

患胰臟癌風險隨年齡上升。雖然任何年齡的成年人也有可能患上胰臟癌,但在胰臟癌患者當中,55歲以上的患者便佔了約90%,而65歲以上的病人則佔了約70%。

  • 男性

男性胰臟癌患者普遍多於女性。

  • 糖尿病

多份研究指出,糖尿病會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尤其是一些已患上糖尿病多年的病人。

  • 吸煙

吸煙人士患胰臟癌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2至3倍。一項大型研究顯示,吸煙、長期糖尿病,加上不良飲食習慣,會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

  • 肥胖

經常食用高脂肪食物會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研究指出,肥胖及超重人士有較高風險患上胰臟癌,死亡風險亦較高。

  • 大量喝酒

長期、大量喝酒有機會引致慢性胰臟炎,即胰臟反復發炎,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

  • 家族胰臟癌病史

胰臟癌與家族遺傳,以及一些會增加癌症風險的遺傳基因變異有關。若有兩個或以上直系親屬曾患胰臟癌,或至少3名家庭成員曾患胰臟癌,患胰臟癌的風險便會增加。

  • 罕見的遺傳條件

患有特定、罕見遺傳病的人,例如遺傳性胰臟炎、珀茨-傑格斯綜合症 (Peutz–Jeghers syndrome, PJS)、家族性惡性黑色素瘤和胰臟癌、遺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 (HBOC) 綜合症、林奇(Lynch)綜合症等,患胰臟癌的風險顯著增加。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可導致胃部發炎和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增加患胃癌和胰臟癌的風險,而演變成胃癌的風險一般較胰臟癌高。

  • 乙型肝炎感染

肝炎病毒會感染肝臟。有研究發現,胰臟腺癌患者曾感染乙型肝炎的機率是非胰臟癌患者的兩倍,不過兩者的關係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 化學物

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如農藥、殺蟲劑、苯、染料和石油化學產品等,均有機會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

胰臟癌診斷方法

醫生一般會透過臨床檢查為病人作初步診斷,例如觀察眼白和皮膚有否泛黃、以手按壓病人腹部,了解病人有否感覺疼痛等。如有需要,患者會獲安排進行驗血、影像掃描等進一步檢查。由於胰臟癌擴散速度快,一旦察覺懷疑症狀,宜立即求醫接受檢查,盡快制定後續治療方案。

 

初步診斷

  • 驗血

驗血能檢查血細胞的數量及形狀,以及檢查肝腎功能是否正常,並可從血液中某種蛋白質的濃度,得出腫瘤標記(tumour marker),以粗略評估患上癌症的風險。就胰臟癌而言,相關的腫瘤標記以CA19-9測試最為常見。不過,由於大腸癌、食道癌、肝癌,以至肝硬化、膽管炎、膽管阻塞等其他疾病都有可能影響CA19-9數值,故不能單靠腫瘤標記去診斷癌症。

 

放射診斷(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放射診斷一般是診斷胰臟癌的第一步。以下是幾種比較常見的放射診斷方法:

 

  • 腹部超聲波掃描

在進行腹部超聲波掃描前,患者須禁食六小時。醫生會於病人的腹部塗上一層薄啫喱,透過掃描儀器觀察上腹位置移動,檢查肝、胰、膽及膽管是否有異常,檢查過程約十數分鐘。不過,以超聲波掃描胰臟,影像易被腹部脂肪和胰臟前方的腸、胃氣干擾,一般建議同時進行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掃描,以提升準確度。

 

  • 電腦掃描 (CT Scan)

電腦掃描利用較强劑量的X光射線,從多角度拍攝人體内部影像,再由先進的電腦技術合併多組極薄的橫切面影像,組成清晰的三維影像,以顯示胰臟情況,並確定腫瘤位置、大小和分佈,以及周邊血管、淋巴組織和器官有否受波及,判斷腫瘤是否適宜進行手術切除。

 

  • 內窺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膽管鏡檢查 (ERCP)

病人在膽管鏡檢查之前需禁食數小時,並需要注射鎮靜劑及局部麻醉。醫生會將前端帶有光源及鏡頭的光纖軟管,從咽喉向下穿過食道和胃,進入小腸前端的十二指腸,再逆方向將內窺鏡透過導管放進胰管或膽管進行X光造影,藉此觀察病人的管道有否發炎或被腫瘤阻塞等狀況。

 

  • 磁力共振膽胰管攝影 (MRCP)

磁力共振膽胰管攝影使用機器以非侵入性方法查看胰管和膽管。 透過磁力共振掃描,於體外掃描膽管和胰管的交匯處,以檢測該處是否有阻塞。

 

活組織檢查(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若放射診斷結果發現異常跡象,醫生或會建議患者接受活組織檢查作進一步診斷。活組織切片檢查一般需要配合影像掃描進行,例如透過超聲波掃描或電腦掃描協助將針引導到位。檢查時,醫生會將一根細針穿過腹部皮膚,插入胰臟需檢查位置,抽取微量活組織,並在顯微鏡下檢查是否存在癌細胞。活組織檢查除了可用於分辨腫瘤屬良性抑或惡性,亦可藉由化驗活組織檢查腫瘤中是否存有特定基因突變。以下是幾種比較常見的活組織檢查方法:

 

  • 超聲波內窺鏡引導活組織檢查

超聲波內窺鏡即在內窺鏡上附加超聲波探頭。檢查前病人需靜脈注射鎮靜劑,內窺鏡則通過口或鼻,深入體內小腸再移向旁邊的胰臟觀察。由於較靠近病源,醫生一般可作出比腹部超聲波掃描更準確的診斷,甚至藉此判別癌症分期,亦可透過微針穿剌抽取細胞組織作進一步化驗。

 

  • 腹腔鏡檢查

患者在檢查前須禁食約八小時,並需接受全身麻醉。醫生會於肚臍附近開兩個小孔,一個將腹腔鏡軟管伸入體內,另一個用作伸入儀器抽取組織樣本作檢驗用。如有需要,醫生會同時使用超聲波掃描,或泵入氣體以凸顯有疑問的部位。手術完成後患者須服用藥物止痛。

胰臟癌期數及存活率

一般而言,胰臟癌會使用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的 TNM分期系統去分期,與其他大部份癌症一樣,醫生通常會透過各種診斷成像檢查及活組織切片,按腫瘤的大小和數量(Tumor, T)、有否擴散至鄰近淋巴結的程度(Node, N)及擴散程度(Metastasis, M)為癌症分期,以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期數越大,代表腫瘤擴散範圍越廣。

 

分期描述
第一期早期胰臟癌,腫瘤剛形成,體積不大。由於癌細胞局限在胰臟內,切除腫瘤可望治癒。
第二期癌細胞剛開始擴散到附近的組織或器官,如胰臟四周的淋巴結、十二指腸和膽管,但還未入侵血管,通常可切除。
第三期胃、脾、大腸等胰臟周邊的器官和重要動脈發現癌細胞,可能有局部淋巴轉移,但無遠處器官轉移。
第四期癌細胞擴散到遠端器官,如距離胰臟較遠的肺、肝、腹部內層等發現癌細胞,形成轉移性癌症。

 

存活率可以有助了解在相同時間段下(通常為五年),被診斷出患有相同類型並於相同分期的人與總人口的生存率的百分比。五年存活率可以幫助了解治療成功的可能性及比較治療的效果。

以下是胰臟癌的五年存活率 :

SEER 分期五年相對存活率
未擴散腫瘤39%
局部轉移13%
遠端轉移3%
整體10%

胰臟癌治療方法

胰臟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治療方案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癌症的類型和階段、有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對於中期或晚期患者,醫生有可能考慮混合多種治療方法,藉此控制疾病,延長患者的壽命。

 

1. 手術切除

手術除了旨在切除腫瘤,也有可能切除腫瘤周圍的部分健康組織,以減低復發風險。不過,由於大多數的胰臟癌在擴散後才被發現,因此只有20%胰臟癌患者能夠進行手術 。

胰臟癌手術有數種方式: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遠端胰臟切除手術、微創胰臟切除手術、全胰臟切除手術及靜脈切除與重建術 。

胰臟切除手術如其他腹腔大手術相若,有機會引起併發症,例如傷口出血、感染、癒合欠佳導致腹壁裂開、小腸氣、肺或靜脈栓塞有血塊、胸腔感染等。除此之外,也有可能導致胰管或膽管與小腸的手術接口出現滲漏,以及因胰島素分泌減少而難以控制血糖 。

 

2.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又稱電療),是透過對癌細胞發放高能量的輻射線,破壞癌細胞中的染色體,達到殺死癌細胞的效果。放射治療在不同的癌症治療階段都可應用,有根治腫瘤、輔助治療、紓緩病情不適等效用。有需要的話,癌症病人可以在外科手術後進行放射治療,清除未能被完全切除的癌細胞,以及減低復發機會;或在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前,用電療將癌腫瘤縮小,令手術成功率更高。

不過,電療仍有一定副作用,例如受照射的皮膚區域會出現發紅、乾燥、毛髮脫落等,同時病人也有機會感到食慾不振、疲勞、噁心、胃部不適和排便不暢等。

 

3. 化學治療(Chemotherapy)

化學治療是透過抗癌藥殺死癌症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可以經由靜脈注射的方式,將藥物注射至體內,或以口服的方式服用化學治療藥物。化療藥物可以單獨或組合使用,同時亦可以和放射治療與外科手術混合作聯合治療,也可以用作紓緩晚期癌症所帶來的不適。

很多病人都會聽說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例如嘔吐、腹瀉、脫髮、疲倦等等,而抗拒接受化療,不過各種治療方案都有機會引起不同的副作用,而且副作用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病人在接受化療之前可以向醫生了解清楚有機會出現的副作用和應對方法。

胰臟癌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胰臟癌均以化療為一線治療,若其他治療無效,也有機會以化療作為二線治療。常見的胰臟癌化療藥物包括卡培他濱(Capecitabine)、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吉西他濱(Gemcitabine )等。

化療的副作用取決於所使用的藥物,但即使使用相同的藥物,不同患者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的副作用。副作用一般包括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胃腸道問題、皮疹、口瘡、脫髮和精神不振等。

其實近年化療藥物不斷發展,很多新型化療藥已經可以大為減少治療的副作用,而大多數副作用通常在治療結束後消失。胰臟癌病人在進行化療前,可以向醫生了解如何減輕治療副作用。如副作用嚴重,可跟醫生商討調整治療,例如減少化療劑量或在短時間內暫停化療。

 

4.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是利用標靶藥物,針對腫瘤中的基因突變,透過截斷癌細胞的生長信號,或者營養供應,從而令癌細胞無法自主繁殖,並逐漸凋亡。現時亦有一種「抗血管新生治療」(Anti-angiogenesis)的標靶治療方案,方式是將癌細胞內的內皮細胞作為標靶,以藥物抑制內皮細胞的增生,令血管無法生成,從而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目的。標靶治療所造成的副作用較化療少,對骨髓造血細胞或免疫系統的影響亦較低。

進行標靶治療前,胰臟癌病人需要先進行基因測試,找出突變基因或異常細胞,並作出治療。可用於胰臟癌的標靶藥物包括「厄洛替尼(Erlotinib)」,能阻斷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作用,停止癌症生長和擴散。有臨床研究顯示,傳統化療藥物「吉西他濱(Gemcitabine)」配合厄洛替尼,能提高晚期胰臟癌患者的存活率及反應率 。「奧拉帕尼(Olaparib)」 則被批准用於與遺傳性BRCA 突變相關的轉移性胰臟癌患者,作維持治療之用。

個人化的胰臟癌治療方式,是特別針對胰臟癌病人的癌細胞特徵所設計,可以鎖定癌變的細胞並作出攻擊。隨著醫學界找出更多靶點,以及研發出更多對應的標靶藥物,患者可以根據癌細胞的突變基因、病情、癌腫擴散程度、身體因素等,與醫生商討出最適合的個人化胰臟癌治療方案。

5. 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的原理是重啟自身免疫系統,重新辨識並殺死癌細胞。免疫治療主要使用PD-1抑製劑和PD-L1抑製劑,令免疫系統可以重新殺死癌細胞或者令癌細胞不能再擾亂免疫細胞。

癌細胞的出現是因為腫瘤當中的PD-L1與T細胞受體中的PD-1結合,從而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無法殺死癌細胞。而免疫治療大致可分為兩大方式:

  1.  PD-L1療法:與癌細胞中的PD-L1結合,令其無法與T細胞受體中的PD-1結合。
  2. PD-1療法:直接阻止癌細胞的PD-L1與免疫系統中的PD-1結合。

在進行免疫治療之前,患者需要進行PD-L1蛋白測試,確保身體對免疫治療有正面反應。

近年免疫治療應用於不同的癌症治療當中,胰臟癌也不例外,例如PD-1 抑製劑派姆單抗 (Pembrolizumab),便可用於治療具有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 (MSI-H) 的胰臟癌患者,但僅大約 1% 至 1.5% 的胰腺癌與高 MSI-H 相關。雖然免疫治療透過增強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對癌細胞作出攻擊,不過仍有一定副作用。常見的免疫治療副作用包括咳嗽、出疹、食慾不振、關節痛等,較嚴重的話亦有機會出現肺炎、肝炎、腸炎或荷爾蒙失調等自身免疫反應,攻擊健康細胞。胰臟癌病人在接受任何治療前,宜先諮詢醫生意見,以及充分了解有可能面對的治療情況。

胰臟癌治療後跟進

治療後的護理

雖然患者在完成治療後仍有復發風險,但只要及早發現,及時治療,仍可以提升整體存活率。胰臟癌患者完成治療後,可留意下列事項,減低胰臟癌復發風險:

  • 定期檢查

患者在完成治療之後,仍須定期復診,讓醫生跟進患者的病情,並密切監測康復進度,如病人有任何不適,可視乎醫生專業意見,評估是否有需要作進一步檢查,務求及早找出病因,及時治療。

  • 留意病徵

病人應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突然出現不適,例如腹部或背部疼痛、體重無故減輕,甚至出現黃疸、噁心和嘔吐等並持續一段時間,便應立即求醫作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是否胰臟癌復發的病徵。

  • 戒煙及避免二手煙

吸煙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如果患者在治療後仍持續吸煙,便會增加胰臟癌復發機會。同樣地,二手煙也是影響胰臟癌復發的因素,因此戒煙和遠離二手煙絕對是減低胰臟癌復發風險的關鍵。

  • 保持良好生活及飲食習慣

完成治療後,胰臟癌患者需要一段時間讓身體復原,患者應該養成充分休息、定時運動、均衡飲食的習慣,有助提升身體免疫力,減低胰臟癌復發風險。

相關文章

    • 15/11/2021
    • 0
    胰臟癌的三個難

    胰臟癌的三個難

    胰臟癌素有「癌王」之稱,由於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確診時多屆晚期,治愈率一向較低。據統計,胰臟癌5年存活率僅7%,因此胰臟癌有三難,難發現、難確診、難治療。

    了解更多
    • 28/06/2021
    • 0
    胰臟囊腫要做手術嗎?

    胰臟囊腫要做手術嗎?

    市民在做體檢時,偶然會在超聲波或電腦掃描發現胰臟長了個囊腫。根據研究,胰臟囊腫在成年人口的發病比率約百分之二至十,在亞洲人、年長者、肥胖或糖尿病患者較常見。

    了解更多
    • 28/04/2021
    • 0
    【胰臟癌食療】胰臟癌手術後 飲食法則連餐單分享

    【胰臟癌食療】胰臟癌手術後 飲食法則連餐單分享

    胰臟癌手術或會削弱身體消化功能,導致身體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因此正確的飲食方式對身體復原十分重要。本文將會分享三大胰臟癌飲食法則,以及胰臟癌食療餐單。

    了解更多
    • 22/01/2021
    • 0
    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有位30多歲的女士,因上腹悶痛了兩個多月,超聲波檢查後赫然發現胰臟長了一個接近10公分的腫瘤,電腦掃描及正電子掃描更顯示有惡性腫瘤的訊號,病理報告顯示是神經內分泌瘤。

    了解更多

以上内容經由我們的醫護團隊審閲。內容僅供參考,不能取代醫護人員給予閣下之個人建議。
最後審閲日期:2021年8月20日

  1. Pancreatic cancer.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pancreatic-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55421. Accessed 24 May 2021.
  2. 2018 年香港癌症統計概覽. 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pdf/overview/Overview%20of%20HK%20Cancer%20Stat%202018_tc.pdf . Accessed 30 June 2021.
  3. Signs and Symptoms of Pancreatic Cance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pancreatic-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igns-and-symptoms.html. Accessed 24 May 2021.
  4. What Causes Pancreatic Cance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pancreatic-cancer/causes-risks-prevention/what-causes.html. Accessed 25 May 2021.
  5. Pancreatic Cancer – Risk Factors. Cancer.Net. https://www.cancer.net/cancer-types/pancreatic-cancer/risk-factors. Accessed 25 May 2021.
  6. 認識癌症 – 胰臟癌. Hong Kong Cancer Fund. https://www.cancer-fund.org/wp-content/uploads/2017/04/pancreas-june17C.pdf. Accessed 25 May 2021.
  7. Pancreatic Cancer – Stages. Cancer.Net. https://www.cancer.net/cancer-types/pancreatic-cancer/stages. Accessed 26 May 2021.
  8. Survival Rates for Pancreatic Cance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pancreatic-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urvival-rates.html. Accessed 26 May 2021.
  9. Pancreatic Cancer – Types of treatment. Cancer.Net. https://www.cancer.net/cancer-types/pancreatic-cancer/types-treatment. Accessed 26 May 2021.
  10. Living as a Pancreatic Cancer Survivo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pancreatic-cancer/after-treatment/follow-up.html. Accessed 26 May 2021.
  11. Pancreatic Cancer Risk Factors.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pancreatic-cancer/causes-risks-prevention/risk-factors.html . Accessed 30 June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