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第二支眼科股!兆科眼科今日正式上市_腾讯新闻

港交所第二支眼科股!兆科眼科今日正式上市

4月29日,由李氏大药厂分拆的眼科制药公司兆科眼科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继欧康维视生物后,第二家登陆港股的眼药生物科技公司。此次IPO共计发行约1.24亿股,每股定价16.8元,所得款项净额19.4亿元,高盛及Jefferies为联席保荐人。
图片
图片源自招股书
此前,兆科眼科已通过两轮融资共募得1.95亿美元,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最新的一轮融资过后,该公司估值突破3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随着国内眼部疾病患病率的提升,眼科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灼识的资料,预计眼科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 26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0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6%。然而,当前我国仍然缺乏为眼科治疗领域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导者,同时该领域市场高度分散。
图片
图片源自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兆科眼科是一家致力于疗法的研究、开发及商业化的眼科企业,同时也是国内拥有最全面的眼科药物管线的企业之一,聚焦的是国内当前最具潜力的五大眼科适应症——干眼症(DED)、湿性老年黄斑部病变(wAMD)、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近视及青光眼。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30年,中国干眼症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由430.1百万美元增至67亿美元,湿性老年黄斑部病变药物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41.5百万美元增至35亿美元,糖尿病黄斑水肿药物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50.0百万美元增至26亿美元,青光眼药物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由162.7百万美元增至20亿美元。而在近视方面,2019年国内患者数量已达到7亿人,市场之体量可想而知。
目前,兆科眼科通过自主开发或许可引进已建立起包含25种候选药物的全面眼科药物管线。在13种创新药管线中,8款候选药物有成为中国市场领先产品的潜力,在12种仿制药中,6种为潜在的中国首仿药。
图片
创新药管线
图片
仿制药管线
在现有创新药管线中,干眼症药物环孢素A眼凝胶为兆科眼科进度最快的核心产品,可作为中重度干眼症的基础疗法。与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的首款环孢素A眼药Restasis相比,这款创新水凝胶制剂,能够在眼表更快扩散并停留更长时间,并且有望改善患者的遵医嘱性和生活质量。
目前环孢素A眼凝胶的3期临床研究已在国内开展,兆科眼科预计将于2021年第四季度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新药申请。
在仿制药方面,治疗青光眼的贝美前列素有望成为国内首仿药及唯一一款不含防腐剂的贝美前列素滴眼液,兆科眼科已于2019年8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该产品的简化新药申请,预计于2021年第四季度获批。到2022年,兆科眼科预计将推出四款接近商用阶段的仿制药。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激烈竞争,兆科眼科已经建立了一座根据中国、美国及欧盟cGMP标准设计的先进生产设施,用于生产眼科药物,同时也正在组建一只经验丰富的商业团队,为产品的商业化推广做好准备。
据悉,兆科眼科预计将本次IPO所有款项净额的32%用于环孢素A和ZKY001两款核心产品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46%将用于其它在研候选药物的持续研发以及商业化,7%将用于生产线扩张,15%将用于业务运营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End
参考资料:
[1]兆科眼科招股书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
医药
免疫疗法 | 生物仿制药 | 疫苗 | 耐药性 | 药物靶点 | 健康生活 | 药企新闻 | 药物盘点 | 制药技术 | 药物副作用
基础研究/转化医学
白血病 | 肺癌 | 胃癌 | 结直肠癌 | 肝癌 | 乳腺癌 | 胰腺癌 | 心血管疾病 | 神经退行性疾病 | 肠道微生物
医疗器械/生物技术
体外诊断 | 医疗器械 | 生物纳米 | 3D打印 | 基因检测 | 单细胞测序 | 基因编辑 | 辅助生殖 | 人工智能 | 精准医学
政策
抗癌药 | 4+7带量采购 | 耗材 | 备案制 | 注册人制度 | 健康中国 | 新版基药目录 | AI医疗器械 | 远程医疗 | 同股不同权
市场/资本
IPO | 融资 | 合作 | 基金 | 港交所 | 科创板 | 创业板 | 研发投入 | 收购 | 市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