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道~道之宗旨。3、「愛國忠事」@一貫道~福哥-道學集錦|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2-28 18:45:03| 人氣5,5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貫道~道之宗旨。3、「愛國忠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貫道~道之宗旨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3、「愛國忠事

愛:愛護保衛之意。

忠:盡己義務。

國家從廣義的角度,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權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範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

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地理範疇,國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語言、地理區別出來的領土;被政治自治權區別出來的一塊領地;一個領地或者邦國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關聯的地區。 一般國家行政管理當局是國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國家機構,在一定的領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漢語中的“國家”一詞,上古稱為國,甲骨文本字為或,象徵執武器守衛領土。在金文中加入口,象徵城牆,形成現在的國,有城邦、城市、都城之意。域也是由此分化出來。另外又有邦這個字,與國同義,甲骨文本義為在田野疆界上種植的樹木,金文轉變為豐加上邑,強化領土與邊界的概念,後轉化為指諸侯的封地。

“國”的涵義類似於歐洲觀念中的“國家”,而“國”與“家”在最初是有區分的。如《周易》:“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秦漢以後以一國而統天下,由於儒家文化強調“家國同構”,家又指家庭、家族,從而形成了“家”“國”並提的條件,“國家”指一國的整體,如西漢劉向《說苑》:“苟有可以安國家,利人民者”,《明史》:“國家正賴公耳”。但是中國古籍中出現的“國家”並非近代民族國家的觀念,而只有“天下”的觀念。在西學東漸時,才用“國家”一詞附會西方。

一貫道發源於現在的中國,中國赤化後墊基於台灣,為一貫道發展的大本營、根據地,向世界各國開荒發展。正統的中華文化儒家精髓在這裹發掦,台灣是個民主自由的國家,宗教信仰自由。一貫道以齊家基,以修身盡性為本,沒有國焉有家,所以一貫道的宗旨第三為「愛國忠事」,愛護這個國家,保護領土,克盡人民應盡的義務,遵守法律。一貫道的修士們必須遵守道之宗旨「愛國忠事」愛鄉土,遵守一切法律,盡國民應盡的義務。沒有國那有家,一貫道弟子以齊家為基,家齊而后國治,再把「道」傳遍世界各角落,以達天下平。

台長: 福哥
人氣(5,5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道場-道義 |
此分類下一篇:一貫道~道之宗旨。4、「敦品崇禮」
此分類上一篇:一貫道~道之宗旨。2、「禮神明」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