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戰只做半套?台生西進入學容易就業難 學者研判:中國會補強留中誘因 - 新聞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

統戰只做半套?台生西進入學容易就業難 學者研判:中國會補強留中誘因

  • 時間:2021-04-08 11:55
  • 新聞引據:、國防安全雙週報第25期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統戰只做半套?台生西進入學容易就業難 學者研判:中國會補強留中誘因
市場與就業是台生西進求學的主要考量,然而,台生在中國無論是就業或創業仍面臨相當程度的障礙。(示意圖/Li Lin/Unsplash)

壹、新聞重點

2021年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公布今年中國高校依據「學測」語文、數學、英文任一科達均標成績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的訊息,並表示無論兩岸關係如何變化,中方將持續為台灣學生赴中國深造提供服務。據報導,我國學生赴中就學的人數,自2011年到2017年平均每年2千多人,至2019年底累計超過12,000人在中國求學。對中國政府而言,這批赴中求學的台灣青年,不僅是中共宣傳惠台政策與兩岸融合的樣板,更是推動兩岸統一的寄託,因此在官方文件中,加速「在陸台青融入大陸社會並留陸深根」等議題受到高度重視,也值得我方關注。然而,除少數個案報導之外,外界對於台灣學生在中國就學、生活和就業的整體狀況所知有限,故本文藉由疏理發表於中國學術期刊的相關調研論文來一窺赴中台生的現況。

貳、安全意涵

本文援引三篇調研報告綜整台灣學生在中國求學、生活與就業的狀況。這三篇論文皆獲得中國科研經費支持且發表在學術期刊上,應有一定的品質;其調查對象都是已在中國高校就學的台灣學生,而非尚未赴中的台生,研究對象定義明確;最後調查執行的時間距今不遠,較有參考價值。以下就台生赴中的動機、學習和就業的情況分別論述之:

一、優惠政策並非台生赴中求學的主要動機

一般認為中國政府降低台灣學生就讀中國大學的門檻,及祭出各種獎學金誘因等優惠政策,是吸引台生西進求學的主因。事實上,中國的經濟前景、就業市場與大學的世界排名才是台生前往中國求學的最大動機,優惠政策並非主要考量。例如,趙群等人的調查發現,在8項影響台生赴中就學動機的因素中,排名前三重要的是優質教育、職業規劃和拓展人脈;惠台政策的影響力不但僅排在第六,且超過九成的受訪台生自認對惠台政策的瞭解程度有限。

二、赴中台生對教學品質有所保留

兩岸社會因有相似的語言和文化,使得台灣學生較容易適應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在劉勝等人的調查中,超過八成的受訪台生表示適應中國高校的學習方式、起居飲食、人際交友和風俗習慣。雖然生活適應的難易度是赴外留學考量的眾多因素之一,但就讀學校的教學品質和專業技能養成才是關鍵。調查顯示台生對於所在學校的教學品質、專業訓練與就業指導等方面,覺得滿意的比例大多低於50%(表一),特別是赴中台生最關注的就業議題上,受訪者對學校提供指導和培訓的滿意程度最低。該結果意味現階段中國高校藉生活地利之便,提供誘因吸引台灣學生,但專業訓練尚未到位、教學品質參差不齊,學校對於畢業台生出路能提供的協助有限。

表一,赴中台生對所在學校教學品質、專業訓練和就業輔導滿意度

資料來源:李冠成整理自劉勝等,〈在陸台灣青年畢業生就業創業選擇意願、影響因素與制度優化研究-基於福建省10所高校的調查分析〉,《台灣研究集刊》,第173期(2021年第1期),頁19。

三、政策扶持不足與未落實阻礙台生留陸就、創業

市場與就業是台生西進求學的主要考量,中國政府也有動機留住這批台灣青年因而推出多項政策鼓勵留中發展。然而,台生在中國無論是就業或創業仍面臨相當程度的障礙。就客觀條件來說,中國就業市場雖大,但本地畢業人數眾多,加上近年海歸派返國持續增加,就業市場競爭激烈。調查發現超過六成的受訪台生認為,和中國學生相比其就業的形勢更為嚴峻。在高度競爭的就業市場中,弱勢台生期盼能獲得中國政府的協助,可是調查指出,接近六成的受訪台生覺得當前中方對於就業創業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大,超過六成五認為雖有政策支持但缺乏落實。反映在中國就業的主觀期許上,受訪台生希望加強政策引導與扶植(61.7%)、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60.2%)和提高用人單位的接納度(57.2%),至於其他像是提高自身素質、調整就業心態和精進面試技巧等皆低於50%(表二)。由此可見,儘管中國政府不斷祭出各種吸引台青就業創業的政策,又承諾所謂的「同等待遇」,但實際上仍存在諸多結構性障礙。

表二,赴中台生對於在中國就業的看法

資料來源:李冠成整理自劉勝等,〈在陸台灣青年畢業生就業創業選擇意願、影響因素與制度優化研究-基於福建省10所高校的調查分析〉,《台灣研究集刊》,第173期(2021年第1期),頁21。

參、趨勢研判

根據上述的調查,排除掉自身能力條件等因素之後,在中台生續留就業或創業遭遇的最大困難其實是就業引導不足和政策落實的結構性障礙,研判未來中方將從這兩方面著手精進,以吸引更多台灣學生前往中國深造深根。

一、針對台生提供客製化的就業指導與媒合服務

過去中國政府對台灣學生重引才輕留才的狀況十分明顯,畢業台生普遍前途茫茫,間接影響台生西進就讀的意願,使得近年台生赴中就學的人數裹足不前。在現階段繼續放寬台生赴中就學門檻有限的情況下,中國國台辦及教育單位將調整相關政策,投放資源在針對台生的就業指導和媒合工作上,一方面回應目前在中國台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打造台生融入「祖國」的樣板。具體而言,中方可能出台的對策包括:建構台灣青年學生訊息的綜合服務平台,提供生活、就學與就業的一站式服務,聘用台籍青年,利用同鄉的信任關係網絡,協助求職台生瞭解政策法規,或利用網路平台辦理線上招聘和人才媒合;此外,中國高教單位也可能在既有的基礎上,推動針對台生特殊性的客製化就業指導,幫助台生做好職涯規劃和求職準備,或提供台生帶薪實習的機會。

二、持續移除台生在中國就業的結構性障礙

目前台生在中國就業面臨的結構性障礙頗多,其中最明顯的是用人單位在晉用台灣人時不但受到多方限制且程序繁雜,不少單位甚至因此刻意對台人樹立障礙。在官方文件不斷強調落實、完善台灣同胞「同等待遇」的政策宣告下,預料中國政府將藉由稅租減免或優惠補助等政策工具,提升企業與用人單位招聘台生的誘因,以減少台生就業的結構障礙。其次,中方未來亦會持續加強政府設台工作單位、宣傳、教育、人事和勞動部門等各單位的橫向統籌與協調工作,朝簡化台灣人續留發展行政手續的方向邁進。

赴中台生調查的方式、對象、時間與有效樣本數

資料來源:李冠成整理自各篇論文。

延伸閱讀

→回台意願都很強烈!赴大陸任教老師:難以適應得配合黨政策做研究

(本文轉載自 國防安全雙週報 李冠成中國調研報告透露的台生西進現況》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