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月入6萬元 「水桶投資法」持80萬股票、如何改善持股策略?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30511

30歲月入6萬元 「水桶投資法」持80萬股票、如何改善持股策略?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05/11 14:39

分享:

分享:

對於一位30歲的人士來說,如何調整投資、才能採取最合適的持股策略?個案主角正正是30歲人士,財務狀況可說是不錯,月入6萬,擁有35萬現金和80萬的股票投資,每月還能夠儲蓄3萬5,經已懂得運用「水桶投資法」。

「水桶投資法」把投資組合當成一個大水桶,主角把投資分散到水桶1(潛力股),水桶2(增長股),及水桶3(收息股),以減少風險。為保持平衡和穩定性,如果部份投資項目價值上漲或下趺,可能就要考慮出售相關股票項目,以保持投資組合平衡。主角持有14種股票,股票比重、注碼控制和潛力股的風險又可以如何調整? 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老師您好,本人30歲,月入大約6萬,能每月約儲3萬5。

現時有現金35萬,一份儲蓄保險(已完供,值20萬),一份儲蓄危疾(已完供,值9萬)及一份退稅年金(供十年,現第一年,每年6萬1)。

現股票投資左約80萬,按老師的水桶模式投資法的方式,手持股份共14種,詳細如下︰

 

快速增值(潛力股)(成本:40萬)

1. 比亞迪  (01211) (500股,39.3買入)

2. 小米 (01810) (3,800股,10.29買入)

3. 比亞迪電子 (00285) (5,500股,28.67買入)

4. 贛鋒鋰業 (01772) (840股,61.06買入)

5. 中國生物製藥 (01177) (25,000股,5.37買入)

 

平穩發展(增長股)(成本:28.5萬)

1. 恒基地產 (00012) (3,000股,29.87買入)

2. 盈富 (02800) (3,000股,22.19買入)

3. 金沙中國 (01928) (1,600股,28.23買入)

4. 長江基建 (01038) (1,000股,36.64買入)

5. 安碩恒生科技 (03067) (3,500股,13.68買入)

 

收息資產(收息股)(成本:14萬)

1. 中華煤氣 (00003) (4,152股,10.43買入)

2. 置富產業信託 (00778) (6,000股,8.61買入)

3. 中國飛機租賃 (01848) (5,574股,6.57買入)

4. 港燈 (02638) (1,000股,6.47買入)

提問:

1. 持有14種股票,應否將水桶2套現投放落水桶1?如是,我應該賣出那些股票?

2.由疫情到現在我都有每月慢慢吸納潛力股如1810, 285, 1772 同1177。

我現繼續增持以上潛力股,我會否太進取?因疫情慢慢消退,1772同1177前境會否變差而核心價值扣分?

3. 2023年我持有既潛力股大部分年報利潤大幅下跌,我買入既方向需要改變嗎?

感謝老師既無私指教!

 

龔成︰

1) 雖然你年青,但我都唔建議太進取,一般我只會建議水桶1(潛力股)佔組合一半。若你投資知識較弱,就只能佔2-3成。

反而我建議你下調部份持股比重。

中生 (01177) 長線有投資價值,但行業風險近幾年係高左,故不要過份大注。

煤氣 (00003) 佢唔係收息股,係平穏增長股,佢派息唔係好多。而且近年弱左,只宜小注。

中國飛機租賃 (01848) 可以收息,但佢業務本質風險較高,同樣只宜小注。而且你年青,建議水桶3(收息股)最多佔組合1成好了,除非你想保守D。

安碩恒生科技 (03067) 係水桶1(潛力股),唔係水桶2。

2) 現價計,你所講架股票有一定值博率,問題是你部份已有持股,你加注係可以,但長線要確保個股和個別行業,不要高於組合15%和30%,以免造成過度集中風險。

贛鋒鋰業 (01772) 同中國生物製藥 (01177) 前境,暫時未見有明顯轉差情況,但佢地本身風險都略高(特別係1772),故要控制注碼。

3) 由於加息、疫情、戰爭等因素,其實大圍經濟都係弱,你預中短期企業收益都會受壓。但相信會慢慢回復,最重要係核心質素無變,照持有就可以。

反而你要做,就係調整翻上述股票比重,同埋留意潛力股比重,長線唔好超標,咁就可以。

另外,由於你年青,年金這類創造被動收入的工具,唔建議咁早買,因為始終增長力唔高。當然,你係稅務上考慮,咁就另計。

=====

【ET財智Talk】金價年內將再創新高?白銀比黃金更值博?艾德金融文錦輝分析黃金、 白銀、油價等商品前景及走勢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龔成

欄名 : 80後百萬富翁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