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置」身分有價 億元豪宅慳逾二千萬 借人頭買樓避辣稅「市區丁權」應運而生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連番加辣,現時投資者及內地客入市,均須繳多種辣稅,本報獲悉,有部分主力購入豪宅新盤的人士,為求避稅竟鋌而走險「借人頭」買樓,透過從未買樓的本地親友,代其「出面」購買,藉此享有首置客獨有的一般印花稅,成功慳一筆,背後更會簽訂信託協議,實際控制單位的買賣情況,避免該「人頭」走數,而事成後買家會按照物業樓價,向其繳付借名費,價錢由數十萬至數百萬元不等,做法與新界鄉村套丁相似,可算是變種的「市區丁權」。 消息人士透露,現時投資者或內地客,入市須繳付樓價一成半或三成的辣稅,令市區丁權應運而生,有部分人士為求避稅,改為借用首置客人頭入市,自己則隱身幕後。而買家主要購買售價數千萬、甚至億元以上的豪宅新盤,據悉,早前部分山頂及啟德新盤,就出現「借人頭」買樓個案。以購入一個樓價約一億元的洋房為例,若買家為內地客,需繳交共三千萬元的辣稅,但使用「首置人頭」買樓,只需繳交樓價百分之四點二五的一般印花稅,即四百二十五萬元,足足慳稅達二千五百七十五萬元。 主力購買豪宅新盤 至於借人頭買樓,因涉及瞞稅、虛假陳述等罪行,一旦東窗事發,需負上刑事責任,故此所借用的人頭,必須為幕後買家信得過,主要為其本地親戚、朋友,除了本身為首置客外,更絕大部分為低下階層,甚至租住公屋的人士,因本身沒有財力買私樓,毋須保留首置身分自用,加上事成之後,幕後買家亦會給予一筆借名費,故願意借出首置名額買樓,藉此賺一筆。 借名費多寡視乎樓價 借名費則為私人協定,市場並無「公價」,金額多寡按購買物業的價格而定,普遍由數十萬至數百萬元不等。 當然幕後買家為保障自身的利益,亦會與人頭在律師樓簽下信託協議,藉此實際控制單位的買賣情況,而為免人頭私自沽出豪宅套現圖利,文件中會寫上人頭欠買家一筆天文數字的巨款,例如所出面買入的豪宅價值一億元,人頭所欠下的債款可多達十億元,年利率更達二十至三十厘,令人頭就算自行沽售物業,也沒有足夠金錢償還借款。 「人頭」多為買家親友 此外,由於人頭本身為低下階層,收入有限,憑其本身財力,絕不可能購入豪宅,同樣不可能通過銀行各項借貸測試,加上為免引致外界懷疑,絕大部分買家會一筆過繳付樓價,就算要借貸,亦只會向財務公司、地下錢莊着手。而自從政府推出新措施,堵塞「一約多伙」漏洞,有關情況已大為收歛,不過,市場仍有個別大額豪宅出現「借人頭」情況。 主要向財務公司借貸 有地產界人士指出,借人頭買樓,雖然可以慳稅,但假如被揭發,必須負上刑事責任,同時亦有其他風險,例如人頭把單位向多家財務公司作借貸圖利,買家往後打算沽售時,亦會因為借貸過多,影響物業本身的賣價及吸引力。 此外,若人頭未經幕後買家同意下,推出市場二手放售,並收取訂金後潛逃,一走了之,更會直接阻礙單位轉手。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