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專欄|十年一覺揚州夢(渾水)
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79.61
    -150.58 (-0.83%)
     
  • 國指

    6,392.58
    -70.37 (-1.09%)
     
  • 上證綜指

    3,086.81
    -4.86 (-0.16%)
     
  • 滬深300

    3,579.92
    -14.39 (-0.40%)
     
  • 美元

    7.8187
    +0.0020 (+0.03%)
     
  • 人民幣

    0.9256
    +0.0010 (+0.11%)
     
  • 道指

    38,686.32
    +574.84 (+1.51%)
     
  • 標普 500

    5,277.51
    +42.03 (+0.80%)
     
  • 納指

    16,735.02
    -2.06 (-0.01%)
     
  • 日圓

    0.0494
    -0.0002 (-0.32%)
     
  • 歐元

    8.4783
    +0.0106 (+0.13%)
     
  • 英鎊

    9.961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77.18
    -0.73 (-0.94%)
     
  • 金價

    2,347.70
    -18.80 (-0.79%)
     
  • Bitcoin

    68,097.91
    +415.15 (+0.61%)
     
  • CMC Crypto 200

    1,428.53
    -0.04 (-0.00%)
     

渾水專欄|十年一覺揚州夢(渾水)

位於深圳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
位於深圳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一位非常支持我的伯樂醫生最近竟然叫苦連天——因為太多人北上看醫生,香港醫生苦不堪言。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我有個疑問:一般香港人,信得過內地醫療嗎?

他坦言:內地醫療性價比實在太高。一些服務差異沒那麼大的範疇,例如洗牙,很多香港人已經可以接受到內地的服務。

所以,他們生意差了很多。

加上香港醫療券容許在內地部分指定醫療機構使用,有此支持,當然更多香港人願意到內地看醫生。

香港醫療排隊時間太長,有些病人明知中港兩地醫療水平可能有差異,但實在等不到排隊,寧願搏一舖。

各種原因,帶動內地醫療服務需求,反之掏空了香港醫療市場。

我依稀記得,十多年前有一政策討論:應否引入內地醫生?放寬香港行醫門檻。

當時鑑於醫療機構、媒體及其他壓力團體,絕大部分內地醫生最後不易容許進入香港市場執業。

可是,現今兩地通關後,大灣區迅速融合,既然內地醫生不能來港,那麼港人便北去就醫。加上對內地擁有滙率優勢,內地的市場行業體量又大,加強這個趨勢發展。現在內地還新興了一個產業叫做陪診師,專為香港人和孕婦而設。

這些現象,都可以引伸一個道理:原來很多當年的問題,也可以用經濟方式解釋。

十年前,中港之間存在極大族群矛盾。但當時間線來到今天,當初以為影響很深遠的風波枝節,人去樓空,現今不復存在。風水輪流轉,基於經濟原因,大量香港人北上,相對越來越少內地旅客願意來港消費。

內地地方空間較大,較少出現人群之間的衝突。反而在深圳,還有零星香港人在客運站影響深圳人的生活。

這十年來帶給我的感覺是,有很多社會問題,歸根究底,還是經濟問題。單是滙率差異,已經可以解釋到現實生活正發生的很多問題。

這就是經濟學的威力。剛剛考完DSE,相信很多狀元都會想加入醫學院,為志願無可厚非,但如果為錢為前途,可能要想想。

渾水

FB / YouTube:渾水財經Channel

IG:@muddydirtywater

Threads:@muddydirtywater

本欄逢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