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家人的英雄」 丈夫隱瞞406萬債務 年收入200萬元也變「負人」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31221

「想做家人的英雄」 丈夫隱瞞406萬債務 年收入200萬元也變「負人」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12/21 13:30

分享:

分享:

「想做家人的英雄」 丈夫隱瞞406萬債務 3分之1為信用卡與個貸

你多多少少總會存過私房錢,對吧?人們向伴侶隱瞞財務的情況並不少見——但隱瞞52萬美元(約406萬元),那可是相當少見。

據CNBC,一次偶然的機會,妻子Cassandr得知丈夫Aldo向自己隱瞞了52萬美元的巨額債務,其中有近三分之一還是信用卡與個貸。Aldo表示,他只是想讓妻子免受財務壓力。而妻子沒有參與到財務規劃中,卻使得情況越來越糟,最後傷害了整個家庭。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如果你也在處理伴侶財務問題上有過迷茫,文末有3條建議也許值得你參考。

過度超前消費「富人」變「負人」

實際上,這對夫婦的收入並不算少,甚至可以説是殷實。丈夫Aldo和妻子Cassandra每年的共同收入為163,000美元,Aldo當年還有額外的127,000美元的佣金,即兩人合共有逾200萬港元的年度收入。

然而,他們錯誤的財務決定卻使得自己負債纍纍。

夫婦倆有339,000美元的抵押貸款,以及約14,000美元的學生貸款。但在過去的幾年,夫婦倆「花錢如流水」︰大採購、裝修、多次度假,導致花銷嚴重超預算。

於是他們選擇用信用卡和個人貸款補上差額——但總債務依然飆升到50萬美元(約406萬元),其中有163,000美元來自與信用卡和個貸。

這一切妻子Cassandra並不知情,雖然她知道家裏有一些債務,但並不清楚具體的嚴重程度。家裏的所有財務交給Aldo處理,她甚至不知道家庭支出使用到信用卡的頻率。

這對夫妻被受邀參加錄製Ramit Sethi——一個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主持人的播客節目,因此Cassandra突然問Aldo他們有多少債務,巨額賬目才「重見天日」。

「當他把這一切寫下來時,我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Cassandra在播客節目中表示,「我不知道所有費用都是透過信用卡收取的。」

出身貧窮 丈夫欲做英雄彌補童年遺憾

Aldo成長的家庭並不富裕,他從小就學會了做個「乖小孩」,從不向父母索取,因為他親眼目睹經濟如何成為父母的重擔。他告訴妻子,成年後,他依然認為「金錢=壓力」,所以他試圖自己一個人處理這些債務。

他想帶妻兒一起,彌補自己貧窮童年的遺憾,無憂無慮地享受舒適的生活。

Cassandra也許確實被丈夫隱瞞了財務情況,但讓丈夫全權打理家庭財務的她也有責任。「我置身事外,只是讓他處理一切……我從來沒有想到我們會陷入這種困境,」她說,「但我感到受傷,我覺得我們一直過著也許不應該過的生活。」

播客主持人Sethi表示,與其他的刻意隱瞞不同,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Aldo則説,自己只是想成為家人的英雄。

「在許多關係中,一旦牽扯到錢,所謂的英雄就是那些主動簽賬的人,」Sethi說,「但在我看來,真正的英雄是與配偶建立夥伴關係並定期談論金錢、真正讓配偶參與財務決策的人。」

專家:還債欲速則不達 3條建議循序漸進

Sethi估計,這對夫婦需要至少5年來還清債務。Aldo想過使用房屋凈值信貸額度(HELCO)來整合部份債務,Sethi則表示,這只是一條想偷懶的「超車道」,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我看到的只有一個債務連著債務,」Sethi表示。HELCO和信用卡餘額轉賬確實能簡化債務︰你只需要一次還清,並且利率較低。但你必須承諾還清這個「新」債務,而不是繼續增加信用卡貸款。但夫婦倆目前的消費習慣顯然做不到。

Sethi列出白紙黑字的三條規則,讓夫婦倆循序漸進地完成︰

1.將大部分獎金和佣金用於還債。Sethi建議這對夫婦用獎金的80%還債,20%用於儲蓄。這可能將嚴重限制他們的日常支出,但這是擺脫債務的必要條件。

2.不再使用信用卡。這對夫婦在信用卡上欠下的債務多到自己都記不清楚。Sethi表示他們必須停止使用信用卡。

3.削減非必要開支。Sethi表示,在作出任何看似必要的支出前都需要思考再三,找到可以削減開支的地方,擠出更多的錢來還債,避免再次陷入債務危機。

撰文︰涂宇佳

相關文章:

【網絡熱話】 三十未到欠債百萬 月入萬幾 不想破產應點做?

財務也需要治療 「金錢創傷」障礙你賺更多的錢!3個階段自我療癒

近4成港人入不敷支 比例區內最高 日常財務狀況 僅46%感覺良好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