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3次開顱的輪椅少年,“希望讀師範類專業” - 新浪香港

經曆3次開顱的輪椅少年,“希望讀師範類專業”

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我希望讀安徽省內大學的師範類專業,未來想當一名老師。”近日,有關“經曆三次開顱的安徽‘輪椅少年’吳浩冉高考成績超出二本線”的消息在網上引發關注。日前,吳浩冉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他比較喜歡英語和生物,選的也主要是這兩個方向的專業。

吳浩冉 本文圖片均由 受訪者 供圖吳浩冉 本文圖片均由 受訪者 供圖

9歲時,吳浩冉突發腦溢血經曆過三次開顱手術,身體留下了後遺症,無法自主行走。在康複醫院療養半年後,他重新回到學校,從此輪椅和枴杖成為他生活中的必備工具。

“那時我年齡還小,返校時老師和同學都對我很好,沒有感受到太大的心理落差。只有當同學們都去室外上體育課時,我會有些心情低落。”吳浩冉回憶,後來,為了轉移注意力,每當同學上體育課時,他就自己坐在教室里看書、寫字。

生病後,行動不便的吳浩冉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學習上,並從初中起就萌發了將來要成為一名老師的願望。

談及這個暑期的計劃時,吳浩冉表示,他想為大學生活做點準備,並希望能找一份力所能及的暑期兼職,為家裡分擔一點壓力。

一次課間暈倒後,

他以書和輪椅為伴

吳浩冉生長於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一個農村家庭。他還記得,他是在小學三年級的一個課間突然就暈了過去。

那是2013年春節過後,開學不久的一天。課間,他拿著買早餐剩下的一元錢去買小卡片玩。買完小卡片後,他突然感覺到頭很暈,很快就失去了知覺。

醒來時,吳浩冉已經在醫院里。他因為先天性腦血管畸形,經曆了突發腦溢血,做了開顱手術。

當時吳浩冉尚未滿9歲週歲,他還不太明白什麼是“突發腦溢血”,也很難理解這會對他的人生帶來什麼改變。

吳浩冉的媽媽還清楚記得當時的情景和心情,但至今都不太敢去回想。

事發當天,吳浩冉突然昏倒、抽搐,陷入了昏迷。在被救護車從霍邱縣送往六安市救治的路上,他還一度呼吸暫停。他在安徽六安做了開顱血腫清除術,進過重症監護室,住了很長時間的醫院,之後又去上海做了第二、三次開顱手術,前後治療了近一年的時間。

那時,吳浩冉媽媽帶著當時只有幾個月大的女兒住進醫院陪護,既擔心吳浩冉的病情,又要照顧年幼的女兒,還為重症監護室一天好幾千元的醫療費發過愁。為了慳錢,晚上吳浩冉睡在病房裡,她和丈夫就睡在醫院的走廊里、躺椅上。

好在,吳浩冉當時年齡尚小,記憶中“那時醫院里有很多人陪著我,也有情況跟我類似的病人”。他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場很大的變故,心情上也沒有感覺特別低落。

經曆三次開顱手術後,吳浩冉控製運動的神經受到影響,無法自主行走,並存在肌張力高、肢體比較僵硬的問題。儘管在醫院做了很長時間的康複訓練,吳浩冉行動時仍只能與輪椅為伴。

高考後,回家路上的吳浩冉。高考後,回家路上的吳浩冉。

在休學一年後,吳浩冉重回校園,繼續讀三年級,和原本比他小一屆的孩子成為同學。

他回憶,重回到自己熟悉的鄉村小學,老師和同學都對他很好,沒有人向他投去異樣的眼光。他比較坦然地接受了自己身體遭遇的變故。

“只是每當上體育課時,同學都可以出去玩,但我只能在教室里坐著,心裡會有些低落。”吳浩冉記得,從那時開始,他嚐試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狀態。同學們去室外上體育課了,他就在教室里看書、寫字,或者自己給自己找點樂子。

也是從那時開始,他喜歡看各種內容勵誌或者新穎、搞笑的書。“也是因為看過一些勵誌的書,才有了我現在比較樂觀的性格。”吳浩冉笑道。

他坦言,生病前,他也活潑、貪玩,沒有要好好學習的意識;生病後因為行動不便,他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學習上,也愛上了看書、學習,成績比生病前更好了。

中考時,他考了全校第18名,並因此獲得了霍邱縣二中的定向招生入學資格。

每天晚睡早起,相信努力

就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在講自己的經曆時,吳浩冉言語平靜,雲淡風輕,有著理科生的言簡意賅。

吳浩冉媽媽講起他的經曆時卻幾度哽咽,她覺得吳浩冉這些年很不容易。

吳浩冉生病後因為肌張力高,身體比較僵硬,從術後到上高中前,幾乎每天都要做兩三個小時的康複訓練,練習站立、深蹲等動作。

“開始是在康複醫院,一天的費用大概五六百元。後來漲到1000多元一天后,我們覺得經濟上承受不了,就從網上買了站立床、腳蹬車等康複器材,自己在家做康複訓練。”吳浩冉媽媽說,吳浩冉到霍邱縣城讀高中後,他們租住到了學校附近。由於高中學習時間緊張,加之租的房面積小、放不下康複器材,吳浩冉只好停止了康複訓練。

吳浩冉高中期間,學校早上7點上早自習,和吳浩冉同在一處租房的學生6:40起床也來得及趕到學校。然而,吳浩冉高中三年基本都是早上5點半起床,晚上12點睡覺。

“因為他做每件事都需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所以他起床的時間最晚沒有超過早上6點。”吳浩冉媽媽說,“夏天我們正常人可能一分鍾就能穿好衣服,他需要花10分鍾,冬天穿衣服則要花半個多小時。所以時間緊張時,我會協助他穿衣服。”

如果出門前時間還早,吳浩冉會在家先學習一會再出門去學校。更多的時候,他會早早去學校,開始一天的學習。

上學和放學路上,別人可以大步流星地走,吳浩冉受限於電動輪椅的速度,要花別人三倍的時間才能到學校。

到了學校,去教室需要爬樓梯,他就把輪椅放在一樓,自己拄著枴杖或扶著樓梯扶手緩慢上樓。

學校的衛生間沒有殘疾人使用的設施,上廁所不方便,吳浩冉有時需要趕在中午回家方便。

學習上,由於生病做過三次開顱手術,吳浩冉學得並不輕鬆。遇到問題,他會自己先記下來,等到課後主動去老師辦公室請教。

吳浩冉媽媽表示,“雖然他在很多事上需要花別人三四倍的時間才能完成,有些事甚至是他花再多的努力也完不成,但他能做的事我會儘量讓他自己做,因為他早晚是需要自己獨立的。”

也正因如此,很早之前,吳浩冉就覺得“自己自立一點會比較好”,常常婉拒周圍人的幫忙。

“但我其實也得到過老師和同學的很多幫助,比如,我沒辦法在手裡拎著東西情況下自己爬上樓。這類情況下,都是靠老師、同學幫我拎東西。”吳浩冉補說,“遇到不好走的路段,同學也會扶我一把。”

在介紹自己的性格時,吳浩冉說了兩個詞——樂觀、踏實。

他說,“不管我是什麼樣的,未來的路都是由我自己去鋪設的,未來的一切都是由我去創造的。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就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暑期想做兼職,

大學要像高中一樣努力

6月24日,安徽開啟高考成績查詢通道,吳浩冉第一時間查到了自己的成績——445分,超二本線18分。

這個成績比吳浩冉預估的分數要低,他心中有點小小的遺憾。

“他平時考試的成績,大概是在二本線到一本線之間,所以高考也算是基本發揮出了他的水平。”吳浩冉媽媽表示,“對別人來說,考上二本或許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對他來說,挺不容易的,我很滿意了。”

吳浩冉的爸爸在上海開網約車,高考成績公佈前一天便從上海趕回了安徽老家。高考成績出來後,吳浩冉和爸爸一直在研究填報誌願的事。

“大約從初中開始,我就萌生了將來要當老師的想法。”吳浩冉回憶,那時家人覺得他做事踏實,愛學習,綜合他的身體條件來看,認為他將來比較適合當老師。他自己在心裡認真想了想,覺得當老師的感覺很好,明確了將來要當老師的目標。

考慮到自己比較喜歡英語和生物,吳浩冉最近一直在結合自己的高考成績,看這兩個方向相關的專業和院校。

選擇學校的過程中,吳浩冉和家人考慮了一些現實的問題:由於大學期間仍然需要媽媽去陪讀照顧生活起居,因此最好優先選安徽省內的高校;民辦院校的學費很多在2萬元/年到4萬元/年之間,家裡在經濟上承擔不起,所以儘量只在公辦院校中選;往年分數線比較高的學校,有的要避開,有的試著衝一下。

“篩選下來,適合填報的學校不是特別多,我們儘量在自己符合條件的大學里報。”吳浩冉媽媽說。

7月3日,吳浩冉正式填報了誌願,他爸爸則離家趕往上海繼續工作。

對於大學生活,吳浩冉有一些自己的期待。他希望自己進入大學後仍像高中一樣好好學習,能學有所獲,取得好成績。他在高中的學習經驗是,要不斷積累,不斷總結,從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中去總結出改進的辦法,並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高中的學習經驗,他到大學里也可以用起來。

在當下這個暑假,吳浩冉想為大學學習生活做一些準備,比如提前熟悉一下大學英語四級單詞,看看書。另外,他還希望自己能找一份力所能及的暑期兼職,為家庭減輕一點負擔。

“大學畢業後,我希望找一份當老師的工作。”吳浩冉說,“當然,如果可能,我會考慮先考研、讀研,之後再去當老師。”

本期編輯 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