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麗宮戲院前的扎蹄說起 - 專欄 - 只能回味 東周網【東周刊官方網站】
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只能回味 2020 年 12 月 05 日

梁家權

資深新聞工作者。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天橋底的牛丸》。

從麗宮戲院前的扎蹄說起

友人忽然來電,說是日既然到訪他的家,何不帶一點小吃來。別人對我這個所謂食家總有一份冀盼,認為我挑的東西不會差到哪裏,往往不指定要吃甚麼,一概由我發辦。最頭痛的問題莫過於此,首先要考慮對方不吃甚麼,又要盤算能否令對方有驚喜,並且要斟酌幾款小吃是否配搭得宜。是的,隨便呼應對方的要求並非我的風格,一不做二不休,一定要令各方都稱心才功德圓滿。
經一番思量,先直駛西灣河珍香園買煎釀豆腐辣椒矮瓜,然後沿東區走廊往中環到陳意齋買蝦子扎蹄,再開車過海到旺角肥姐買兩大盒滷味,包括生腸、墨魚、豬膶、豬頭肉、雞腎、鴨舌等,當然不能少肥姐獨門炮製的豉油麻油芥辣。實不相瞞,是有私心的,都是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問我為甚麼揀扎蹄,只好細說從前了。中學時小食部有蠔油豆和扎蹄賣,但總覺得蠔油豆抵食,上堂時逐粒放入口,神不知鬼不覺,而且一袋仔已經有幾十粒,可以打發一整個下午很悶的課堂。扎蹄較貴,而且如手指般幼,兩三啖就啃完,不化算,只買過一次,較乾和實,更沒好感了。

 

 


第二次吃扎蹄是在新蒲崗專放映二輪西片的麗宮戲院,入場觀看《鐵血將軍巴頓》前,在戲院前的零食小販檔流連,看見扎蹄,小販說是當天做的,每條五毫,即管買一條。不得了,又軟又香,充滿蠔油味,從此愛上扎蹄。可惜,香港的街頭小食被掃蕩得幾近絕迹,偶爾在齋舖或素食店發現有扎蹄,但總欠風味。
直至有一段日子在中環上班,發現了陳意齋的蝦子扎蹄,惹味得不可方物,加上存放在熱爐內,經常沽清,吃到的都是即日才做好的,吃到上癮,需要很克制才擺脫每天吃一條近乎上癮的癖好。直至不再在中環返工才斷癮,畢竟繁忙時間往返中環不是好玩的,吃夠三條蝦子扎蹄都彌補不了因塞車而急趕的焦慮心情。
說起來兩三年沒再光顧陳意齋,蝦子扎蹄竟然只賣十八元,但又記不起對上一次是多少錢,但十八元不算貴啊,尤其是切開看到棗紅色透着鹹香的蝦子布滿在扎蹄內,如何教人不流口水。
幸好主人家也吃得很愜意,也很驚喜,他已很多年沒吃過扎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