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唱衰中國經濟 陸有能耐說不

中國自去年底解除疫情封鎖,原本期待經濟會復甦反彈,但到目前經濟不僅未反彈,且有降溫之勢,被歐美媒體以「急墜」形容;再加上七月消費者物價下降百分之零點三,歐美又宣揚是「通貨緊縮」,並強調是「日本化」的先兆。尤其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曼,在紐時撰文批判中國將比日本問題更嚴重。美國總統拜登乘機說:「中國經濟是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他們目的在唱衰中國,警告投資者不要去中國投資,阻擋中國的發展。

日本失落超過卅年,是因受美國兩次打壓所致,一是一九八五年在紐約召開「廣場會議」,強力施壓日圓大幅升值;另一是一九八六年強迫日本半導體出口設限,並開放市場,導致日本產業空洞化。

但據我多年來研究各國經濟發展的經驗,中國經濟體制與發展和歐、美、日、台等大不相同,有其特殊之處。

首先,它有對美國說「不」的能耐。二○○一年底中國入世(WTO)後,出口、出超快速增加,二○○三年即遭到美國以「三○一條款」,強力壓迫人民幣大幅升值。不過,早在二○○一年四月,我在北京曾對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長說,根據台灣經濟,在對美出超擴大後,美國即壓迫新台幣大幅升值,致使經濟下滑。建議大陸在入世後出超大幅擴張時,應先開放市場,降低出超,人民幣不能先升值。結果,中國在美國壓力下,挺著維持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變,直到二○○五年八月十九日才微幅升值。致使中國在二○○一年至二○一○年的十年間,出口快速增加,帶動經濟每年呈兩位數成長,而日本同時期每年僅成長百分之零點六,因而中國GDP於二○一○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廿多年前的中國GDP不到美國的八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竟敢對美說「不」。而今中國GDP已是美國的百分之七十、日本的四點二倍,怎會向美國壓力屈服呢?

二、日本在美國兩次壓力下,國內經濟空洞化,雖日本政府多次推出「經濟振興方案」,都未能有效執行,致使經濟長期失落。而中國具有全世界最完整的產業結構,堅強的產業鏈體系,只要政府提出「振興經濟方案」即能落實執行。

三、日本經濟一向是以民間企業為主,以營利為目的。而民間對日本政府缺乏信心,資金大量外流,二○二二年底日本國外淨資產達三點一七兆美元,居世界之冠,相當同年GDP的四分之三,可見資金外流之嚴重。而中國經濟一向以公營為主,但民間企業也充滿活力;雖不久前部分民企遭到政府整頓而受挫,目前已整頓完畢,恢復活力。而且中國不論是公或民營企業,不只是為了謀利,更為了國家的自主與生存,具有奮發圖存的精神。如華為公司在美國邀其盟邦全力打壓下,而能突破重圍,起死回生,震驚全球。

四、日本是民富、政府窮,其國債是其GDP的二點六倍,為全球之最。中國政府雖亦債台高築,但全係地方債。中央政府財政多年來均有歲計賸餘。只要政府決定刺激經濟成長,要財政支應,還有廣闊的活動空間。

因此,我認為中國經濟目前陷入困境應是短期問題,稍假時日即會反彈復甦。我估測中國今後十年每年經濟成長尚有百分之五上下的潛力,較之美國同時期只有百分之一至二的成長,相對還是高成長。估測二○三○年中國每人所得可超過二萬美元,突破「中所得陷阱」的魔咒。中國GDP超越美國,不是「能否」的問題,而是「時間」的問題。請拭目以待。

人民幣 日本經濟 美國

延伸閱讀

日職/孫易磊加盟日本火腿 放眼大聯盟

快拿下!響21年與Japanese Harmony百年紀念款限量登台

日本境外僅2輛 新幹線花魁車12月台南公開亮相

日本琴平町推觀光 九份遊客體驗手作烏龍麵

相關新聞

「六無主委」提油救火 人民無望

新春期間,海巡署小艇在金門海域撞翻陸籍漁船卻沒錄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第一時間未開誠布公。民進黨政府仇中,如果陸籍漁船違法...

大屋頂下/「三個面對」與「三個回到」 從八田與一回到蔣經國

兩岸正在等待五二○開啟新局之際,金門發生覆船,弄得氣氛很糟。但覆船只是偶發的局部事件,不免有針鋒相對的操作;兩岸新局則應...

金廈事件啟示:兩岸火藥庫須降溫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承認烏軍陣亡人數達三萬多人,約為全國總人口數的千分之一。不論這個數字是否低估,死...

大屋頂下/拜登不支持台灣獨立 賴清德要顧好護位神山

賴清德在當選之夜的國際記者會中有兩段簡短談話論及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

大屋頂下/民眾黨的三大戰略目標 柯文哲的可能與不可能

選前,有人問柯文哲:如果賴清德勝選,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民眾黨成了關鍵少數,將靠向民進黨成為執政黨?或與國民黨並肩為反對黨...

結構羈絆非新總統違憲藉口

在新的中華民國總統即將被選出來之際,許多有關台海兩岸及周邊關係的可能變化已被多方分析。這些不只是對他相關執政團隊的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