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血壓偏高原因?高血壓突然飆高原因?5大高血壓原因介紹

  • Post last modified:2023 年 5 月 22 日

高血壓可細分為兩大類,95%以上的高血壓是罹患原因不明的【原發性高血壓】,可能與遺傳、環境、飲食有關,這種高血壓無法根治,必須長期服藥控制,以預防併發症 ; 另有小於5%高血壓是患有內分泌、腎病或血管疾病等引起的【續發性高血壓】,經治療多可以治癒或緩解。

原發性遺傳、環境、飲食 、壓力
續發性內分泌、腎臟疾病、藥物
其他老年性、白袍、妊娠高血壓

本態性(原發性)高血壓

一般常見的高血壓大多屬於原發性高血壓,指的是不明原因的、體質性的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大多數為40歲以上的患者,可能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雖無法根治,卻可藥物控制,所以需長期服藥,以防併發症的發生。

  1. 遺傳基因
  2. 環境因素:如長期壓力、緊張
  3. 飲食習慣:如高鈉、高脂肪飲食
  4. 肥胖
  5. 抽菸

續發性(次發性)高血壓

續發性高血壓約只佔所有高血壓族群的5%,是由影響腎臟、血管、心臟或內分泌系統的其它病症引發,在找到高血壓原因並予以矯正之後,血壓通常很容易可被藥物控制,甚至不需要服藥。

  • 【藥物】引起高血壓:
藥物原因
口服避孕藥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孕激素對血壓升高起著主要作用
皮質類固醇藥物(如: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性激素)增加水、鈉的吸收,而導致水腫,進而引起血壓升高
茶鹼類藥物  抑制磷酸二酯酶,進而升高平滑肌細胞內環腺苷酸水平,並促進內源性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進而致血壓升高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阿斯匹林)  可引起水腫與腎臟損傷、降低前列腺素水平,進而致血壓升高。
抗憂鬱藥物(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影響體內酵素代謝酪胺,在體內堆積過量,可能讓血壓在短時間內急速飆升
減肥藥物  作用於中樞的肥胖症的治療藥物,會興奮交感神經,可致血壓升高
抗帕金森藥物(左旋多巴)  會使血中多巴胺濃度升高,刺激α、β受體,而導致血壓升高
模擬腎上腺素藥物(含麻黃鹼或偽麻黃鹼成分的藥物)具有強烈的收縮血管作用,容易使血壓升高
甘草類藥物化學式與類固醇相似,會導致類似皮質素的作用,大量食用甘草、複方甘草片等會引起血壓上升
α受體活化劑(如:滴眼劑)具有收縮血管的功能,易引起高血壓
β受體活化劑(如:喘舒)對心臟和血管也有較弱的活化作用,會引起高血壓
  • 【疾病】引起高血壓:
疾病原因
原發性腎臟疾病(急性腎損傷、慢性腎病變)腎臟損壞時,身體無法正常的調節鹽分跟水分,身體內調節血壓的賀爾蒙也會失調,排不出去的鹽分及水分滯留在血管內,會造成血管壓力增加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原發性雙側腎上腺增生,分泌醛固酮過量超標,導致腎臟留滯過多鹽份,排出太多的鉀離子,最典型的症狀就是頑固型高血壓,或年輕型高血壓合併低血鉀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時呼吸受阻,身體感受到窒息危機,就會分泌腎上腺素,促使呼吸加快,血壓也會上升
嗜鉻細胞瘤分泌鄰苯二酚胺及一神經胜肽,這些媒介物作用於血管之受體產生周邊血管之收縮,使血壓升高
庫欣氏症過量腎上腺皮質醇促使血壓上升
主動脈縮窄症主動脈在左鎖骨下動脈以下狹窄,造成上肢血壓過高,下肢則出現血流不足的症狀
甲狀腺疾病甲狀腺機能過高症會造成心輸出量增加,造成收縮壓增高,而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則會合併舒張壓升高

除了一般高血壓成因分類外,

還有下列可能引起高血壓症狀的特殊情況~

老年性高血壓

老年性高血壓以【獨立性收縮型高血壓】為主,收縮壓明顯升高(>140mmHg)而舒張壓仍保持正常(90mmHg),其併發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腦中風比平常人多2-4倍。

⭐僅有少部份老年人罹患的高血壓是原發性高血壓,收縮壓與舒張壓皆明顯升高。

【獨立性收縮型高血壓】是多重因素相互影響,可能的原因如下:
1.自然老化形成血管壁硬化,連帶使血管壁失去彈性而使收縮壓異常升高
2.腎小動脈硬化導致腎臟釋放腎素的作用減退,導致血漿腎素活性降低
3.維持循環系統衡定的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對血壓變動的緩衝能力降低
4.可傳遞血管舒張功能的β受器數目減少,使其對血壓變動的調節功能減弱
5.自主調節功能失常


白袍高血壓

白袍高血壓為平常量血壓或使用連續性24小時血壓儀器測量時,血壓值均小於130/80mmHg,但是一到醫院或診間,收縮壓就大於140、舒張壓大於90mmHg,因緊張,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引發心跳加快、血壓上升。

⭐有一說法是白袍高血壓是廣泛性焦慮症的表現之一,如果患者本身有焦慮傾向,容易受周遭環境干擾,在醫療環境中會不安,血壓因而升高。


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是指本來沒有高血壓(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的病史,但懷孕滿20週後,檢查發現有高血壓的症狀,才能定義為妊娠高血壓。

類型症狀
妊娠高血壓懷孕期間首次診斷高血壓,血壓在產後12週後恢復正常
子癲前症(妊娠毒血症)懷孕20週後出現高血壓、蛋白尿、水腫
子癲症產前、產時或產後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痙攣,常引起心腎功能衰竭、腦出血、偏癱、胎盤早期剝離等
慢性高血壓懷孕20週前就診斷出之高血壓,或懷孕20週後才診斷出之高血壓,但高血壓到產後12週以後未恢復正常

⭐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
通常有體重不足的傾向,這是由於母體血管的痙攣及血容積減少導致胎兒缺氧及營養不良,也可能造成提早分娩而產下早產兒。

對母體的影響:
嚴重會使眼內壓上升造成視網膜剝離,會因血壓下降而慢慢恢復,另外會有中樞神經系統的變化而產生頭痛及痙攣。


高血壓突然飆高原因

高血壓突然飆高可能原因為:

  • 情緒激動:大腦皮質和丘腦下部興奮性增高,體內常產生一些腎上腺素、兒茶酚胺、血管緊張素等,使血管痙攣,血壓增高
  • 短期內攝入大量鈉:鈉含量過多時,身體為降低過高的鈉離子濃度,血液中會充滿水分,心臟輸出的血液量增加,引起血壓升高
  • 大量運動:超過心臟能負荷或壓迫腹部後,血壓容易急速竄升
  • 大量吸菸、飲酒:容易引起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壓升高
  • 睡眠不足:影響壓力荷爾蒙,而降低人體應付壓力的能力,並使血壓升高
  • 突然停藥或忘記服藥:尤其是美托洛爾、比索羅爾等b受體阻滯劑類藥物
  • 天氣變冷:氣溫每下降1℃,收縮壓上升1.3mmHg,舒張壓上升0.6mmHg

⭐當高血壓病患平時血壓控制得當,卻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發現自己的血壓飆升時,不等於慢性病「高血壓」,通常血壓突然升高是反應出「身體的不舒服」,使得血壓飆高,代表身體狀況可能代表交感神經特別旺盛讓血管收縮,這時特別需要注意心血管事件發生。


高血壓150需要吃藥嗎

收縮壓超過140mm Hg或舒張壓超過90 mm Hg即屬於高血壓第二期,臨床上醫師會開立幫助血管放鬆的鈣離子阻斷劑和調節荷爾蒙的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抗劑,輔以利尿劑、交感神經阻抗劑、血管擴張劑等降壓藥物予以治療;患者平時應減少油脂和鹽分攝取,並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


補充

高血壓會好嗎?

『次發性高血壓』一旦獲得正確診斷與治療,高血壓是可以完全治癒;若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前期,改變生活型態,從飲食減鈉、運動鍛鍊下手,就有機會將血壓回復正常。


高血壓緊急處理

『高血壓危象』指收縮壓大於180 mmHg或舒張壓大於120 mmHg,沒有目標關損傷者,屬於『高血壓緊急狀況』,伴隨急性目標器官損傷(如:腦病變、腎衰竭),則是『高血壓急症』。

  • 高血壓緊急狀況(hypertensive urgency):服用『口服降血壓藥』讓血壓在24-48小時內慢慢下降即可,以免末梢器官因血液灌流不足而受損,不一定需要使用立即降壓藥物
  • 高血壓急症(hypertensive emergency):常使用『靜脈注射針劑』,1小時內平均動脈壓下降20 -25%或將舒張壓降至100-110mmHg,48-72小時內緩慢降至合理範圍

⭐腦中風病患的高血壓不適用上述處理原則,目前只針對收縮壓超過220 mmHg而有出血、腦疾或腦水腫等危險的重度高血壓用藥,如果病患血壓持續偏高又無缺血或顱內壓升高的現象,才會考慮使用降血壓藥。


血壓偏高原因

大部分高血壓與遺傳、年齡、環境因素有關,如體重過重、攝取過多鹽分及脂肪、酒精及吸菸、緊張、壓力、缺乏運動等;僅有少部分為疾病、藥物副作用造成。

⭐情緒激動造成交感神經過於興奮或喝太少水,血管內的容積減少,分泌「血管加壓素」也會導致血壓升高。


  1. 高血壓多屬『原發性高血壓』原因不明無法根治,必須長期服藥控制,以預防併發症 ; 少數『續發性高血壓』,找出病因後,多可以治癒或緩解
  2. 除上述分類外,還有老年型高血壓、白袍高血壓及妊娠高血壓,其中『老年型高血壓』及『妊娠高血壓』併發心血管疾病風險高,應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


高血壓原因常見問題

⭐ 以下是PTT、Dcard等網友們常問到的,關於高血壓原因的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