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中轉客運大樓2022年落成 港珠澳大橋旅客直達登機口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商業 - D190506

【大灣區】中轉客運大樓2022年落成 港珠澳大橋旅客直達登機口

商業

發布時間: 2019/05/06 00:05

分享:

分享:

港珠澳大橋旅客抵達中轉客運大樓後,毋須入境就可直達機場禁區候機離港。

機管局計劃在機場東北面海天客運碼頭旁邊,興建一幢樓高5層的多式聯運中轉客運大樓。屆時港珠澳大橋旅客,經封閉行車橋抵達中轉客運大樓後,毋須入境就可直達機場禁區候機離港,進一步推動海陸空轉乘,預料2022年落成。

大灣區規劃綱要提出,香港和內地空運企業可在珠三角城市,逐步展開多式聯運代號共享合作,讓旅客可用同一張機票,接駁高速船和跨境巴士等交通工具,方便組合行程。機管局機場運行副總監(運作及服務)姚兆聰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機管局計劃興建一幢面積達22,000平方米的多式聯運中轉客運大樓,連同一條長360米的封閉行車橋,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旅客經跨境巴士抵達中轉客運大樓後,透過無人駕駛捷運前往機場客運大樓轉乘離港航班,期間毋須辦理入境及海關手續。相反,抵港旅客亦可透過捷運前往中轉客運大樓,再轉乘跨境巴士抵達香港口岸,經大橋前往珠海及澳門。項目將於今年內動工,預料2022年投入服務。

機管局機場運行副總監(運作及服務)姚兆聰認為,香港國際機場可擔當大灣區的「國際窗口」,為區內居民提供近180個國際航點。(曾有為攝)

貫通珠江西部 港機場拓客源

姚兆聰解釋,新興建的中轉客運大樓與現時海天客運碼頭的做法無異,旅客在外地城市候機樓就可辦理登機及行李托運手續,繼而直達香港國際機場禁區,由以住「海轉空」擴展至「橋轉空」。但新大樓還有多一重用意,他認為珠江西部仍有不少未開發的城市,當地機場和航班的選擇並不多,新大樓連接港珠澳大橋,或有助開拓當地市場,增加本港機場的客源。

參考現時海天客運碼頭,早在2009年起提供跨境快船中轉服務,目前連接香港國際機場,與東莞虎門、廣州蓮花山、南沙、澳門外港客運碼頭、氹仔、深圳福永、蛇口、中山及珠海九洲9個港口,每年接載約260萬人次,每日約有90班次。

多式聯運中轉客運大樓位於海天客運碼頭旁邊,經封閉行車橋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曾有為攝)

姚兆聰:塊餅無人食得晒

規劃綱要定調香港為國際航空的樞紐地位,需提升廣州及深圳機場的競爭力,並增強澳門及珠海機場的功能。他引述顧問報告,即使到2030年、三跑落成後,灣區所有機場都不能滿足區內需求,直言「塊餅很大,任做都無人食得晒!」他認為本港機場需從航點、密度、有競爭力票價,三方面繼續做好業務,才可穩固樞紐地位。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張凱傑 記者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