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壞媽媽,誰來定義?——韓劇《壞媽媽》觀後感丨以望 - 莫非可以如此寫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好壞媽媽,誰來定義?——韓劇《壞媽媽》觀後感丨以望
2024/01/10 14:46
瀏覽1,424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壞媽媽》講述一段母子修補關係的治癒之旅。天下父母心,父母的「我是為你好」,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

天下父母心,父母的「我是為你好」,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

最近Netflix上演韓劇《壞媽媽》,乍看第一集以為是暗黑復仇戲碼;再細看英文劇名「The Good Bad Mother」,其實也表明天底下沒有一位媽媽不想當「好媽媽」,然而很多時候,媽媽自以為是的愛卻大大傷害了孩子,由此媽媽成了孩子眼中的「壞媽媽」。

《壞媽媽》講述為了孩子成為壞媽媽的單親「英順」,和成為檢察官卻因一場車禍心智退化成只有7歲的兒子「強豪」,被迫展開一段修補母子關係的治癒之旅。

電視劇《壞媽媽》海報

有趣的是,故事一開始,畫面出現一隻可愛的小豬,它衝出藩籬,離開了被圈養的地方,奔向樹林廣闊自在的世界。旁白將整齣戲編劇要傳達的理念娓娓道來:

說到豬,大家就會想到它們是又臟又臭的動物;但其實不是這樣,它們會在固定地點大小便,睡覺也只挑乾淨的地方,為了降溫和驅蟲,它們也經常洗泥巴浴。

然而人類卻硬要把它們關在狹小的豬圈裡,最後它們沒辦法再洗泥巴浴,只能在自己的大小便裡打滾,才漸漸變得越來越骯髒、野蠻,不覺得很令人心疼嗎?

但真正令人心疼的是豬沒有辦法抬頭,一輩子只能望著地面。想要看到天空,它們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摔個四腳朝天。只有摔跤,才能讓它們看到另一個從未見過的新世界,豬是這樣,人也是。

緊接著,鏡頭一轉,那隻活潑亂闖的小豬被主人逮個正著,又重新回到被禁錮的命運。

這齣戲用「豬」來象徵強豪從小就被英順禁錮。英順用高壓、嚴苛的教育方式,將全部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渴望培育兒子成為有權有勢的檢察官。強豪的世界只有讀書,沒有其他,他被迫在自己的尿中打滾,無法擁有自由去看外面的天空。

這對強豪而言,是獨裁與壓迫的體驗。當強豪因擔心戀人「美珠」受傷而放棄重大考試,卻被英順訓斥一頓,叫他不要為了別人而毀了自己的人生。

此時,強豪的怨恨如洪水傾瀉而出,他對母親怒吼:「我哪有自己的人生?那是你的人生!你逼得我喘不過氣來,你憑什麼擅自決定我的人生?這樣折磨我?」

坦白說,這劇的「教育觀」是最吸睛,也是頗具爭議的部分。或許編劇正是想讓人深思「亞洲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教育文化」。

劇中英順總是以「為你好」的名義教育孩子,完全不懂得溝通。

當強豪失去求生意志,拒絕吃東西,口中不斷喃喃自語「吃太飽,就會想睡覺,無法讀書了」時,英順意識到自己過去的教育方式傷孩子有多深,卻仍舊選擇最嚴厲的方式逼強豪長大。為了讓兒子有動力「用手吃飯」,她再次扮壞媽媽,讓強豪不伸手就吃不到飯。

看到這裡,也是兩個孩子媽的我,雖不認同,卻有種鼻酸無語的感覺。

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英順癌末不想拖累家人而選擇自殺,被強豪救下後,她依然選擇將兒子丟進水裡,逼他站起來。還有強豪明明不想跟相親對象結婚,英順卻跟他說:「你真的要這樣讓媽媽難過嗎?」

這些行為讓我覺得強豪媽根本是情緒勒索嘛。難道作媽媽的,可以因自己的期望或未了的心願任意擺弄孩子的未來?

甚至我有點懷疑她的愛已經從激進變得失去理智了。一次,英順不分青紅皂白地跑去質問美珠為何破壞英順為強豪安排的相親。

美珠媽聽到了,心疼女兒,義憤填膺地對強豪媽說:「你怎麼能為自己的孩子,這樣傷害別人的孩子呢?」可說是一記當頭棒喝。英順的愛不只讓兒子受傷,也傷到其他人了。在一旁觀劇的老公不禁感慨:「到底母愛是偉大的,還是自私的呢?」

再思《壞媽媽》,其實不是專指英順。劇中每位媽媽都因擔心孩子會受到傷害,「為了他們好」,單方面替他們決定了「不會受傷」的方式。

未婚生子的美珠,為保護孩子,選擇欺騙雙胞胎,說爸爸遠在美國工作。也因此,她無奈地對女兒睿盡說:「對不起,我真是個壞媽媽。」

美珠媽得知雙胞胎是強豪的孩子,堅決反對二人在一起,甚至對美珠說:「不行,你條件那麼好,幹嘛去配一個傻子?」

與強豪一起長大、總愛闖禍的滲識,在一次事故後昏迷不醒,醒來後,滲識爸對他說:「我不想聽到別人罵你,所以,我會率先斥責你;而你媽則不忍心看到你被別人打,才會先動手揍你。」

這些看似好意的舉動,其實對孩子們來說,都是思慮不夠周全的行為。有誰問過孩子的感受?又有誰能說這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從劇情中看到,不是只有強豪過得辛苦,滲識也因媽媽對強豪很好,而心理不平衡。而睿盡小小年紀,就要鼓起勇氣跟媽媽說:「我不需要爸爸。」

英順、美珠及滲識媽等人都將「自己認為的好」包裝成愛,結果反倒成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第一個傷害他們的大人。這樣究竟是為了誰好?又有誰得到了真正的快樂?

壞媽媽並非真正的壞媽媽,如果換另一種方式跟孩子溝通,試著讓小朋友理解大人們的想法,是不是能避免更多誤會和傷害呢?

猶記得兒子上高中時,一次回家路上,我們母子倆正為他獲得全美法語比賽銀牌而聊得開心,突然兒子很嚴肅地對我說:「媽,小時候為何逼我學中文?害我現在對中文很反感。」

他語氣中受傷、怪罪的口吻,讓我自責、懊惱好一陣子,感覺自己是個不稱職的壞媽媽。移民海外,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能說讀寫中文,多一項資源,豈不更好?沒想到,當初的好意,自以為的愛,竟成為他學中文的夢魘。

回想起兒子上中文那幾年,他一直挑戰我:「為什麼要背12生肖?讀這些對我有什麼用?」老實說,枯燥、刻板、背誦式的教學方式,也無意中扼殺了孩子的學習。很遺憾,我卻沒能好好與他溝通,只逼著他學。

時光無法倒流,悔恨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沒有一個媽媽是完美的,我學會寬容自己,與自己和解;然而,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也要在錯誤中重新學作媽。

聖經上說「不可不管教孩子」,但也說「不要惹兒女生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這個「度」的拿捏考驗著父母的智慧。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作父母的,要學會尊重,少自以為是、過度干涉,或要為他們安排一切。也切勿將自己未曾滿足的遺憾、渴望、想要,加諸孩子身上;而是當個引導者,多聆聽關心,陪伴孩子成長,必要時給予建議,作個有智慧、讓孩子引以為傲的父母。

-END-

作者簡介

以望

喜愛閱讀,熱愛排舞,更愛全家一起旅遊,放眼天下。2011年加入創文服事團隊,負責創文網路事工及讀書會。

圖書推薦

《書蟲落網有出路》

莫非、馬睿欣、譙進 著

從讀經、讀書

到用屬靈眼光

閱讀萬事。

本書探討

現代基督徒

如何透過閱讀,

在思想和生命上,

學習做大人。

購買資訊:

台灣:道聲出版

https://www.taosheng.com.tw/search?q=%E6%9B%B8%E8%9F%B2

北美:gcwmi622@gmail.com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