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S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Stupid – Telegram
NEJS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Stupid
1.66K subscribers
346 photos
92 links
這裡沒有發表誤差,沒有個人包裝,只有實事求是的證據與分享。
Download Telegram
美國 NIH 更新JAK抑制劑用於治療 COVID-19 最新建議:不一定要等瑞德西韋了 (等很久且要自己去領藥)

雖然指揮中心放寬瑞德西韋 (remdesivir) 的審核權,但面臨大量、快速增加的確診病例,根本來不及,面對血氧持續惡化😰,該怎麼辦?

根據 ACTT-2 研究結果,JAK 抑制劑 baricitinib 與 remdesivir 併用可以改善耗氧量大但還沒有到插管病人的恢復時間,但等不到 remdesivir 該怎麼辦😮

美國 NIH 的專家們,根據即將發表的 COV-BARRIER 研究💡,修改了最新建議:baricitinib 可以跟 dexamethasone 併用,不一定要加上 remdesivir,所以可以爭取一點時間,不要錯失黃金時間,減少重症個案,讓醫療可以有一點點喘息的空間。

當然,台灣 CDC 的指引 (目前第10版),尚未把這個建議納入,不論快篩、最新的治療指引,都要拜託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早一點拿出政策,讓第一線醫療人員與醫師可以有戰鬥的武器。

美國 NIH 指引更新:The COVID-19 Treatment Guidelines Panel’s Statement on Barici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COVID-19
🙅🏻‍♂️不用安裝軟體、🙃不用寫程式語言,打開瀏覽器就可以做網絡統合分析 (network meta-analysis):ShinyNMA 即將公測。

🇯🇵日台🇹🇼友好,感謝疫苗💪🏻

網絡統合分析 (NMA) 是近年來流行的證據整合方法之一,從 WinBugs 到 STATA 到 R 都需要編寫一些程式碼,如果是付費軟體,還需要掏出口袋裡剩不多的錢錢💴💵

難道都沒有其他方案嗎?

有的,我們利用 R 為基礎,替你省下很多工,進行 NMA 分析,只需要 1️⃣ 上傳資料 2️⃣ 沒了。

可以繪製網絡圖、森林圖、排名表 (league table)、排名熱點圖、漏斗圖等,還有許多開發中的功能。

之後 (預計6月底) 將釋出測試網址,有興趣協助測試的朋友,敬請期待
小聲說 (不是要罵人,罵人會上媒體):這兩天詢問自費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很多,全家一起出動一起打的也不少。

但,肺炎鏈球菌跟 SARS-CoV-2 有關係嗎?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預防 COVID-19 嗎?

後者 (預防 COVID-19) 是不太可能的,根據英國及全球26個國家的研究報告:

1️⃣ 因為公共衛生措施 (戴口罩、管制人流) 各國發生肺炎鏈球菌侵襲性疾病 (IPD) 的發生率都顯著下降,在英國一口氣下降30%。

2️⃣ 在英國,超過16萬名新冠肺炎確診者,同時感染肺炎鏈球菌的人數只有40人 (換算每4,000位確診者,只有一位同時感染)。

雖然不常見,但也不要掉以輕心,同時感染肺炎鏈球菌的 COVID-19 確診者,死亡風險增加 7.8倍。

至於,現在該不該也來搶打一下,如果有醫療上的需求,當然仍然可以在醫師的評估後施打,但如果沒有醫療需求,只是因為暫時打不到新冠肺炎疫苗,那還是別來醫院增加感染風險了 (我好平和😶)。
小聲說 (不是要罵人,罵人會上媒體🤧):這兩天詢問自費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很多,全家一起出動一起打的也不少。

但,肺炎鏈球菌跟 SARS-CoV-2 有關係嗎?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預防 COVID-19 嗎?

後者 (預防 COVID-19) 是不太可能的,根據英國及全球26個國家的研究報告:

1️⃣ 因為公共衛生措施 (戴口罩、管制人流) 各國發生肺炎鏈球菌侵襲性疾病 (IPD) 的發生率都顯著下降,在英國一口氣下降30%。

2️⃣ 在英國,超過16萬名新冠肺炎確診者,同時感染肺炎鏈球菌的人數只有40人 (換算每4,000位確診者,只有一位同時感染)。

雖然不常見,但也不要掉以輕心,同時感染肺炎鏈球菌的 COVID-19 確診者,死亡風險增加 7.8倍。

至於,現在該不該也來搶打一下,如果有醫療上的需求,當然仍然可以在醫師的評估後施打。

但如果沒有醫療需求,只是因為暫時打不到新冠肺炎疫苗,那還是別來醫院增加感染風險了 (我好平和😶)。
口罩😷拿不下來!因為口罩拿下來後,皮膚滿是傷痕,英國醫學期刊 (BMJ) 提供一些預防方法🧏🏻

這段時間,醫療人員的口罩不離身,每天戴好戴滿8小時以上,沒想到口罩一拿下來,更是傷心。

英國醫學期刊 (BMJ) 在今天 (6/12) 回顧了口罩相關的「面子問題」,並且提出一些可能的預防方法。

希望為疫情奮戰的同時,更要保護、照顧自己喔💪🏻

資料來源:Mask related acne (“maskne”) and other facial dermatoses. BMJ 2021;373:n1304. https://www.bmj.com/content/373/bmj.n1304
打完疫苗變成萬磁王?COVID-19疫苗真的有這個神奇效果嗎?美國 CDC 說話了。

微解封後,開始招募👋🏻囉!藥師新人、轉職點我 https://bit.ly/2QRCGGq 資料留這 http://bit.ly/2GvyOED

最近網路一直流傳,打完疫苗除了多了抗體,身體裡面還多了磁鐵,這個都市傳說,引起許多民眾的爭相測試 (測試自己可以吸到什麼?)

但美國🇺🇸 CDC 出來說話,在官網的新冠肺炎疫苗流言中提到「目前使用的新冠肺炎疫苗,既不含金屬,也沒有任何奇怪的內含物」,想要打個疫苗之後就變生化人🦾的你,要失望了。

美國 CDC 的理由包括:

(1) 裡面真的沒有金屬🙄、也沒有磁性物質,更沒有半導體、追蹤器、奈米巴拉巴拉。

(2) 就算有(磁性物質),每次接種1 mL,對整個人體來說實在是微乎其微。

當然,信者恆信、不信者,打死都不信,訊息爆炸的現在,我們的建議是,除了慎選來源之外,太多的,別看了吧!

至於,要追蹤你,用手機📱就可以啦!不用那麼搞崗(台語)🤔

資料來源:Myths and Facts about COVID-19 Vaccines.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facts.html
🚑心內膜炎抗生素治療最新版!🚔

👏🏻國考考完早鳥招募起跑!歡迎加入,投履歷請填資料 http://bit.ly/2GvyOED 喔~

感染性心內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 🤕是我第一個病例報告主題,一個 Marfan 症候群的病人,因為主動脈瓣心內膜炎,進行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心內膜炎的抗生素治療不難,但很複雜!不同菌種、是否置換瓣膜?瓣膜置換了多久?抗生素敏感度,都是必須考量的重點。

我們整理了刊登在JAMA、NEJM上的資料,包括培養陰性 (culture-negative) 但臨床上怎麼看都像的治療建議,提供參考喔~😉
除了 Covid-19,這件事情也很重要,哪一個流感抗病毒藥物最有效🚑

PGY藥師團隊也可以成功發表💪🏻 感謝兩位 PGY 的努力。

👏🏻國考考完早鳥招募起跑!歡迎加入,投履歷請填資料 http://bit.ly/2GvyOED 喔~

Covid-19 改變了全世界,史無前例的防疫措施、壓縮醫療量能,疫苗施打爭議,但除了 Covid 之外,流感每年仍然感染數百萬人,也有數萬人因此死亡🤕

雖然流感疫苗普及程度比 Covid-19 疫苗好太多了,不用搶殘劑🙄,但仍然不願意施打疫苗,或是施打疫苗仍然感染的可能。

這時候,抗病毒藥物就要登場了,我們有吃的 (克流感)、吸的 (瑞樂沙)、打的 (瑞貝塔),還有最新吞一次搞定的 (紓伏效)。

但,誰最有效?哪一種最適合你?

根據我們💪🏻刊登在 JAMA Network Open 的網絡統合分析結果,雖然每一種抗病毒藥物,比起不用藥 (或安慰劑) 都可以顯著縮短症狀緩解所需時間 (TTAS),但最有效的是瑞樂沙🥇

降低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可能是紓伏效(Baloxavir)🥈

最會造成嘔心嘔吐副作用的,不意外,是克流感🥊,這也符合臨床觀察。

目前的 IDSA 指引,並未提供個人化治療建議,仍然是看你拿到什麼就用什麼,但有了證據支持,你可以做出個人化的選擇與建議喔(見圖)。

資料來源:JAMA Network Open. 2021;4(8):e2119151.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8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