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審公民科中四五課本料明年推出 教育局向中學發30萬元津貼

教育局會發放一筆過30萬元津貼以支援推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資料圖片
教育局會發放一筆過30萬元津貼以支援推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資料圖片

【星島日報報道】教育局今年公布以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代替通識科,課程發展議會昨日通過課程及評估指引,讓學校在2021/22學年於中四級實施。當局今日向學校發信供學校採用。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由於公民科的改動較大,當局已落實推出多項措施支援學界。

當局於2021/22學年會向每所公營中學及直接資助計劃中學發放30萬元一筆過津貼。學校可配合學校課程發展和學生學習的需要,將津貼靈活用於支援教師教學及組織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例如發展或採購資源;資助學生及教師前往內地,參加和公民科課程相關的教學交流或考察活動;以及舉辦校本學習活動、聯校或跨課程活動等。

學校可按需要整合教育局其他津貼,以補足有關學習活動的費用;惟不能重複資助同一項目。由2021/22學年起,資助中學、津貼中學、官立中學,以及直資中學均可跨學年使用津貼至2023/24學年完結,即學校可將未使用的津貼餘額撥入其後的學年/財政年度繼續使用,直至2024年8月31日止。截至2024年8月31日的「公民科津貼」餘款,會被教育局收回。

另外,楊潤雄提到,當局會盡快將公民科納入課本評審制度,為課本質素把關,務求內容配合科目的課程理念、宗旨和學習重點,並且滿足學與教及評估的需要。當局已向出版社提供指引,讓他們清楚了解公民科的課程架構和內容,以及編寫該科課本的準則,預計經評審的中四及中五年級課本將一併於明年推出,讓學校於2022/23學年選用。

當局將積極舉辦多元化及配合公民科課程宗旨的內地考察團,讓教師從中選取適合的考察團給學生參加,隨團師生都可以獲得當局資助團費。當局會因應疫情的發展,以及通關的安排,適時籌劃及落實考察的詳情。

楊潤雄指,已與各中學商討教師人手安排,得悉學校基本上能透過內部工作調配以處理通識科及公民科教師人手編配事宜。當局會繼續與學校持續溝通,並作相關的支援工作。

當局已舉辦教師培訓,會繼續舉辦教師專業發展課程,涵蓋課程詮釋、課程規劃與領導、學與教策略、知識增益、校內及公開評估等主題;又會提供網上自學模式的課程,讓教師按需要自行進修。

而當局不同組別所舉辦的教師專業發展課程,部分內容亦適合公民科教師。公民科並非全新科目,現有通識教師經驗豐富,擁有專業能力,相信在培訓及支援下能迅速掌握教學工作和評估要求。

楊潤雄指,當局正開發資源,包括教學簡報、教學參考示例、工作紙,以及專為學生設計的網上自學課程等,並會將材料陸續上載供學校使用。此外,當局以往為通識科編製的教材,部分內容亦切合公民科的課程,學校可繼續適當地選用。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