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 ChatGPT掀起一股難以抵擋的AI浪潮,急促改變的科技步伐,迫使人們不斷思考如何因應變化多端的新時代。人們是以不變應萬變?還是要不斷更新吸取知識和技術?中原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洪蘭說道:「掌握資訊,就是掌握勝機。」

前段時間,收到學生繳交的期中報告後,洪蘭很快就從字裡行間的敘述判斷出,這份報告有極高的機率出自於ChatGPT之手,因為無論是豐富的案例,抑或選詞用句皆透露著與過往極大的差異。

於是她將學生找來研究室,溫和地詢問對方:「這篇報告是你寫的嗎?」學生略顯侷促,沒有作聲。於是她再說:「這份報告寫得相當好,可以拿到A+的成績,但若這篇報告是你寫的,是不是可以跟我做更多分享?」

眼看學生緊張了起來,洪蘭最後決定不再為難對方,寬限了學生3天的日期,要求對方回去把資料看熟,再重新報告一次,「後來我們發現,用這種方式學生們反而學得更快。」AI作為能夠獲得更多資訊的新工具,學生只要整理並篩選,再將其轉為知識,就能透過新科技迅速獲得大量的養分,而其中,資料的閱讀是不可不缺的基本功。

 

閱讀,是最快吸收資訊的方式

「掌握資訊,就能掌握勝機。」閱讀,是最快吸取資訊的方式,洪蘭指出,眼睛一分鐘能讀取688字,而嘴巴說話一分鐘最快也才250字,假若今天人們掌握閱讀的效率,就能獲得更多資訊,跟上變化多端的時代。對此,洪蘭提出閱讀帶來的2大優勢:創造力和反思能力。

「創造力並非靜坐禱告就會自然來臨,必須具備豐富的『背景知識』才能出現。」洪蘭說明,創造力在神經學上的定義,是由2個不相干的迴路碰在一起,活化第3條迴路,進而「用別人沒想到的方法,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最後想到別人沒有想到的地方」。

舉例來說,1970年美國一位科學家在義大利爬山時,注意到白堊紀和古近紀的石灰岩中,夾了一層0.6公分的紅色黏土,經過化驗,黏土中的銥含量是地球的300倍,而太空中的銥是地球的1,000倍,顯示這土可能來自太空;接著,科學家再從猶加敦半島地下有個直徑193公里、深48公里的大坑,推斷這極有可能是彗星撞地球的結果。

最後,科學家從哈伯望遠鏡觀察到1994年7月16日彗星撞擊木星,撞擊力相當於600萬顆百噸級原子彈同時爆炸,若發生在地球則足以改變生態,使草木不生,造成物種滅絕。上述3項成果相連在一起,促使科學家對恐龍滅絕的原因提出反思,後續更透過反覆的調查證實了這項新理論。

靈感看似來得簡單,但是,該條登山路徑遊客來來往往,卻無一人能夠提出這項論證。由此可見,創造力必須有所本,而這個「本」則同樣使人對事物表現出鑑別力,進而依循知識找出實踐創造的能力。

創造力和反思能力,帶動許多新理論被發現,使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家長在教育的議題感到疑惑,畢竟子女未來的職業和工具可能都還沒出現。對此,洪蘭認為,教育著重的就是基本功,只要打穩基礎,架好知識的「鷹架」,無論出現什麼樣的新事物,孩子都有辦法順著支架往上建設,而這也同樣適用於成人的學習。

 

大腦,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閱讀是創造力的根本,它提供了創造力所需要的『綿密的神經連結』。」1972年,洪蘭曾進行一個有趣的實驗,她邀請了好幾位學校裡的大學生到實驗室裡,每5秒看1張歐洲風景照,一共要看500張。

事後,洪蘭給受試者一人5塊美金,並告訴受試者:「明天再來實驗室做一次實驗,到時候還會有10塊錢美金。」次日,洪蘭拿出1,000張風景照,要求學生指出哪些是昨天曾經看過的照片;這些學生昨日只當走馬看花,沒有仔細瀏覽,因此原本預期實驗的正確率僅會落在50%(是或不是),但結果卻出乎意料的高達78%,證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