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能助 II》再推1億 基金會繼續支援香港醫療服務 | 李嘉誠基金會
新聞稿

《愛能助 II》再推1億
基金會繼續支援香港醫療服務

2020年07月30日

(2020年7月30日,香港)李嘉誠基金會感謝社會各界支持,於2019年成功推出1億元《愛能助》醫療計劃,與醫院管理局、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的醫學院合作,為沒能得到政府資助而急需診治的「夾心基層」病人提供經濟支援;現宣佈第二期計劃詳情,再增1億100萬港元資助,除香港醫療服務外,範圍將擴至社福界。

2019《愛能助》計劃資助了 4,218宗需要使用支架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PCI*)及1,077例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預計至今年9月將共有逾6,000人次受惠;另外,由基金會捐助於屯門醫院設立的新界西醫院聯網「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中心」將於第四季投入服務,覆蓋人口達110萬。(詳見附圖)

《愛能助 II》 的1億100萬元投放在哪裏?

(一)4,800萬支援醫管局病人
1. 承接第一期計劃,今期撥款4,000萬資助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PCI)及新增的左心耳封堵術(LAAO*)— 對每個合資格自費個案資助10,000元。
2. 為減輕患有心臟病的夾心基層接受自費手術之經濟負擔,撥款800萬元資助指定用於介入程序的醫療裝置,包括經導管微創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等,預計80人次受惠。

* 見註解

(二)2,080萬設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畢業生第一期獎勵金
為鼓勵醫學畢業生留港服務,基金會撥資2,080萬元,給李嘉誠醫學院應屆及其後一屆醫科畢業生作獎勵金,每人可獲5萬元。

(三)1,000萬增援養和醫院「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
2018年基金會捐資1,000萬元予養和醫院設立「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現增加1,000萬元資助。在基金會資助下,養和醫院及參與的醫生也作出響應,同步減收部分費用,以減輕病人因手術而削弱經濟能力之負擔。已完成案例包括39名患有冠狀動脈堵塞、主動脈心瓣嚴重狹窄等心臟病人,他們在資助下順利完成手術及康復。

李嘉誠基金會共捐2,000萬元支持養和醫院「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

(四)《愛能助 II》擴至社福界
疫情之下不少社福機構收入大大受到影響,基金會捐資2,200萬元,支援12家非政府組織,讓社會服務得以持續,涵蓋對象包括視障、傷健人士、自閉症兒童、長者及基層家庭等等:

1. 心光盲人院暨學校
2. 香港耀能協會
3. 新生精神康復會
4. 匡智會
5. 願望成真基金(香港)
6. 「親切」
7. 善牧會瑪利灣中心
8. 安徒生會
9. 香港醫藥援助會
10. 醫護行者
11. 大覺福行中心
12. 惜食堂

李嘉誠先生感謝每一醫護

面對新冠病毒一輪又一輪的挑戰,基金會李嘉誠主席感謝每一醫護人員:「感謝你們在不同崗位上發揮專業精神,我們每人定要發揮自律精神同心抗疫;社福界在困境下維持服務,我們要珍惜和支持這種專業的貢獻。」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表示:「我代表受惠病人感謝基金會推出《愛能助》資助計劃,醫管局欣見第一期計劃成功落實,減輕病人接受自費手術的經濟負擔,我們亦歡迎基金會加碼推展第二期計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病人。此外,基金會支援抗疫方面不遺餘力,正如范鴻齡主席寫給李先生的感謝信所言, 基金會捐出物資是醫管局至今收到最大的捐贈, 為我們搜羅最緊缺的防護物資,付出的時間、心血和心思, 非一紙薄箋可勾勒。」

獲《愛能助 II》支援的心光盲人院暨學校繼續在疫境中服務視障人士,院長郁德芬博士表示:「基金會的捐助猶如度人金針,令到心光的視障人士在『疫境』中提升就業能力,用培訓所得技能,為有認知障礙的長者提供支援及照顧,自助助人。」

心光盲人院暨學校是現時香港唯一的視障學校,在「疫境」下獲《愛能助 II》支援。

李嘉誠基金會在支援全球抗疫做了甚麼?

全球努力抗疫,李嘉誠基金會一直在全球捐出資金及高規格防護物資,力撑各地醫護人員。應傳媒查詢,基金會迄今以大約1.8億元支援全球抗疫:

1.一億支持武漢醫護

2.捐贈保護衣、口罩、保健產品予醫管局,價值逾6,400萬

3.捐贈保護衣、口罩予兩所私家醫院,價值逾140萬

4.透過香港醫學會捐贈口罩予私家醫生,價值逾100萬

5.捐贈保護衣、口罩予兩所醫學院,價值逾20萬

6.捐贈口罩予社區基層,價值60萬

7.捐資支持疫苗和快速測試的各項研究

###

附圖:2019 《愛能助 》工作總結

*註解

甚麼是PCI?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俗稱「通波仔手術」)用於為冠心病病人擴張已收窄的冠狀動脈,使血液再流通;具體手術利用穿刺皮膚方法將導管放入腹股溝之股動脈或手腕橈動脈,再利用X光技術引導導管進入心臟。
甚麼是LAAO?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正問題,其中一個併發症是缺血性中風。抗凝血藥物可以減低中風的機會,但並非所有患者均適合選用。LAAO屬微創治療,可用於高中風風險和不宜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
甚麼是TAVI?
主動脈瓣狹窄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有機會引致心臟衰竭和死亡。傳統開胸手術是有效減輕病人癥狀的治療方式,但如生理結構等問題導致手術風險太高,另一個治療方式是經導管微創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這是一項創傷性小的技術,以導管植入人工生物瓣膜於病變處。這治療方式與傳統開胸手術比較,併發率及死亡率相對較低,年紀較大的患者也可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