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該如何吸取「eMask 口罩預購系統當機」經驗,把科技治國推得更遠更便利?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台灣該如何吸取「eMask 口罩預購系統當機」經驗,把科技治國推得更遠更便利?

12 日早上網頁當機後,政府單位建立新的 eMask 口罩預購系統頁面。圖片截至 eMask 口罩預購系統首頁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從政府推動新的口罩預購網頁「eMask 口罩預購系統」當機到重新修好上線,我們可以看到未來政府在推動政令,或是因應外部大環境變遷時,都應該把雲端工具與技術納入基礎建設,才能更有效率、更即時的帶領國家面對多變需求。(責任編輯:郭家宏)

破功的,可能不是唐鳳。

如果我們要深化台灣的網路發展,這次網路預購口罩當機的原因值得追查,目的是為了找出更好的做法,不是獵巫。

如果是因為流量過大,那主管電子商務的部會要負責。電子商務,尤其是線上購物,包括預購、買演唱會的票、買火車票、買股票等等,如何建置一個可以應付臨時大量訂單的網路與軟體工程,國內各大小電子商務經營者都有強大充分的實戰經驗,請主政單位不要規避責任,盡快與民間業者對接,接上跟上。

eMask 口罩預購系統在這裡

網路預購口罩當機,問題出在哪?

根據自由時報的新聞內容:「……蔡英文一開口就問最常聯絡的主管機關是哪一個?業界代表眾說紛紜,因為目前網路產業被劃分在資訊服務業和軟體業裡,電商產業則被劃分在虛擬零售業的無店面零售業中,造成電商的主管機關是經濟部,交友網站的主管機關是內政部,旅遊網站的主管機關是交通部,遊戲產業的主管機關是工業局,通訊軟體的主管機關是 NCC,而電子支付主管機關是金管會,並無與政府有效溝通的單一窗口。」好,看來是經濟部,請經濟部加油。

如果是健保快易通 APP 出問題,請健保局和衛福部加油。

App 是政府透過智慧型手機與國民互動、提供服務時不可或缺的介面,哪些功能要或不要放在同一個 App 裡?這可能要從一整個「UX/UI,使用者經驗」的角度來研議發展,建置工程也有其專業,最重要的是哪些東西可以直接使用民間業者的服務或平台,不一定動不動就要自己開發一個,如果欠缺後續的軟體維運與經營能量,一開始就避免自己開發會比較好。最近的例子是交通部觀光局的「台灣旅宿網」,請觀光局和健保局不要氣餒,軟體或網路服務開發撞牆或走錯路是很常見的事,以前 Amazon 剛創業的時候,還被嘲笑,Google 也 BETA 版了很多年,現在他們都是全球市值前幾名的公司。如果想要自己做自己的 App,請先確保自己的部門中有可以維運軟體與資料,有可以持續經營用戶與累績經驗的專責團隊。

如果是健保卡認證或是手機認證出了問題,請內政部積極介入參與。

關於數位發展,台灣應該建立「委員會」層級的單位

數位身分證即將要進入每一位國民的生活中,國民資料的保護、身份認證機制的建立、各種政府服務的串接包括但不限於口罩預購、報稅、線上戶籍資料查核等等、甚至消費券的發放,都會需要穩定可信賴的 ID 認證技術與機制。

TO 相關文章:
數位身分證將在 10 月上路!3 個亮點:融合健保卡、駕照,讓你「一卡打天下」

從口罩預購一個例子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光是一個口罩預購,就不會是單一部會的事。

「網路發展」需要各部會就自己的專業,責任與分工明確並彼此合作,才有可能讓一個看似簡單的口罩預購順利。蔡英文總統在選前就曾經公開地說:「政府對網路電商新經濟管理破碎化,像網路電商這樣的新型態商業模式與活動已經超出經濟部的管理範圍,是跨部會的議題。我將邀集行政院長與各部會,針對國家整體數位發展策略與當前行政管理破碎化的問題進行討論,形成具體的對策。」

從各種跡象來看,網路並不是一個產業。

網路發展除了新經濟發展外,還有社會型態的劇烈變化衝擊,以及網路治理的挑戰。或許在數位發展部或會的設計上,不應該是「部」,而應該朝委員會的方向來考慮。

我們過去曾經成功過,當時行政院發展了一個「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有人或許會說 NCC 就是一個委員會,可以用 NCC 改。但我目前不認為改組 NCC 是一個好的辦法。交通運輸需要交通大隊,把交通運輸發展交給交通大隊來做肯定不大對。

這裡面有很多面向可以討論,希望大家都能儘早順利完成口罩預購,我們之後來談。

(本文經 戴季全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破功的,可能不是唐鳳〉。首圖來源:eMask 口罩預購系統

更多關於口罩銷售的資訊

【口罩實名制 2.0 功臣】唐鳳率資訊團隊,1 週內克服系統、金流等 5 大挑戰
用科技對抗病毒!美國 NBC 列舉台灣 8 大防疫戰術
【防疫外交】台灣人為韓國開發口罩地圖,向全球證明「Taiwan can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