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數位時代 NEW eID 終於拍板了!內政部近日宣佈將於2021年7月起全面換發新式身分證 ——「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在討論「資安問題」之前,這項新科技的5大亮點你必須知道喔!根據內政部報告,New eID 與紙本身分證一樣,只做於身分識別的用途;但卡面資料比現行身分證更少,防盜功能較現行身分證更高。晶片資料經過層層加密、必須提供密碼授權才能取用,在使用 New eID 時也不會儲存留下紀錄,在個資保護上其實更周全

數位身分證的初版樣本,是取自於2018年獲內政部「身分證明文件再設計徵選活動之設計獎」的設計師魯少綸作品,「形|SHAPE」。簡約的黑白造型,正反面圖紋則是玉山山脈的等高線圖,還印有台灣全島形狀的光影箔膜。在經過一整年不間斷的樣本審核、耗費了48億政府經費,大部分的細節終於確認拍板啦!儘管在正式換發之前可能還有一些「微調」,以下整理了5大亮點馬上來了解一下!

▼「數位身分識別證」初版設計 ▼

台灣全新「數位身分證」真的要啟動了?超便民8大功能整理,綁定手機、個資保護還有一堆小亮點!
取自內政部網站

▼「數位身分識別證」2019年底新版設計 ▼

台灣全新「數位身分證」真的要啟動了?超便民8大功能整理,綁定手機、個資保護還有一堆小亮點!
取自內政部網站

亮點1. 身分證只顯示5項個資

細看上面這張2019年底發佈的最新版數位身分證,你會發現正面的個資簡潔許多!為了保護隱私,數位身分證的欄位資訊僅提供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日期、相片與婚姻狀態5項個資,至於配偶名字、父母名字、戶籍地址、役別、出生地等資訊將隱藏於晶片內,必須授權才會顯示。比較有趣的是,關於「性別」是否會顯示於數位身分證上,似乎還未有定論。

亮點2. 中華民國旗與 REPUBLIC OF CHINA

關於這件備受爭議的細節,最新版的數位身份證設計已確定會在左上印中華民國旗與 「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NATIONAL IDENTITY CARD」的字樣。

亮點3. 未來身分證可以綁定手機

台灣全新「數位身分證」真的要啟動了?超便民5大亮點整理,綁定手機、加密個資還有一堆小細節!
取自內政部FB

2020年10月若國民使用數位身份證順利的話,政府將進入開發「行動身分證APP」,並同時將身份證與健保卡、駕照等證件「結合」!不久的將來,出門不僅不用帶現金、帶悠遊卡,連身份證都可以直接手機「嗶嗶」,真的很幸運能活在這個年代呀!

亮點4. 虛實整合,網路辦理業務超方便

將身份證數位化最大的優點,就是能享受到完全個人化的「數位服務」。任何需要證件辦理的業務,都可以直接在線上即時辦理,完全省去了奔波各單位的時間!這項最快在2020年10月就能在網路上辦理公投聯署、健保與社福、津貼、勞保、年金,甚至是護照簽證等16項業務!只要確認個人身份之後就不需臨櫃申辦,也不用再急匆匆跑超商影印身分證啦!其實這就是日前已啟動的「自然人憑證」升級版。

Text, Font, Parallel,
取自內政部FB

亮點5. 完全數位化後,是否有資安問題?

關於這張數位身份證,許多人都會有個資被竊取或洩漏,以及是否會被政府追蹤感到不安。根據內政部的資訊顯示,新式晶片的加密保護已是最優化的狀況,卡體晶片要複製也是極為困難。另外數位身份證的「簽章功能」也有不同的隱私層級,每人可設定3組密碼,一組為身分證後六碼、另兩組自訂;身分證後六碼在線上使用時,只能授權讀取實體身份證上的個資,而輸入自訂6-8碼的密碼後,可以授權讀取配偶姓名、父母姓名、性別、戶籍地址、役別⋯ 這些「加密」個資。那麼關於政府監控的問題呢?數位身份證不具「儲存」功能,也沒有政府機關有權掌控數位身份證的使用紀錄。

2020年4月最新消息

內政部原定於2020年10月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證(eID),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及時引進國外高防偽PC晶片卡的技術,不得已宣佈了延期。然而近日愈來愈多的反對聲浪,都圍繞在對資安的疑慮!內政部回應新式數位身分證採用的是通過國際安全認證標準的「雙晶片備援機制」,並將由台積電公司代工生產。另外「自然人憑證」的功能也會讓民眾自由選擇是否附加,若不附加就不會有相關電子簽章功能,進而免去對個資洩漏的疑慮。

2020年8月最新消息

內政部日前預告「戶政規費收費標準」修正草案,民眾補領身分證每張費用擬由現行的新台幣200元,調漲為900元。

此內容來源為 poll,該網站能找到相關內容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