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神父】神父的眼淚@George 的心靈冒險|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03 11:16:32| 人氣15,67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筆記:神父】神父的眼淚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神父】

當同性戀進入宗教體系中,毫無疑問地將引爆信仰的禁忌,電影《神父》正是其中的翹楚。影片中年輕的神父格雷(Father Greg)來到新教區,取代另一位神父的職務,他開始將理想付諸於教區工作中。也許是現實的壓力遠較預期來得大,神父格雷對於信仰逐漸動搖。

一次酒吧的暢飲,神父格雷結識了葛瑞姆,並與對方發生性關係。儘管信仰對同性戀是諸多批判,神父格雷仍堅持自己的神職工作。直到他聆聽14歲女孩麗莎的苦情,對信仰的質疑如排山倒海洶湧而來。他不能夠理解一個慈愛的父親竟能對自己的女兒進行亂倫,甚至大言不慚地論述此乃人的天性。神父格雷因身負告解禁令,不能告知麗莎的母親瑪姬,只能以暗示的方式遂其警告之目的。

然而,神父格雷內心的煎熬卻似乎一天勝過一天,對於情人葛瑞姆他始終難以忘懷,腦海裏盡都充斥著裸男的畫面。同一教區的神父馬修,與管家瑪利亞有著長期以來的情愫,他也無能為力。麗莎的問題,他雖有心但卻無法解決。

【原諒】

神父格雷在會議中無心與教友們討論事情,於是提早散會。回到房間的他,質疑上帝不做任何事情,坐看罪惡橫行,義憤填膺的情緒轉為情辭迫切的禱告。而瑪姬因會議提早結束,無意中撞見自己的丈夫菲爾性侵女兒,異常驚駭與惱怒。之後,並當面詛咒神父格雷。

心情不佳的神父格雷意欲尋求葛瑞姆的慰藉,卻很不幸地被警察抓到在車上與情人的擁吻。消息一曝光之後,神父格雷被轉調其他教區。然而,神父馬修卻期待能與格雷一起主持彌撒。

神父格雷來到瑪姬家中,祈求麗莎的原諒,但被瑪姬擋下,不得其門而入。一直到神父馬修勸格雷回到教區主持彌撒,當教區信眾不停引用經文責罵格雷時,這個原諒才真正回到神父格雷身上。隨著聖詩響起,沒有信眾來領神父格雷的聖體,麗莎緩步向前從其領用聖體。剎時間,神父格雷擁著麗莎泣不成聲,彷彿他得著無與倫比的原諒。

【麥偉的故事】

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在自己的書中《恩典多奇異》(What’s so Amazing about Grace)說:「我舉了麥偉的關係作例子,同時刻意避而不談某些議題,因為要如何以恩典對待『另類人』,一直是我艱苦的考驗。」而麥偉(Mel White)正是楊腓力的好友,原本在基督教界頗負盛名,直到他出櫃並寫了《門前陌客》(Stranger at the Gate)一書,基督教界的撻伐聲音也隨之而來。

曾有電視台工作人員訪問麥偉、他的妻子、朋友以及父母,當採訪者問到麥偉父母:「你們也知道其他基督徒對你兒子有什麼看法。他們說他是可憎之物。二位有什麼想法?」麥偉的母親回答:「他或許可憎,不過我們還是以他為傲,以他為樂。」

楊腓力的一段話為麥偉的故事下了註記:「那句話一直留在我心裡,因為我認為那是令人心折的恩典定義。我認為麥偉的母親說出神如何看待我們每一人。其實我們在神眼中都是可憎的:『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然而,神不顧一切的愛我們。恩典昂然宣告:神以我們為傲,以我們為樂。」

【恩典治癒的眼目】

神父格雷的眼淚說明一個事實,我們都渴望被人接納,不被其他人視為異類。只是當觸碰到信仰與同性戀議題時,接納似乎變得遙不可及。儘管上帝對這些事不一定能容忍,但是否這些人就一定十惡不赦呢?

從耶穌基督在人間的日子裡,盡都與低下的人共同生活,與娼妓、稅吏為伍,甚至與之同桌共席,就不難發現我們需要楊腓力所說:「恩典治癒的眼目。」愛一個人,或許就得以神原來的眼光對待他。

神父格雷所衷心期盼的正是「神原來的眼光」,但當一切變樣,期盼落空,麗莎的舉動份外讓人感動。她是否認同神父的性向,不得而知。她知道神父此時正需要一份溫暖的愛,這份愛存在於人與人的關係中,也是神父格雷在課堂上所強調的。當我們急於為別人定罪或貼標籤時,或許也可以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所處的地位!

台長: 丁介陶/George/說故事的人
人氣(15,67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電影筆記:17歲的天空】純純的愛
此分類上一篇:【電影筆記:藍宇】來不及的愛

薇塔
您好:

拜讀您的作品,受益良多,也非常的感動!您真是一位內心溫暖的說書人?不容易看懂的書跟影,您都可以用平易進人的方式解讀出來。

最近擎友一直很好意的要將我帶入教會,但對於她最近熱衷多元成家反連署的活動,我總是難以認同,我的孩子不是同性戀,某種程度上我很慶幸,他們人生中要承受的壓力,必然少於同性戀許多。

一般的父母要接納同性戀的孩子都不容易了,如果身為基督徒,挑戰恐怕更大了。我想目前我要站在不反對同性戀的那一方。我也不是說我對,我只是做了選擇。
2013-10-14 13:45:24
版主回應
謝謝你的來訪與留言,對於同志議題,說實在,我們還是瞭解太少。有太多難以解決的議題,並非只套用道德就能一概而論。不論我們心中的答案為何,又或他人想法如何,終究我們得生活於群體中,既是如此,或許多些寬容比多些指責好。
2013-11-11 07:08: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