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韩剧《如蝶翩翩》?

关注者
26
被浏览
41,065

14 个回答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最近《窥探》更得太顶了,咱今天换换口味。


但今天要聊的这部剧也跟《窥探》一样,题材新颖、大胆刺激、让人出人意料!


我要说的正是最近口碑逆天的高分韩剧——


蝶舞翩翩





包括片片在内的多数观众,估计光看设定就被吸引了。


七旬老汉竟要学芭蕾舞!反差感一秒就来了。


跳跳广场舞也就算了,还要学芭蕾,听起来就非常扯,别说是爷爷奶奶了,想象我们自己爸妈有天突然说要学芭蕾,感觉也是有点遭不住。


但就是这么个有点扯的设定,看得我是一会儿想哭一会儿想笑,过会儿又燃了起来!





整部剧从一场葬礼开始,70岁的老白来参加老友葬礼。


随着年纪增长,身边的朋友也逐渐减少,为数不多尚在人世的,也经常因为各种病痛和儿孙琐事缺席聚会。


一个老友惋惜朋友的离世,但他也觉得非常奇怪,自己竟没有一滴眼泪。


老白见怪不怪,“人在渐渐老去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习惯了告别”。





老友们面色凝重,没人再做声,但大家都非常明白,老白说得对。


葬礼结束,老白路过一间芭蕾舞教室,另外一位男主人公小白,正在练习芭蕾。


看着眼前翩翩起舞的小白,老白一时看得出神,被发现后却立马逃开了,好像自己干了件见不得人的事。


原来,出生在保守贫困年代的老白,从小有颗学习芭蕾舞的心。


但小时候父母的阻拦,成年后养家糊口的压力,让他无法从事确定不了未来的艺术行业,于是当了一辈子邮递员。


人到七十,总算把两儿一女拉扯大了,儿女们也有了各自的家庭和事业,父母的任务却还没完。





大儿子虽然是大企业中层,但人到中年,家里也是一地鸡毛,当了二十年家庭主妇的媳妇要重返职场,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正面临就业难问题。


二女儿的老公是个小政客,屡次竞选当地议员不成,经济情况捉襟见肘。


最让家里操心的是小儿子,放着体面的医生不当,非要去拍纪录片,还一直穿着在医院做手术时穿的拖鞋,像gai溜子一样在大街上晃荡。


因此,老白两口子还得时不时接济这几个子女。




老白老婆是依旧很爱吃泡菜做泡菜的罗文姬女士


然而,住在疗养院的朋友刺激了老白。


行将就木的朋友跟老白念叨着少年时代的梦想,他一直想自己造一艘船出海,直到住进疗养院都没能成行,因此十分遗憾。


朋友的话触动了老白,他想起自己从小也有颗当芭蕾舞演员的心。


尽管后来没能如愿,还是一直关注着芭蕾舞界的动态,看了很多演出,悉心收集了很多简报。


但因为觉得自己岁数大了,没有希望了,老白一开始处理掉了这些东西。





某天,老白收到疗养院来电,朋友失踪了。


原来,朋友最近总梦到大海、鲸鱼,还有他从未有机会下海的“前进号”小船,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为了死而无憾,老友独自上路,去完成未竟的事业。





在朋友的影响下,老白也鼓起勇气拜师学艺,他想在人生最后的时间里,完成学习芭蕾的梦想,并在舞台上进行一次表演。


而他的师傅正是天才芭蕾舞少年小白。





之所以能组成这样的爷孙搭档,还得拜小白老师所赐。


小白天赋异禀,却是野路子出身,不服管教,老师把老白安排给小白,就是想让他平心静气,找回跳舞的初心。


老白也不用交学费,条件就是当小白的经纪人,帮老师监督小白的日常起居和练习。





当然,小白收徒也是有条件的,老白这一把老骨头也是费了不少劲才达标。


终于顺利拜师之后,年过七旬的老白买了练功服,偷偷在洗手间换上,欣赏自己的风采。





老白也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整日刻苦练习,为锻炼腿部肌肉舍弃了代步工具,走在路上也忍不住蹦跶几下。





老白偷偷练舞实在太可爱了。


不过可爱不过三分钟,老白老婆——罗文姬女士,发现老白每天忙忙叨叨,竟是为了练芭蕾。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家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内容就是批判并阻止老白跳舞。





全家人不仅不知道老父亲喜欢了一辈子芭蕾,大儿子和二女儿更是明确反对。


表面上他们是怕老父亲受伤,最后拖累到母亲,这其中潜台词其实是,他们也不愿被拖累。


还有一个原因剧里没有明说,但观众不难感受到,传统思维的老大老二,打心眼儿里觉得七十岁的老父亲跳芭蕾舞这件事本身,就是伤风败俗的。





相伴一辈子的老婆也持反对意见,气愤之下,她剪掉老白的练功服,严厉呵斥老白不懂事,不懂得做一个“懂事、不给孩子们添乱的长辈”。





面对妻子儿女的围攻,老白神情落寞,无奈之下放弃了芭蕾。


当然后来老白还是如愿继续学芭蕾,这其中曲折就不一一展开了,给大家留点神秘感。


其实这部剧是双男主戏,小白这条线也有非常动人的展开。


但相比之下,整部戏的戏眼在老白身上,他的故事也更打动我,所以还是以讲述他的故事为主。





虽然整个剧主基调还是温情的,实际上也讲述了很多尖锐的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整个东亚老龄化都比较严重,老白面临的正是很多老年人会遇到的问题。


年轻时勉强养育多个儿女,现在多个儿女供养一双老人,哪怕老人没有经济和医疗负担,儿女也颇为吃力,经常互相推诿。


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不孝,就像剧中那样,每个家庭的确各有难处。


因此老人和儿女都会有这样的默契,老人尽量不给儿女找麻烦。





其实父母从成为父母的那一刻起,就经常有诸如此类的想法:等孩子上学就轻松了、等孩子工作结婚就轻松了。


说实话,这种想法实在是太普遍了,事实却是,父母一辈子都轻松不下来


就像罗女士因为害怕给儿女添乱不让老白学芭蕾,他们一辈子操劳,哪怕是老了,也成天惦记着贴补儿女,自己安顿老年生活,不让孩子们困扰。




老白和罗女士的重要日常就是给孩子们做吃的送吃的


相比西方国家父母孩子彼此独立,各有各的生活,东方父母的独立更多的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减负。


但在这个过程中,子女经常把父母的付出看做理所应当,忽略父母的苦心和他们的感受。


老白家就非常典型,全家上下好几口人,不知道老白喜欢了一辈子芭蕾舞。





甚至觉得,老人一把年纪了,“让年轻人省心”是本分,不该有那些异想天开的期待。


上学时候看过一篇疼痛小说,作者、具体内容早就忘了。


但非常清楚地记着,主人公和姥姥聊起谈恋爱,发现姥姥其实有一颗少女心,作者写到“姥姥年纪大了,但感情没有老”。


至今想起这句话我都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因为在此之前从没想过,家里老人不仅是我们的长辈,长辈首先是他们自己。




多年之后,贾玲用《你好,李焕英》向更多观众表达了这个观点


他们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了,记忆也越来越不好了,但只要神志清晰,他们的情感就不会老,感觉没有退化,仍然是一个敏感丰富的人。


因此他们那些细微的情绪和感觉都值得晚辈重视,他们的爱好也应该得到尊重。





这部剧另外一个触动我的点就是,它在呼吁关爱老人的同时,也向青年人传达长辈们的生命哲学。


说白了,这也是对观众进行的死亡教育。


这么说乍看有些惊悚,但绝对不是我过度解读。


整部剧一开始就是一场葬礼,老白就有非常重要的台词,强调年纪越长,逐渐习惯了告别。


还有前文提到的老白好友,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油尽灯枯之前,他要完成自己航海的梦想。


而老白备受鼓舞,也准备在行将就木之前完成当芭蕾舞演员的理想。





他们不是为了追求梦想而出发,而是在用一个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实现自己与世界最后的连接。


根据目前的剧情,老白似乎有了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征兆,忘记手机放在哪里,结婚以来第一次忘记结婚纪念日,在海洋馆里迷路。





在我们一般观念里,老年人的“遗忘”就等同于跟社会隔绝,他们的社会性会逐渐消亡,这其实就等同于死亡。(敲下这行字的时候心好痛)


在这之前,老白要用成为芭蕾舞演员这件事,跟世界好好告个别。


也是因为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老白非常心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学成,干了一些拔苗助长的事情。





在中国,人们普遍很忌讳谈论死亡这件事,很多人不到死亡降临前的那一刻,都不会为此做准备。


哪怕是生活经验很丰富的成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在头一回面对周围人去世的时候都会显得手足无措。


但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是向着死亡而去的,这是我们生命历程里必须直面的重要部分,这也是中国人成长教育当中缺失非常严重的一部分。


我很喜欢《獾的礼物》这个绘本,讲的是年迈的獾去世后的故事。





獾留下一封信之后安然离世,小动物们想起过去跟獾相处的日子,他教会狐狸打领带,教会鼹鼠剪纸……


尽管獾离开了,朋友们有这些技能,就好像有他的陪伴一样,这些小动物也逐渐学会了接受、面对死亡。


我是在成年后读到这个绘本的,当时大受震撼,惊讶于西方人如此直接地给孩子讲有关生死的事。





当然现在有很多相关内容都被引进到了国内,孩子们接受这方面教育的机会也更多了。


反而是跟我年龄相仿,甚至我们的上一辈,缺少死亡教育,也很少有人能平心静气谈论、面对以及处理死亡这件事。


因此,《如蝶翩翩》首先引入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我也非常真诚地希望,自己未来能像老白、像獾一样,平静又庄重地迎接最后时刻。


这么说好像多少有点丧气,还没出发就开始考虑终点的事了,当然在这之前,更重要的还是认真对待当下,像老白一样有随时出发的勇气!


今天就聊到这儿,为勇敢的老白,点个赞!~


我们明天再见,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苏

9.2分,好久没见过这么治愈温馨的韩剧了!

有这么一部新播韩剧《如蝶翩翩》,既没有当红的演员,也没有狗血的剧情,但却成为了近期评分第一高。


开播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随着看过的人越来越多,分数不降反增,现在已经有9.2的高分。


果然,美好的故事总是会惹人心动——





这是一部由tvN出品,稍显别致的双男主剧。


剧中的两位男主一老一少,实际年纪相差近50岁。





朴仁焕,这位1945年出生的老爷子,是韩国中央大学戏剧电影系出身,演戏已经超过50年。


因为年龄的原因,朴仁焕已经当了很多年的爸爸专业户。近些年我们能看到的他的作品,他大都是以某某人的老爸这样的配角形象出现。


这次,老爷子终于站在了C位,演回了他自己。





宋康,出生于1994年,相比于朴仁焕,他还完全是个新人演员。


但是这个小伙子真的未来可期,186cm的帅哥演员,谁不爱看!





前不久网飞刚播完的惊悚剧《甜蜜家园》,口碑很不错,就是他主演的。


经过一部部作品的锤炼,相信宋康在韩国演员界的存在感也会越来越高。





除过这两位主演外,本剧的配角也都很有戏。


比如人人都爱的罗文姬女士,这次特别出演朴仁焕的老伴。





看起来依然能吃能打能骂人,只要她一开口,那熟悉的感觉就回来了。


还有名配角金太勋也参演了这部电视剧。





他曾出演过太多好电影好剧了,《请回答1988》、《Live》、《孤胆特工》......


虽然是配角,但一样发光发热让一部作品变得更完美,珍惜配角从我做起!





话说回这部新剧的故事本身。


一切要从主角沈德出(朴仁焕 饰)决定去学习芭蕾舞讲起。


那天,沈德出偶然之间看到了年轻人李采禄(宋康 饰)在练习室跳芭蕾舞。


舞姿优美,看得沈德出都呆了,从那之后他便一直念念不忘。







这之后没过多久,沈德出就下定了决心,自己也要开始学习芭蕾舞了!


按理说,一个人想要做什么都是他的自由。


但沈德出的行为,却遭到了周边所有人的反对。原因不复杂,因为他已经是个年过70的老年人。







一辈子为儿女而活的妻子对他说:


受不了你,做什么不好,竟然练芭蕾?咱们别给孩子们添乱行吗?


老都老了,就别给儿女们添麻烦了。至少现在不能成为他们的累赘啊!







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女们对他说:


爸爸这把年纪了,突然去跳什么芭蕾啊?要是让别人知道了,一定会说三道四的!


年纪大的人,就应该老老实实安安分分,每天爬爬山,逛逛公园就行了,干嘛要干那些别人都不干的事情呢?





周围的邻居,毫不留情面地说他:


大哥你都这把岁数了,怎么还这么胡来?





当芭蕾舞练习室的老师指定让采禄教沈德出跳舞的时候,采禄也气得忍不住说他:


你是认真的吗?这把年纪还怎么练芭蕾?


别提平衡感了,站都站不稳了!





所有人都觉得,作为老年人的沈德出不该有学芭蕾舞的想法。


因为芭蕾舞学起来也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对身体素质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体力很好的年轻人还常常会吃不消,练得全身上下伤痕累累,更别提沈德出了。


更何况,大家也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大年纪还想要学芭蕾舞的人啊,万一身体承受不住出了事,多难办啊!





于是他们义正言辞地拒绝,以为沈德出会知难而退。


但是,他们也都没想到,沈德出对芭蕾舞的喜欢有多深。





从小时候开始,沈德出就喜欢上了芭蕾舞。


当时的他勇敢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却遭到了爸爸的严肃拒绝。


后来渐渐长大后,他肩上背负起了养活家人的责任,梦想再次被放到了身后。







他现在终于退休了,有了时间,也不用为生计发愁,想要去实现在心里装了几十年的梦想时。


难以置信,一切竟然已经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其实,从一开始萌生要学芭蕾舞的想法的时候,沈德出也想过现在在开始是不是真的已经晚了,该放弃了?


岁月催人老,如今的沈德出肚子上的赘肉已经很明显,腿脚也没有太多力气。


但是老朋友奎石的死去,让他彻底下定了决心。





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那段时间,奎石一直很遗憾。


他觉得自己卖了一辈子船,却始终都没有造出一艘属于自己的船。


如今的他,常常半夜做梦,梦中总能看见自己的驾船乘风破浪,听见海浪滔滔,鲸鱼在水中游弋。





他真诚地告诉沈德出:


希望他能趁着有力气,还清醒的时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留下遗憾......





没多久后的某天夜晚,奎石就从楼顶一跃而下。


当时的他,手捧一只小纸船,嘴里囔囔着前进号的名字,在人生的最后一刻跳进了梦想中的海浪。





经历了奎石的事情后,沈德出铁了心要为自己活一次。


他意志坚决,人生就这么一次,在死之前,想飞跃一次!


于是,顶着重重压力,沈德出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挑战。





老师采禄为了考验沈德出的能力,一开始就给他设定了考核任务,就看他能不能坚持立起脚尖保持平衡。


为了能达标,沈德出超级认真地努力练习。


不过按照他的身体素质,想要做到实在太难了,所以那段时间沈德出甚至连吃饭的时候,饭桌下的脚都在努力踮脚尖。





更可怜的是,一开始的他并不敢把自己学芭蕾的时告诉家人。


每天,他都只能偷偷摸摸关上房门对着穿衣镜练习,他一个腿脚已经不利索的老年人,站也站不稳,只一会儿就会满头大汗。


有次沈德出不小心摔倒了,就遭到了老伴的怀疑,不知道他是在屋里子干嘛,才会碰翻好好放着的镜子。





那段时间里,沈德出的芭蕾舞服脏了,也只能偷偷钻在卫生间里手洗。


偶尔被老伴看见了,他吓得赶紧把衣服卷成一团泡在水里,说自己是在洗袜子.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露馅了......





就这样,一路困难重重,阻碍多多,沈德出的芭蕾舞学习之旅走得无比坎坷。


好在他一直乐观积极,下定了决心就从不说放弃。





渐渐的,他的坚持和努力,渐渐感动了大家。


尤其是对于采禄来说,沈德出的突然出现,好像照亮了他的生活。







那时的采禄正处于低谷期,事业不顺,和自己的爸爸相处也不顺心,在这个艰难的时候,沈德出让他感受到了太多来自长辈的温暖。


这一老一小,明明没有血缘关系,却在学习芭蕾舞的过程中,感情浓得胜似亲爷孙。


两人就这样相互陪伴,互相治愈,扶持成长。


这过程既温暖人心,又励志热血,真的会让人看到热泪盈眶。





仔细想想,我好久都没见过这么治愈又温馨的韩剧了。


我相信每个人看了这部剧之后,也都会像采禄一样,被沈德出感动到。


当他的脚尖颤巍巍地立起,手指小心翼翼松开扶手的时候,你一定会像我一样,在屏幕前情不自禁为他加油。





曾经的沈德出,也想过如果自己能再年轻点就好了,如果能跳得更高就好了,如果身材再好点就好了......


他总是执着于自身的不足之处,觉得自己跳不出像采禄那么美的芭蕾舞。


当老师对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你跳属于自己的芭蕾不就行了吗?





那时的他,自信地迈出了步子,你看,他做得多好啊!


我觉得在看到他转身的那一刻,真的有被他激励到。





是啊,人生这么短暂,为什么要束缚自己,不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呢?


生活中真的有太多太多人,会因为年龄、性别、外人的眼光这些外在因素,把自己的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可是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能够找到能让自己幸福的事,就已经是一种幸运!


如果能鼓起勇气坚持去做,那该有多快乐呢?

做自己想做的事,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梦想,不要指点他人。


因为每一种选择,都不该被轻视。


每一种美好,都不该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