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关注者
16
被浏览
37,490

9 个回答

当剧作家的爱情被书写——评电影《莎翁情史》

张雍

前段时间在看Tom Stoppard创作的The Invention of Love,意外地发现电影《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的编剧之一便是Tom Stoppard。怀揣着一份好奇——对于“古典”了如指掌的剧作家要如何书写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的爱情故事,我在今天下午观摩了这部电影。


一、性别表演:虚幻背后的真实反抗

电影编导利用了当时英国戏剧界的一个“规定”构造了整个故事的情境,这个“规定”就是女性被禁止参与戏剧演出。出于对戏剧的热爱,以及对Shakespeare才华的钦佩,故事的女主角Viola女扮男装,成为了Shakespeare新戏的男主人公。这样的“性别表演”既推动着电影情节的发展,也体现出了在那样一个时代里面,女性对于男权社会的反抗。

当女王在看完这场戏剧演出以后,她告诉Viola,她深知她的不易——“but I know something of a woman in a man’s profession”——在当时的社会语境里,不管是女王还是做演员的Viola,她们都属于“a woman in a man’s profession”。

正如学者西蒙·特拉斯勒(Simon Trussler)在其著作《剑桥插图英国戏剧史》(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British Theatre)里曾提到,“自相矛盾的是,在禁止女性演出的时代,女王却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份“自相矛盾”正是女王通过“扮演”来完成对于她所处的时代的“嘲弄”。

二、戏中戏:剧作家的情与爱

作为一部讲述著名剧作家Shakespeare爱情故事的电影,自然是绕不开Shakespeare最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纵观整部电影可以看出,这既是一部莎翁的情史,也是一部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剧作品的“创作史”。

在Shakespeare与Viola这段恋情里,Viola从头至尾都充当着Shakespeare艺术缪斯的角色。正是因为这份爱情,所以诞生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剧作品,戏剧的排演过程更是为两人提供了相处的机会和可能,当然,也为后来所发生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由于各种各样意外的“相遇”,作为剧作家的Shakespeare亲自扮演罗密欧,曾经扮演罗密欧的Viola这一次则成为了朱丽叶。纵观整部电影,这是他们唯一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相爱着。至此,“戏中戏”的一个意义便浮现出来——他们借由一方舞台,借由角色之口,完成了一场恋爱梦。

他们在舞台上演的是一个悲剧,但这却是他们生命里的一场美梦。

美梦清醒的时刻总是略显残忍,尽管Viola得到了女王的认可,但她仍旧被要求“成为Viola”,一个世俗所期待的Viola。

在电影的结尾,Shakespeare正在创作《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的情景与向远处走去的Viola的背影逐渐相互交织——再一次,她成为了激发他灵感的艺术缪斯。

他用一部戏与她恋爱,又用一部戏来永远怀念她。

或许,这就是剧作家的恋爱。


张雍

2021年7月19日

爱一定有身体上的亲近

《莎翁情史》。莎士比亚显得很忧郁,很焦灼,眼睛里总有一种没有实现的激情。他这样湛蓝的眼睛很适合谈恋爱,在迷恋一个女人的时候,非常有那种陷入爱情的神情。

以前我对爱大概有一些误解,觉得是一种纯精神交流的,一种灵魂的契合。这大概和从小到大看的某些书籍小说有关。主流媒体是不太宣传欲望的。但是看了《莎翁情史》,我才发觉,其实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相互吸引,有很大一部分是身体的接近。

当然,男女主人公是志同道合的,他们都非常非常的热爱戏剧。女人甚至是莎士比亚的崇拜者。并且女主非常投入的演出戏剧。把这部戏看做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但无法掩饰的一点是,剧中的莎士比亚异常年轻英俊,而且忧郁。他有一种找不到灵感,写作陷入瓶颈,空虚时的寂寞神情。他那样的往来穿梭,仿佛就是为了女人的爱,和期待着那种点燃他生命的激情。

而女主人公爱上的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男人。假如莎士比亚是一个老朽,恐怕她就没有这样的激烈和投入。他们每次见面总是伴随着激吻和拥抱,那种急切想要和对方融为一体的感觉。突然想起一个情感专家说,爱情就是性欲加征服欲。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一些什么。但是生活中在一起年深日久的夫妻,已经习惯成自然,失去那种征服欲时,他们之间也开始缺少那种激情。

不能说身体的走近就代表着相爱,但是相爱一定代表着渴望彼此亲近,耳鬓厮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