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研究——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与维多利亚公园的互补模式_百度文库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研究——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与维多利亚公园的互补模式


2.2香港独特的城市发展历程
独特的城市发展历程,使香港的城市发展因地制宜,既受到英国等西方国家规划思想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吸收中国文化传统和华人社会结构的影响,中西融会贯通。香港自1842年起被英国租占的100多年中,殖民资本的介入对于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5],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和英国殖民主义城市规划体系的导入对城市近代化的贡献举足轻重。
其次,千百年来钟情于繁华市井风俗的华人社会,其社区在现当代高密度特征和拥挤文化背景下,仍然保持高度融合性和交流需求(图7)。而香港、新加坡等城市某些地段发展模式的成功,恰恰为紧凑型城市组团和单元提供了研究的范本。铜锣湾绿色高效、动感活力城市社区的形成与亚洲东南部客观的人口地理条件密切相关,而华人社区的社会结构特征又使得其城市形态区别于西方以及东京、首尔等亚洲东部城市。
高密度高强度城市组团空间模式的巨大优势和活力已经凸显,近年来着眼“世界金融中心”的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已经将整体性的高强度开发视为重要手段⑦(图10、11),而率先启动的起步区地块整体容积率(含道路、市政设施等)高达3.01[11]。
3.3功能复合、形态互补的空间模式
既然高密度和高容积率成为城市发展的既定条件和不二选择,那么如何通过中心区城市单元内部功能的复合、空间形态多元和互补,来满足身居其中的人们活动和体验的多元需求就变得尤其重要。
维多利亚公园最初正是基于解决高密度中心城区的人们对休憩环境和公共空间的需求发展而来,它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这一地段超高强度商业资本对城市的侵袭和垄断,丰富了市民对城市公共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中心公园和节日庆典的最佳场所。维多利亚公园在混凝土森林中劈开一块绿洲,与铜锣湾商业中心相得益彰,使得这一地段更加活力十足,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同。
铜锣湾高密度的商业中心区与维多利亚公园在面积上几乎形成1:1的对应关系(图12),然而两者一密一疏、一紧一弛、一商业一休闲、一资本一无偿、一消费一公共,无论在城市功能还是空间形态上都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因而解决了很多的城市问题。绿地公园满足了高密度城市空间中人们缓解压抑的需要,同时高密度的人流也避免了城市绿地由于可达性不足而形成无人问津的死角,保证了与商业同等的活力高效。这种功能复合和形态互补型的空间模式⑧实现了中心区城市单元内部需求的自给自足,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单元内享受城市多元的服务和不同的空间体验(图13.14),体现出城市功能复合,形态多元和空间互补模式的优势和必要性。
关键词:
华人社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香港;铜锣湾
虽然高密度城市往往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与环境恶劣、过度拥挤、资源匮乏、犯罪滋生相联系,但对于人口拥挤的亚洲东南部城市,高密度复合型的单元模式已成为中心城区发展的唯一出路[1]。在此前提下,哪种城市空间单元模式能够在保证城市高效运转的同时,兼顾生活品质与城市活力,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来自纽约的经验和设想很早就显示出紧凑型城市独特的魅力和优势[2],而香港中环、铜锣湾,东京的新宿、银座等充满活力的中心城区,则为高密度活力社区的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本。本文通过对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和维多利亚公园互补模式的研究,探讨华人聚集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形态特征,为我国大陆城市中心区的规划设计和更新提供经验和启示。
铜锣湾南部靠山,北侧临海,自然环境等外部空间的阻碍和限制使商业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物被迫高密度垂直发展,由此形成了特殊的空间感受。一个负担着如此之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核心城区商业地段,引发了人们密集的行为活动和紧张的生活节奏,更激发出非同一般的效率和活力。正如商业活动高效的特点一般,维多利亚公园利用率也显得如此之高,在承载了游憩、休闲、集会、交通等活动和履行城市景观职能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这种开放式互补型的城市中心区单元的空间设计模式,体现了华人社区高密度和拥挤的基本特征[3],对于当前发展紧凑型[4]的绿色城市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的限制,高密度的城市形态似乎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7]。而数据显示,该地区虽然人口整体密度较高,但中心城区的紧凑型模式和人口承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表1)。事实上,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快速城市化的推进,已经导致亚洲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交通、环境、能源等问题,人口、土地、城市之间的博弈客观上为高密度的紧凑型城市发展带来了优良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超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发展也因此成为可能。
在香港,政府的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机构依据规划区的整体规划构思,指定固定的“景观公共区域”,有效地控制了城市内的各项发展计划,避免了有限土地的无序建设。在此过程中,单纯依靠市场体系和资本运营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因而政府机构的控制、指引和协调在实际运行中显得非常重要。这种模式由于兼顾民众利益而并非一味满足高强度开发,所以依靠立法和行政权力机构的干预小心地控制每一个发展计划,使其都基于整体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来构思和实施。
2铜锣湾空间模式的形成背景和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Baidu2.1香港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匮乏的资源、多山的地形、众多的人口,一度是困扰香港城市发展的难题,而这非但没有成为城市发展根本性的制约瓶颈,反而为高密度、紧凑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优势。香港总面积约1104km2,但境内多为山地.只有少量土地可以作为城市用地,城市的地理环境约束了城市向外扩张的可能,建成区面积只占整个城市面积的15.6%.长期以来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维多利亚湾两岸,建筑物见缝插针般发展,从而使得建成区内的人口密度达到了超乎寻常的程度[1]。铜锣湾地处港岛北岸的黄金地带,很早就成为香港商业活动的聚集地。
2.4政府介入和权力机制的保障
铜锣湾核心城区互补模式成功的背后还得力于政府对于公众利益的维护和有效的权力机制的保障[5]。众所周知,该地段用地紧张,商业资本的侵袭已渗透至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而半个多世纪以来,维多利亚公园却始终未受丝毫侵害,而且设施一再完善,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公园,在此过程中政府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3.2超高密度和容积率
铜锣湾已成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几个城市中心区之一③,突破10的超高建筑容积率即使在港岛城市核心地段中也名列前茅(表2)。事实上,由于有限的地皮和长期的经营炒作,使得这里寸土寸金,每栋建筑的容积率几乎都达到规划容积率的上限④。铜锣湾为了实现真正的高密度与集约化效益,往往形成下层商铺,上层写字楼,居住、旅馆等复合功能(图9).不仅摆脱了规划建设立法中容积率的限制,而且混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设施的效率,同时办公和居住也由于配套设施的保证而更加便利。
区位的优势吸引人们仍然不断地
流向该地段,商业中心区规模的增长和新增空间场所的需要,迫使商业中心区的建筑密度进一步加大。从长远可持续发展和宏观的角度来考虑,铜锣湾地段几乎没有任何选择,延续并进一步实现超高密度发展可以说是唯一的出路⑥。近年来为补充城市空间,香港政府和港铁公司兴建铜锣湾地下商城,以增加建筑面积,缓解建筑和交通问题,然而考虑到该地段的土地现状和不断增加的使用需求,政府不得不一再放宽对规划容积率的限制。根据2008年公布的数据,铜锣湾地段连同中环皇后大道东侧区域的局部范围,容积率有望突破15,而资本利益的驱使无疑使实际建成的容积率时时紧逼政策允许的上限[10]。
3铜锣湾空间模式的特征和启示
3.1黄金区位和便捷交通
核心城区的黄金区位和便利高效的公共交通是形成高密度、复合型城市核心单元的先决条件。铜锣湾地处港岛北岸商业核心地带,临近中区海底隧道出口,并且公共交通极其发达:北侧任一条街道都有电车地铁相连,地铁至旺角,尖沙咀,中环、湾仔等其他城市中心区仅需10分钟左右,转乘快线到达机场和深圳罗湖口岸仅40~50分钟。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研究—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与维多利亚公园的互补
陈可石崔翀
摘要:
香港的铜锣湾商业中心区是世界上地价最高、建筑密度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之一;而位于同一地段的维多利亚公园则在这片高密度的混凝土森林中劈开一块绿洲,成为香港面积最大同时也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公园。两个组团占地规模相当,却一密一疏、一紧一弛、一商业一休闲、一资本一公共,无论在城市功能、还是空间形态等方面都完美地实现了互补。这种最初源于英国田园城市的理念,在香港的这片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区,率先开创了华人社区绿色高效活力动感的典范,成为亚洲拥挤文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的成功模型。
这一地段高密度的活力不仅仅因为林立的高楼,更是它高效可靠的公共交通网络、以及城市形态与交通体系之间相互适应发展的结果[1]。对于香港这样的高密度城市来说,人口密集导致了城市交通的大集中,造成了巨大的交通负荷,但是铜锣湾的繁华与活力非但没有带来严重的交通问题,反而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于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通过政策与建设的引导,该地段目前90%以上的出行量都是由公共交通承担,其中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一半以上。交通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土地开发等之间的紧密结合及高效的交通管理,维持了铜锣湾城市核心单元与其他地段的人流交换需求,使铜锣湾地段紧张的土地空间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并使该城市单元维持了高效、有序的运转(图8)。而根据TOD模式中步行5分钟平均400~600m的距离,高强度的城市中心区组团理想大小为1km×1km的范围之内。
2.3华人社区高密度的先天优势
作为一个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模型的典型范本,铜锣湾地段的成功无疑与其所处的亚洲东南部地区人口特征和华人社会发展背景息息相关[3]。
首先,高密度是许多亚洲东南部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重要特征之一。据统计,2008年香港的总人口700.89万人,平均人口密度6354人/km2,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超过17500人/km2,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虽然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例如犯罪率高、心理疾病,以及城市环境恶化等,但对于许多亚洲东南部城市来说,受突出的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矛盾等发展条件
香港的城市近代化自二战后开始起步[6],而此时恰恰是1944年版和1946年版大伦敦规划制定的时期,来自伦敦的经验和启示无疑对香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铜锣湾此时始建货仓、写字楼、住宅、马场等、并开始填海建设,步入发展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起,香港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不但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而且在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公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这种背景下,铜锣湾商业中心区逐步形成,并在第一代避风塘的基础上发展出维多利亚公园,由此铜锣湾商业区和维多利亚公园的互补模式逐渐成熟成为香港城市黄金品牌的标志之一。
1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和维多利亚公园概况
铜锣湾(Causeway Bay)位于香港最繁华的港岛北岸,湾仔与北角之间的心脏地带,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铜锣湾商业中心区①占地约21hm2,前身是电车厂改造的时代广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里车水马龙、人潮涌动、高楼林立、非常繁华。作为租金名列世界前列的黄金商业地段②,铜锣湾已成为香港最主要的商业区之一:时代广场、崇光百货、三越百货等大型购物中心新老呼应,酒店、餐厅遍布街头巷尾,时尚潮流奢侈品琳琅满目。同时,铜锣湾也是香港著名的旅游景点,人们常说这里极尽巴黎的奢华,米兰的典雅,伦敦的经典和纽约的简约,集现代与市井于一身,尽显国际都市的魅力。
这种核心区城市单元的互补型空间模式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商业的发展聚集吸引大量的城市人口,造成土地不断增值,在实现土地集约的目标下,城市逐渐向着混合功能和高密度的方向发展,同时产生休憩交流等活动对大面积公共空间和集中绿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一旦实现,开发建
然而,就在这块寸土寸金的宝地,却坐落着香港最大的城市公园——维多利亚公园。维多利亚公园位于香港岛铜锣湾高士威道,铜锣湾商业中心区东侧,占地约17hm2。维多利亚公园建于1955年,与铜锣湾一样,最初由20世纪50年代大型填海工程得到的土地发展而来,入口处维多利亚女皇的铜像和中央大草坪已成为城市景观的标志。维多利亚公园北侧以茂密树林为主,南侧以体育运动场地为主,设有游泳池、慢跑道、网球场足球场等球类场地,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交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