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汕洄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范汕洄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
范汕洄(Shanhui Fan),1972年4月19日出生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华裔美国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Joseph and Hon Mai Goodman教授。 [2]
范汕洄于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7年—199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2001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研究科学家;2001年—2007年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助理教授;2007年—2012年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副教授;2012年起任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教授;2014年—2021年任斯坦福大学Edward L.Ginzton实验室主任;2018年任斯坦福大学Precourt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21年被任命为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Joseph and Hon Mai Goodman教授。 [2]
范汕洄的研究兴趣是纳米光子结构(nanophotonic structures)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基光子晶体超颖材料,以及这些结构在能源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 [8]
中文名
范汕洄
外文名
Shanhui Fan
国    籍
美国
出生地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
出生日期
1972年4月19日
毕业院校
麻省理工学院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2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72年4月19日,范汕洄出生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中学就读于广东实验中学 [2] [7]
1988年—1992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教学改革试点班(零零班)物理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97年—199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9年—2001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研究科学家。
2001年—2007年,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助理教授。
2006年3月2日,加入美国国籍。
2007年—2012年,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副教授。
2012年起,任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教授。
2014年起,兼任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教授。
2014年—2021年,任斯坦福大学Edward L.Ginzton实验室主任。
2018年,任斯坦福大学Precourt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2021年,被任命为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Joseph and Hon Mai Goodman教授。 [2]
范汕洄范汕洄范汕洄范汕洄
范汕洄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范汕洄
2014年,范汕洄提出利用基于太空的日间辐射制冷技术,通过在物体表面设计制作辐射制冷膜,以达到制冷作用,并首次实现了无需额外能耗的日间辐射制冷技术。 [6]
2017年6月15日,《自然》刊登了范汕洄团队的主要成果:他创造出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能为LED灯在远离电源的过程中充电。范汕洄团队开发的新系统可以使用简单的电子设备就能为附近的移动设备提供恒定的电力。通常,无线充电技术使用无线电波来激发发射器线圈。范汕洄团队用通用放大器代替了这个无线电波源。 [7]
  • 学术论文
据2024年3月斯坦福大学官网数据,范汕洄发表了600多篇期刊论文。 [8]
  • 学术交流
据2024年3月斯坦福大学官网数据,范汕洄在学术会议上发表了300多场主题演讲/特邀报告。 [8]
  • 专利成果
据2024年3月斯坦福大学官网数据,范汕洄拥有70多项已授权的美国专利。 [8]
部分专利一览
专利名称
授权时间
专利号
High omnidirectional reflector
2000年10月10日
U.S. Patent 6130780
Optical isolation created by indirect interband photonic transition
2014年1月28日
U.S. Patent 8639064
Illumination and radiative sky cooling
2018年3月20日
U.S. Patent 9923111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ransfer of power
2021年2月23日
U.S. Patent 10931146
Structures for radiative cooling
2021年3月9日
U.S. Patent 10941990 [2]

人才培养

  • 讲授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开课时间
Guided Waves
EE 236B
2020年—2021年冬季、2022年—2023年冬季、2023年—2024年冬季
Nanophotonics
EE 336
2020年—2021年秋季、2021年—2022年秋季、2022年—2023年秋季、2023年—2024年秋季
Optics and Electronics Seminar
APPPHYS 483
2022年—2023年春季
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
APPPHYS 291
2023年—2024年夏、秋季
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
PHYSICS 291
2023年—2024年夏、秋、冬季
Directed Studies in Applied Physics
APPPHYS 290
2023年—2024年
Master's Thesis and Thesis Research
EE 300
2023年—2024年
Special Studies and Report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E 191、EE 190
2023年—2024年春、秋、冬季
Special Studies and Report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E 390、EE 391
2023年—2024年 [4]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表彰单位
2001年
罗伯特·诺伊斯教师奖(Robert N. Noyce Faculty Award)
斯坦福大学 [9]
2002年
终身教师奖
2002年
职业奖(Career Award)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2007年
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美国光学学会
2007年
W. O. Baker研究倡议奖
美国国家科学院
2007年
阿道夫隆奖章(The Adolph Lomb Medal)
美国光学学会
2008年
美国物理学会
2009年
SPIE Fellow
2010年
2017年
范内瓦·布什教师奖(Vannevar Bush Faculty Fellowship)
美国国防部
2021年
西蒙斯基金会
2022年
伍德奖(R. W. Wood Prize)
2024年2月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 [1]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99年—2001年
Clarendon Photonics公司顾问
2001年—2004年
Clarendon Photonics公司技术咨询委员会成员
2006年
OptoResearch公司顾问 [9]
2011年
2013年—2015年
Rolf Landauer奖章颁奖委员会成员 [9]
2013年—2019年
2016年
Skycool Systems联合创始人
2016年
Flexcompute联合创始人 [3]
2019年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编委
2021年
史赛克(Stryker)顾问 [9]
2021年
国际光子学和先进智能系统会议执行委员会委员 [9]
2022年
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2024年
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 [2]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范汕洄在时域耦合模式理论、由动态调制引起的非互易性、光子规范势、波导量子电动力学、太阳能电池光捕获理论和日间辐射冷却等方面作出了基础性贡献(Fan has made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in temporal coupled mode theory, non-reciprocity as induced by dynamic modulation, photonic gauge potentials, waveguide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solar cell light trapping theory and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西蒙斯基金会评) [5]
范汕洄教授是光子学领域非常知名的学者,大家都公认他是一位天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炜评) [6]
在中学学习期间,范汕洄是一位全面发展、品学兼优、学有所长的学生,其思考问题的独立性和新颖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广东实验中学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