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態|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平衡腸道微生態 健康過渡更年期
腸道微生態|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平衡腸道微生態 健康過渡更年期
更新時間:08:00 2024-04-30
發佈時間:08:00 2024-04-30

女性的成長過程,從青春少艾,到成為人妻、母親、祖母,一生的健康美麗都與女性荷爾蒙有密切關係。很多女性踏入更年期後逐漸出現各種不適與併發症,都源於女性荷爾蒙減少,近年愈來愈多醫學研究發現,維持腸道健康有助平衡雌激素,香港中文大學客座副教授梁冬陽醫生指出, 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養好腸道益菌,可緩減更年期症狀。母親節將至,相信為人子女的都費盡心思為媽媽帶來驚喜,其實沒有禮物比得上愛與關懷,為媽媽和自己建立健康人生,就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及早預防併發症

更年期是人生中一個必經的歷程,一般女性到了四十五至五十五歲便進入更年期。梁醫生表示,香港婦女平均五十一歲收經,部分人或因女性荷爾蒙減少,造成各種生理和心理不適。「比如發熱、出汗、睡眠質素變差,或者皮膚、眼睛、下體變得乾澀等,程度則因人而異。」

由於雌激素持續下降,新陳代謝速度減慢,踏入更年期後十年左右,女性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常見的有骨質疏鬆、脂肪肝、心臟病等。「其實男女都有更年期,但根據研究顯示,更年期前患有心臟病的男性比女性多;到更年期後,女性患心臟病的人數反而超前,加上香港人普遍長壽,女性平均壽命達八十七歲,隨着年紀增長,身體出現毛病的機會相應增加,需要及早預防。」

踏入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代謝變慢,容易導致骨質疏鬆、脂肪肝、心臟病等問題,及早預防可享健康人生。
踏入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代謝變慢,容易導致骨質疏鬆、脂肪肝、心臟病等問題,及早預防可享健康人生。

 

調節人體內環境

近年醫學界對雌激素與腸道菌相互影響的研究愈來愈多,本地大學亦有相關研究,數據顯示良好的腸道微生態幫助消化、調節免疫力、防止感染及幫助製造營養。梁醫生解釋腸道功能不止於吸收和排出,而是與人體不同器官息息相關。「從臨牀角度看,更年期女性下體較易發炎,拭抹下陰時容易被紙巾弄損,甚至出血。遇上這種情況,我們會先作詳細婦科檢查,如果並非由其他疾病引致,會配方藥膏,並建議他們嘗試食益生菌。服用後顯著的轉變是分泌增加,這是指沒有異味,不會引起痕癢的正常分泌物,當中的益菌可以壓抑真菌的產生,對改善及預防陰道炎、尿道炎都有幫助。」

此外,部分長者經常便秘,嚴重時需要求醫,或由家人協助通便,對患者及其家人造成很大困擾。「他們服用益生菌後排便情況大有改善,長者覺得不用麻煩人,日常生活更輕鬆及有自尊,一家人都感到開心。另外,有些腸胃敏感人士經常肚瀉,服用益生菌幫助腸道微生態回復平衡,大便次數亦回復正常。」梁醫生相信,以益生菌調節人體內環境的研究,將會成為醫學界的熱門課題,她期待將來有更多數據證實,進一步改善現代人的健康和生活。

面對更年期的生理或心理轉變,醫生建議女性少吃甜、多運動,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有助改善不適症狀。
面對更年期的生理或心理轉變,醫生建議女性少吃甜、多運動,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有助改善不適症狀。
香港不少雙職母親需要兼顧家庭和工作,長期缺乏個人時間和空間,令身心疲累,影響健康。
香港不少雙職母親需要兼顧家庭和工作,長期缺乏個人時間和空間,令身心疲累,影響健康。


養好益菌留住青春

研究顯示,部分益生菌不能靠人體自行製造,例如亞洲人普遍缺乏的青春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本來存活於嬰幼兒的腸道內,但隨着年齡、飲食、壓力和使用抗生素等種種因素,導致其數量下降,而這種益菌不能透過飲食補充,需要額外添加。不過,單憑補充劑亦非理想方案,最重要是全面提升生活質素,梁醫生提倡基礎保健,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着手。「香港有不少雙職母親,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中老幼,比男性面對較大壓力。女性需要有私人時間培養個人興趣,做一些令自己開心的事,否則很容易爆煲。」

生理方面,梁醫生提醒女士們少吃甜、多運動。「香港人社交應酬,大多數約飲茶食飯,食得多運動少,患上三高的機會增加,有時聚會點菜太多,不要勉強吃得太飽,帶回家留第二天再吃,一來避免進食過量,二來亦不會浪費。」

女性踏入更年期,特別渴望留住健康和青春,現時坊間流行的營養補充劑,以延緩衰老作招徠,但成效未獲肯定。其實腸道健康就是青春之源,梁醫生以皮膚為例:「經常長暗瘡的人,通常都有便秘,補充益生菌能平衡腸道微生態,紓緩便秘情況,有效改善暗瘡和口氣,腸胃變好,皮膚自然好。」

益生菌對人體的益處不限於腸道,平衡腸道微生態,有助改善皮膚狀況,緩減更年期的不適症狀。
益生菌對人體的益處不限於腸道,平衡腸道微生態,有助改善皮膚狀況,緩減更年期的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