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縱貫道路湖口新竹間的路線變遷 - 看板 Road - 批踢踢實業坊
本文要講的是日本時代縱貫道路湖口新竹路段在1929年改線前後 的路線變遷。 日本剛佔領台灣的時候義軍仍於中南部奮勇抗日,日軍為了能快速 打通台灣西部南北道路以便壓制反抗勢力,因此大多沿襲清國時代 晚期的路線而僅稍加整理,湖口新竹間從日本時代初期一直使用到 1929年的主要道路(下文稱之為舊縱貫道路或清領官道)應該也屬 此種情況。 舊縱貫道路從老湖口往西即轉折與現在的台一線分開,分歧處即為 現在的新竹縣湖口鄉湖南村八德路(台一線)與鐵騎路(117縣道)的 分叉路口。然而經此分歧之後的舊縱貫道路初始路段今受阻於中山高 與湖口營區而無法通行。 鐵騎路過後的湖口鄉勝利路一段與二段才是舊縱貫道路所走的路線 (鐵騎路大部分路段為1902~1929年間的舊縱貫鐵路所經路線),而 舊縱貫道路在鳳山溪北岸的路線是直接殺下湖口台地降抵溪邊, 這段台地邊緣陡降的路今天已難辨認其路跡,個人猜測就算有殘跡, 也因為中山高的開闢而湮沒。 舊縱貫道路過鳳山溪的路段並無橋樑,而其在鳳山溪與頭前溪之間 所經之路即為今之竹北市泰和路 華興街與新溪街的大部分路段。 舊縱貫道路過豆子埔溪與頭前溪的路段不但沒有橋樑,在兩溪之間 的路段甚至沒有固定路基。頭前溪南岸的清領官道(舊縱貫道路)走 今之新竹市湳雅街與水田街進入新竹城的北門,之後走的是北門街 (即清領時期新竹城內的北門大街)而抵新竹城的中心,即城隍廟所在 之街廓。今天位於新竹市中央路土地銀行就是清領時期新竹縣廳舊址, 日本時代初期充作新竹廳署,1920年以後作為新竹郡役所。 1929年湖口新竹之間的縱貫道路改線工程完工,從上文所述之分歧點 開始一直到今天的新竹市中華路 經國路口之間的路段就是現在的 台一線,而經過新竹火車站前新竹市中華路乃是1929年完工的該區間 縱貫道路新線所經之路。 縱貫道路湖口新竹路段的改線工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莫過於跨越鳳山溪 與頭前溪的新建橋樑,其中頭前溪橋長572.7公尺,通行幅面5.5公尺, 而鳳山溪橋長190.9公尺,通行幅面5.5公尺,兩橋皆於1929年竣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7.176.43 ※ 編輯: mintap 來自: 122.127.177.24 (07/04 05:54)
franz10123:不知道當初的鳳山溪橋是否留下,對縱貫道的橋樑現況蠻有 07/06 01:18
franz10123:興趣,希望有一天能夠將這些橋樑記錄下來 07/06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