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記者爆黃之鋒尋求美領館庇護經過 曾考慮助其「水路」離港 — RFA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美記者爆黃之鋒尋求美領館庇護經過 曾考慮助其「水路」離港

2023.11.08
美記者爆黃之鋒尋求美領館庇護經過 曾考慮助其「水路」離港 兩名美國記者的新作,詳細披露了黃之鋒尋求庇護的細節。
粵語組製圖

在香港於2020年頒佈《國安法》前,有傳言社運人士黃之鋒,曾尋求美國政府政治庇護,但當時消息未被證實。三年多後的今天,兩位美國記者合著有關香港2019年抗爭前後的新書《Among The Braves》(勇者們),當中有一章節披露了黃之鋒親赴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尋求庇護的細節與經過,以及最後為何被拒絕庇護申請。

Among The Braves》全名是由《Among The BravesHope, Struggle, and Exile in The Battle for Hong Kong and The Future of Global Democracy》(勇者們:為香港而戰的希望、抗爭與流亡,以及全球民主的未來),由《華盛頓郵報》記者Shibani Mahtani及《The Atlantic》專欄作家Timothy McLaughlin合著,兩人過去多篇有關香港的報道都獲得國際性獎項。

Among The Braves》主要講述2019年香港的反修例抗爭運動的前因後果,以及後續發展,當中有一章節「THE HONG KONG ACTIVIST WHO CALLED WASHINGTON’S BLUFF」提及黃之鋒尋求美國政治庇護的經過,及美政府在考慮是否提供庇護的過程。

美國國務院回覆本台查詢時表示,由於涉及私隱,不便評論個別事件。國務院重申,美國政府支持香港的言論、集會和結社自由,而這些自由都得到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保障。

黃之鋒效法中國維權人士走入美國領事館以逃離中國 

該書指,已被香港警方因其他政治案件而沒收護照的黃之鋒,欲效法中國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進入領事館尋求庇護以逃出中國的方法,於國安法生效前夕,即2020630日早上,走進中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對面的聖約翰大廈,那裡也就是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辦公大樓。黃之鋒與兩位美國外交官見面。在會面結束時,黃之鋒向兩人表示:「我不想離開,我想去美國領事館。」然而,聖約翰大廈的辦公室與領事館不同,並不屬領事保護的範圍。

書中指,黃之鋒的尋求庇護計劃,得到其在美的戰友、香港眾志前常委敖卓軒幫助,利用過去與美政府及議員的人脈進行溝通。敖卓軒曾透過中間人,向一位可直接與特朗普進言的議員求助,最終未有回音。

到《國安法》通過後的71日,美國方面的立場依舊,黃之鋒不單不能進入美國領事館,亦不能於美國境外申請庇護。敖卓軒於是以黃之鋒的名義向蓬佩奧發電郵,內容指:「我正面對著實實在在的危險,將成為被捕的主要目標,我請求美國保護包括能安排我到美國作庇護申請。」

美國擔心關閉侯斯頓中國領事館遭報復

蓬佩奧召集了多位高級官員討論黃之鋒的情況,會上有人認為,美國當時快將以間諜的因由而關閉中國駐侯斯頓的領事館,與會人士擔心一旦正式宣布後,若黃之鋒在這時候藏身於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或會遭到北京報復關閉香港的領事館;甚至隨時拘捕在港美國人,以換取美國交換黃之鋒。

此外,與會官員亦考慮到將黃之鋒送走的選項,但由於唯一出走路線只有「水路」,經台灣海峽到菲律賓,擔心會遇到中國海軍的風險,形成國際事件。故最後蓬佩奧及他的顧問決定美國不能讓黃之鋒進入領事館,亦無法協助他離港。一名參與過程的官員向作者坦言:「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當前,你會試圖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書中亦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向國務院提交的一份備忘錄中,早已認為應該向黃之鋒給予保護,但最終決策權卻落在國務院手中,而蓬佩奧的最終決定,亦沒有獲得普遍認同。

特朗普「喜歡」顧問建議放寬港人移美的建議

有關決定並沒有明確向黃之鋒解釋,到該年8月,敖卓軒向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及參議員魯比奧求助;而流亡英國的羅冠聰,亦曾私下與蓬佩奧見面並講述黃之鋒的困境,但事件仍無轉機。一個月後,20209月,黃之鋒被捕。

書中亦透露了華府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前的一些決策,包括國務卿蓬佩奧的顧問團,曾提出向香港開放特殊的移民渠道,而特朗普總統亦表明「喜歡這主意」,更反問「我們為何不開放呢?為何不讓大批港人搬到美國來呢?」,又指「這香港人好好,將會成為優秀的美國人。」但這提議遭到極右的政治顧問Stephen Miller阻止而告吹。

 本台於周三(8日)已向國務院查詢事件詳情,正等候回覆。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