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營商】事事虛擬紮作行業式微?老行尊:本土傳統技藝有市場 - 香港經濟日報 - 中小企 - 商管策略 - D201114

【疫市營商】事事虛擬紮作行業式微?老行尊:本土傳統技藝有市場

商管策略

發布時間: 2020/11/14 09:30

分享:

分享:

曾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紮作技藝,承載社會和文化價值,但業界如何看待已步入夕陽的行業?天寶樓扎作創辦人夏中建師傅認為,香港紙紮鋪未必想聘請員工。

「你肯去做都無老闆夠膽請你」

本土手藝得以流傳,全靠子承父業、代代相傳或栽培學徒傳承手藝,香港紙紮鋪為數不多,但主事者也未必想請人。夏中建根據過收學徒經歷坦言:「我夠膽說,你肯去做沒有人夠膽請你!其一,願意聘請的紙紮鋪沒有生意,自然無錢請人;另外,請學徒頭 3 個月只能觀望,就算老闆不怕蝕本願意支付最低工資,學徒做一兩件紮作便會嫌悶,不想繼續做下去。」

【疫市營商】地產霸權?網購才是致命傷 利東街家庭式喜帖小店:做得幾耐就幾耐見下頁

夏中建製作大型花燈曾於 2007 年獲建力士世界大獎(左);曾為主題公園復活節活動製作紮作品(右)。

【取Fund攻略】申請資助前諗一諗 先問自己4個關鍵問題【見下頁

逾 40 年紮作經驗的夏中建集中處理大型紙紮,師承花燈大王之稱梁有錦師溥。他說,火燒祭品屬次等技術,紙紮技術相對複雜技術層面高。夏中建充滿喜悅向記者展示數碼相機紮作作品,他表示:「這個行業是令人開心,大件小件(紮作祭品)的。」至於被問到作品下火爐時看到作品灰飛煙滅時會否心痛,他笑指指:「不燒無飯開啊!」

話說回來,天寶樓曾於油麻地及中環開鋪,後來捨棄皇后大道西,改在西邊街及內地設工場。

天寶樓扎作的創辦人夏中建,紮作經驗逾40年。

紮作鋪長年無休

新冠肺炎疫情下民間節慶和祭典減少,原定在中環大館展出大型紮作花燈節目要延期。夏中建指:「疫情下節日取消影響較大,現舖頭僅剩下火燒祭品生意,整體營業額約跌 8 成。無辦法,疫情確令市民相對手緊,以往燒 1 至 2 萬元(紮作)沒有所謂,現在燒 1,000 至 2,000 元。」本身這個行業收費不高已是底線,因國內貨故價錢不會太高,不過他透露製作大型紮作花1200元聘請內地繪畫師。

改善樂器佔地方成本高昂問題 售價平逾半改良木琴拓學生市場見下頁

小件的紮作祭品也花心思。

港青拍檔為傳統酒樓注入活力 鳳城酒家子承父業:傳統行業口碑最重要​​​​​​見下頁】​

事實上,一年多個節日選用紮作展示節日色彩,夏中建製作花燈同時涵蓋中西文化,包括復活節和聖誕節等。夏中建指:「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花燈、清明節、天后誕、復活節、佛誕、盂蘭節、中秋、重陽節及聖誕節等,基本上做這行可以謀生,只是很難再請到新人入行。」

【持續更新】一文看清港九食肆休業重開狀況及營業時間 <<< 最新情報請 Bookmark

盡覽香港企業銷售和推廣情報: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撰文 : 鍾采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