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優化入境珠海豁免隔離預約系統申請和審核流程 呼籲市民毋須急於申請 讓名額留給最有需要人士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跳過導航

明起優化入境珠海豁免隔離預約系統申請和審核流程 呼籲市民毋須急於申請 讓名額留給最有需要人士

本澳已連續83日沒有本地病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於今(19)日舉行例行記者會,仁伯爵綜合醫院羅奕龍醫務主任、旅遊局執照及監察廳陳露廳長、治安警察局行動及通訊處馬超雄處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協調員梁亦好醫生共同會見傳媒。

羅奕龍醫務主任報告,本澳已連續83日沒有本地病例,連續72日沒有新增輸入性病例。至今維持累計45例確診病例,沒有死亡病例;其中43例為輸入性病例,2例為輸入關聯病例,沒有本地社區傳播現象。所有病人已治愈出院及完成康復期隔離。目前沒有密切接觸者接受醫學觀察。6月17日及18日兩日全澳核酸檢測採樣總數為4,648人。

另外,他介紹了「豁免澳門居民前往珠海十四日隔離醫學觀察」預約系統申請和審批程序的工作情況及優化措施,重申有關工作旨在透過公平和合理的原則將每日1000個名額分配給最有需要的市民。而是項計劃推出以來,基本上運作順暢,在計劃初期已建立完善的網上申請系統,讓居民能透過便捷及公平方式進行申請,並由社會工作局透過8個服務點為上網或使用智能手機存在困難的市民提供協助;而特區政府亦建立了審核小組盡快審核市民申請,冀每天的1000個名額得以充份使用;同時,奉行首次申請優先原則,即首次申請的合資格市民將獲得優先,以確保市民獲得豁免機會的公平性。但由於每日只得1000個名額,系統開通後的短時間內已滿額,在過去兩天,為確保名額充份使用,一旦有不符合標準的申請,相關名額會立即被釋出,讓名額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士。為了進一步優化流程,明(20)日早上10點開始,將增加網上系統接受報名的名額,讓更多有需要人士能順利提交申請;同時,倘若當日尚有剩餘名額,同日下午6時系統將再次開放接受市民申請。而審批小組亦將加強審核標準,確保名額能分配至最有需要的人士;他強調,當局將盡最大努力維持審批公平及合理分配,並呼籲市民毋須急於申請,讓名額留給最有迫切性需要的市民。

在回應傳媒提問時,羅奕龍醫務主任指出,自開放申請至6月18日,當局共收到9170個申請;他並提醒獲得豁免隔離入境珠海的市民,留意當局發出的通知短訊所示的開始日期,提早填寫電子衛生健康申報及承諾書。

梁亦好協調員報告,衛生局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北京的最新疫情,由今(19)日零時至中午12時,北京新增10例本土確診病例;自6月11日以來,北京累計確診193例本土病例,其中重症病例13例,沒有死亡病例。而本澳醫學觀察方面,6月17日和18日需接受醫學觀察人士共新增156人,包括本地居民138人、非本地居民18人。累計需作醫學觀察的入境人士總數為5,394人。現時仍接受醫學觀察的有612人,其中600人在指定酒店、9人在漁船上、3人在衛生醫療設施作醫學觀察。

而第十六輪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將於週日(6月21日)開始,計劃的實施方式、售賣點及時間與第十五輪相同(詳情另見新聞稿)。至今,第十五輪計劃共售出483萬個口罩,整個計劃累計售出8,725萬個口罩。

在回應傳媒提問時,梁亦好協調員表示,6月17日至18日共有143名人士經香港國際機場乘坐特別渡輪服務回澳,所有人士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而自6月17日新入境措施生效至現時,共2位人士因入境前14日內曾到北京而需接受醫學觀察,首次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現時健康狀況良好。此外,在6月17日中午12時新入境措施生效前,共有8名在過去14日內曾到過北京的人士仍在本澳,所有人士入境時均有出示核酸檢測呈陰性報告,亦沒有去過北京的“新發地”批發市場及接觸過密切接觸者,衛生局正對這些人士進行健康追縱,目前健康狀況良好,衛生局將一直跟進,直至他們已離開北京14天或離開澳門返回內地。此外,她呼籲已獲審批豁免隔離進入珠海的人士,為加快通關,按通知短訊指示內容,先做好健康申報及填寫健康聲明書;同樣,由珠海返回澳門時,應提前填寫好「澳門健康碼」,令流程順暢,減少人員聚集。此外,高發地區名單已公佈於抗疫專頁內,包括:中國以外國家或地區、北京、湖北、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

會上,陳露廳長報告了在指定酒店進行醫學觀察的人數、在高等教育局「乘坐香港往澳門特別交通安排」系統登記人數及往返香港國際機場和澳門的特別渡輪服務的使用人數等,馬超雄處長則報告了市面情況、出入境情況等,他們並回答了相關傳媒提問。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