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內地置業需注意5大風險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精明消費 - D210217

消委會:內地置業需注意5大風險

精明消費

發布時間: 2021/02/17 18:02

分享:

分享:

消委會:內地置業需注意5大風險

近年內地發展迅速,不少港人看好內地樓市前景,紛紛北上投資內地房地產。然而,香港與內地法制大不同,消委會就提醒港人在內地置業要注意下列5大風險。

【深圳二手樓限價又關香港事?:按此

1. 「五證」「兩書」不可少

消委會指出,港人在內地置業時,除了要了解當地的法例外,要求房地產開發商和銷售商在銷售商品房時提供「五證」及交樓時提供「兩書」,並確保開發商和銷售商分別持有有效的《商品房外銷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五證」包括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工程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以及商品房銷售許可證;「兩書」則指商品房質量保證書和商品舫使用說明書。

2. 實地視察 留意合約

消委會提醒,買家最好親身到物業地盤實地視察,以免被銷售人員的資料及廣告內容誤導。

3. 付款收樓要小心

消委會提醒,支付房款時,置業人士應將款項存入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上公布的監控帳戶,並領取發票和保留有效轉帳憑證。

另外,消委會指出,買家收樓時如發現問題,可根據房屋保修條例要求開發商跟進。

4. 「售後返租」風險高

「售後返租」意指買家在購買內地商舖或酒店式物業後,由開發商或其關聯公司與業主簽訂協議,承諾在指定年期內向買家提供一定租金回報。

消委會解釋,由於內地法例規定開發商不可直接與買家簽訂返租協議,開發商或會透過其關聯公司與業主簽訂合約,這些公司的規模及註冊資本相對較低,或影響日後履行返租協議的能力。

5. 認清「劏舖」風險

另外,消委會指出,內地近年流行把大面積的商場分割成多個細舖出售,籲買家要留意風險,例如若劏舖商場是落成已久的物業,則土地使用權的剩餘年期較短;如劏舖商場屬二手物業,則不受一手物業買賣的法規監管等。

 

責任編輯:曹佩鈞

=======

【提升中小企現金流。高達$1,500獎賞!條款細則適用】按此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生活理財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