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儲蓄嚴重不足 退休即陷財務危機 | 星島日報

養老儲蓄嚴重不足 退休即陷財務危機

數據顯示,未來10年75歲以上的在職人數將會倍增,令人猜測越來越多人因為儲蓄不足而無法安享晚年。 法新社

民間習慣將退休儲蓄形容為「三腳凳」,意味著工薪一族需要依靠僱主的退休金,再結合社安金和401(k)計劃,整個佈局才算穩妥。然而最新統計發現,只有15%的私營企業員工享有退休金,比例較1980年代中期下滑超過30個百分點,反映民眾的保障越來越缺乏。

CNN報道,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顯示,未來10年75歲以上的在職人數將會倍增,令人猜測越來越多人因為儲蓄不足,已經無法安享晚年,只能繼續工作維持生計。其中1個原因是截至1980年代中期,全國尚有一半私營企業員工享有退休金,可是到了2022年比例已經降至15%。

社安管理局(SSA)的調查也發現,對於1/4長者來說,這筆福利相當於他們每月90%的收入,考慮到相關基金儲備已經出現重大缺口,現狀持續的話到了2030年代中期便會耗盡,屆時只能發放部分社安金,民眾若本就缺乏公司退休金的話,情況將雪上加霜。

至於401(k)計劃方面,雖然全國68%的私營企業員工符合資格,但實際存款的人比例只佔50%。論者形容三方面因素疊加後,退休人士的晚景相當堪虞。

以緬因州的37歲單身父親佩恩(Eric Payne)為例,他表示自己在海鮮批發公司任職,年薪大約8萬元,可是支付日常開支、車貸、房貸和兩個兒子的生活費後,薪水已經所剩無幾,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根本談不上規劃未來,相信自己年邁後仍需工作。

德州1名54歲婦女則說,之前曾有幾年時間沒有工作,需要動用401(k)儲蓄維持生活,現在賬戶僅剩大約1.5萬元,基本上只能指望工資。對於民眾普遍儲蓄不足的現象,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的代表上星期向投資者發信,表示除非政壇和商界領袖改變狀況,否則各個年齡層之間將越來越疏離,千禧世代和Z世代都存在經濟焦慮,也認為嬰兒潮世代只顧自己享福,卻犧牲了下一代的利益。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