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關鍵指標」達人類史上最差水平 天災將更頻繁

一群國際科學家表示,地球上的生命正「受到圍攻」,地球在過去 12 個月內打破了多項主要氣候紀錄。

A fire burns on a mountain next to a lake

加拿大今年經歷破紀錄的嚴重山火。 Source: AAP / Darryl Dyck

一隊跨國氣候科學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地球的「關鍵指標」正處於創紀錄的極端狀態,並危及地球上的生命。

這篇發表在生物科學期刊《BioScience》的論文指出,研究人員用來監測氣候變化潛在驅動因素的 35 個地球健康重要指標中,有 20 個處於人類歷史上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

其中包括溫室氣體排放、海洋溫度、化石燃料補貼、人口和肉類生產等。

在2000年之前,全球每日平均氣溫從未超出工業化前攝氏1.5度。這是2015年《巴黎協定》中設定的國際全球暖化目標的下限。

但在今年 2023 年前 9 個月,有 38 天超過這個下限,比任何其他年份都多,而且在南半球的夏季,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
A graph showing how average temperatures have deviated from the mean over the years
北半球 2023 年錄得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季。
科研人員在7月錄得有史以來最高的地球平均表面溫度,相信這可能是過去 10 萬年來最熱的記錄。
A chart showing the world's hottest day, and how it compared to other days in that year and the multi-decade mean.
全球海洋表面溫度和海平面在過去 12 個月也創下歷史新高。
A chart showing the rise in global ocean surface temperatures
加拿大今年的山火燒毀了 1,660 萬公頃土地,並在大氣中釋放了超過 10 億噸二氧化碳,超過了加拿大 2021 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A line graph showing the amount of land burned by wildfires in Canada. It is steadily increasing.
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碳排放量在 2021 年達到歷史新高。
A line graph showing fossil fuel emissions steadily increasing
儘管如此,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 的數據,2021 年至2022 年間,全球對化石燃料的補貼幾乎上升了一倍,從5,310 億美元(8,350 億元)增加到略高於1 萬億美元(1.57 萬億元)。
A graph showing fossil fuel subsidies between 2010 and 2022, as calcul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ike upwards beginning in 2020.
論文的聯合作者之一、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教授里普爾(William Ripple)表示,這些數據顯示地球上的生命「顯然受到威脅」。

他說:「統計趨勢顯示,與氣候相關變數和自然災害出現極為令人擔心的模式。」

「我們還發現,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甚微。」

科學家警告說,地球正在進入「未知的氣候領域」,自然災害可能會更頻繁地出現。

里普爾說:「人類過度向地球得取的資源,已超出安全水平,如果不採取行動解決這個根本問題,我們就會面臨自然和社會經濟系統可能部份崩潰的局面,世界將出現難以忍受的高溫,以及食物和食用淡水短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

分享
Published 26 October 2023 4:01pm
By Amy Hall
Source: SBS

Available in other language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