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的艺术形式)_百度百科

浮世绘

[fú shì huì]
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的艺术形式
展开10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本词条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传播学方向教研团队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
浮世绘,顾名思义,指表现不断变幻的浮动世界的绘画,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此种风俗画主要以版画的形式存在,常见题材包括风景、美人、历史和民间传说、动植物,一些作品不乏色情内容。
中文名
浮世绘
外文名
浮世絵
外文名
うきよえ
英文名
Ukiyo-e
出现时间
16世纪

概念简介

播报
编辑
浮世绘是17—19世纪流行于日本的风俗画,主要以木版画的形式存在。浮世绘的性质如同当今的海报或杂志,木版画的批量印制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满足新型市民阶层的文化和娱乐需求。

历史溯源

播报
编辑
公元1603年左右,日本出现了肉笔绘,可看作浮世绘的前身。肉笔绘由画家们用笔墨色彩亲手绘制而成,而非在木板上雕刻。肉笔绘大家菱川师宣被看作浮世绘的创始人。肉笔绘盛行于京都大阪
到了日本封建社会晚期的江户时代,由于经济增长,城市里出现了市民文化。市民阶层对艺术品的需求量增大,肉笔绘逐渐向木版浮世绘过渡。菱川师宣去世后,被称为丹绘的浮世绘开始流行。随即出现了红绘和漆绘。其中,丹绘以朱丹为主要颜料;红绘则用红色取代朱丹,颜色更鲜艳;漆绘则在着墨部分掺胶,使之发出漆一样的光泽,上面还覆有金粉。到18 世纪40年代初,江户的出版商和画师奥村政信发明了红色和绿色搭配的红刷绘。之后,铃木春信又发明了可以套印多种色彩的锦绘。锦绘作品如锦绣万花,绚烂多彩,代表了日本民族的艺术成就。浮世绘的题材极其广泛,有社会时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和古典名著插图,有些画家还专事描绘妇女生活,记录战争事件或抒写山川景物……可以说,浮世绘是江户时代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到了19世纪50年代,浮世绘被传到欧洲,在欧洲掀起了“日本风”(Japonism),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新艺术运动都受到了浮世绘的影响。然而,正是和西方的交流让日本国内的浮世绘走向了没落。日本艺术家被西方的绘画技法所吸引,传统浮世绘于19世纪80年代宣告终结。

题材分类

播报
编辑
第一类:人物画
包括美人画、役者绘、武者绘、相扑绘,其中以美人画和役者绘最为出名。
第二类:风景画
包括浮绘、名所绘,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为风景画的发展和传播做出突出贡献。
第三类:花鸟画
和中国画的花鸟画相对应,涵盖花、鸟、鱼、虫、野兽等。
第四类:其他
包括时事绘、游绘、物语绘、开化绘、春宫绘,其中以时事绘和春宫绘最为出名。

代表画家、作品及风格

播报
编辑
代表画家
作品
绘画风格
铃木春信(1725?—1770年), 日本画家,浮世绘早期的代表人物。
《雪中相合伞》,1765—1769年
铃木春信的美人画,多描绘女子的市井生活,或相互嬉戏,相互耳语,或独自眺望。反映出江户时期平民阶层女子的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铃木春信的美人画多取材于古典和歌,描绘了市民阶层女子和谐的日常生活和纯真的爱情生活,散发着市民阶层简单清新的情感。 [1]
鸟居清长(1735—1785年),日本画家,擅长描绘歌舞伎艺人。
《美南见十二候 之十一月》,1781—1789年
鸟居清长笔下的女性写实健康,拥有开朗的笑容和“十头身”的高挑身材,是符合江户审美的“清长美人”。她们体态匀称,外表文雅,服饰华美,通常置身于名胜景致或别致居室之内,给人以理想主义的遐想。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她们充满了成熟与优雅的魅力。 [2]
喜多川歌磨(1753—1806年),日本画家,以描绘生活状态下的妇女见长。
《妇女人相十品》,1792—1793年
喜多川歌麿作为日本“大首绘”美人图的创始人,最擅长的是通过描绘脸部特写为主的半身像来表现女性主题,细致入微地展现女性人物的容貌和情感心理。由于画中表现艺妓形象居多,画家常利用服饰的奢华明艳来衬托女性丰盈多姿的体态,起到与画中人物身份相符的效果,同时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
东洲斋写乐(生卒年不详),日本画家,擅长役者绘。
《三世市川高丽藏之志贺大七》,1794年
放大的半身肖像、强烈多变的轮廓线、夸张的五官、饱满的能量,东洲斋写乐粗犷而不和谐的役者绘一经推出便受到关注。东洲斋写乐最开始的多幅大首绘冲击了浮世绘的传统界限。在他的笔下,角色不再是美的理想化身。通过被放大的神态,作品给人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东洲斋写乐的这种刻意将角色表面底下的人物真实性毫不留情地暴露到观众面前。 [4]
葛饰北斋(1760—1849年),日本画家,擅长风景画、风俗画、漫画。
《富岳三十六景之神奈川冲浪里》,1831年
北斋在继承日本名胜画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荷兰风景画的创作手法,并细心观察江户市民的生活风俗,从而创造出结合了西方手法和日本情趣的新样式。北斋的风景画构图往往出人意料,抓住的瞬间也令人惊奇。他的作品既抽象,又纯净,而技巧则是尽可能地精简。
歌川广重(1797—1858年),日本画家,擅长风景画、风俗画。
《江户百景之山下町日比谷外樱田门》,1856—1858年
歌川广重画风细腻、内敛多情,每幅画都给人隽永、优雅的美感。他的风景画往往色彩明艳,构图复杂而匀称,画面还有着渐进的层次感,近景和远景徐徐变化,给人一种诗意之美。

影响

播报
编辑
浮世绘对西方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1867年,浮世绘出现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没过多久,以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为代表的艺术家遭到了西方艺术家的追捧,掀起了“日本风”。 然而在当时的日本,浮世绘甚至不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艺术品。到了20世纪初,更多的浮世绘作品被出口至欧洲。 受到浮世绘影响的艺术家包括塞尚马奈莫奈惠斯勒克里姆特等。